育儿指南

1~3岁孩子经常哭闹,其实是依恋行为,心理专家建议可以这样做

"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周末空暇去商场逛街,无意看见这样一件事,有个两岁半的孩子一直在那里哭,要求旁边的妈妈买下玩具熊。

但是妈妈跟他说昨天才买了一款新的芭比娃娃,而孩子就一直哭闹要让妈妈买,那位妈妈哄着:乖,不要哭了,待会妈妈给你买冰淇淋。”

但是那孩子依然无动于衷,甚至痛哭流涕,在一边的奶奶终于忍不住了,见到孩子哭闹不忍心,主动出钱给孩子买了那个玩具熊,孩子通过哭闹这个秘密武器,不得不投降。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的一举一动牵动着父母的心。对于年纪还小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由于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只能通过表情与动作来表达。

对于一到三岁的孩子而言,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哭闹了,很多父母读不懂孩子哭闹的原因,也困惑,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应对孩子的哭闹呢?

孩子为什么爱哭?

一.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就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对于成年人而言,也会经常发泄情绪,只是方式不同,其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能够使生活回归正常。

孩子哭闹也是为了发泄,由于他们还不会使用语言,只能通过哭闹来发泄。让孩子们不舒服的事情可能是饿了,身体不舒服等等,哭闹是正常现象。

二.间接原因

间接原因就是为了控制自己的父母。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苦恼是很反感,很焦虑,很无奈的。为了解决自己感到的负面情绪,父母会主动去与孩子沟通。

当孩子不哭闹的时候,父母一般不会太注意孩子。

因此孩子在哭闹的时候就是对父母的控制,控制父母重视自己的孩子,保护孩子。

三.生物学角度

从生理学的角度而言,孩子哭是由于大脑还在发育阶段。

刚出生的孩子的大脑还是处于最原始的大脑,和动物一样,有着生物最原始的冲动,就是想要自己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就会哭闹。理性思考很少,多的是感性的思维。

孩子的年纪月小,哭得越厉害,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大脑逐渐发育完全,就不会再没有缘由的哭闹了。

在上个世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棉花糖实验。他们找来一些小朋友,每人面前放一块棉花糖,并告诉桌前的孩子,自己有事情要出去一下,如果孩子能坚持等到自己回来再吃棉花糖,自己会多奖励他们一颗。实验开始后,有的孩子看着实验者离开了,便马上吃了那个棉花糖,而另一些孩子则通过环顾房间四周、玩手指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不去吃那颗棉花糖。

婴儿和母亲之间有天生的依恋”关系

什么是依恋行为?

最早提出依恋理论的人叫John Bowlby,他是一个英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当时的依恋理论是用来理解孩子和父母的关系。

从进化论的角度,在原始时期,为了种族的延续,婴儿和母亲就会有一种情感的连接,加上刚生来的孩子很弱小,就不得不依赖这种依恋”关系,确保自己能够生存下来。

比如,婴儿会用微笑、哭闹、拥抱、注视等行为,母亲就不得不对婴儿关怀备至,有求必应。这是一种天生的情感关系,称之为依恋”。

心理学家在他提出的理论上进行总结归纳,设计出一个用于测量依恋行为的实验。开始,让母亲与孩子进入一个陌生的房间,然后,让孩子在房间中玩耍,母亲坐在一旁。之后,让一个陌生的成年人进入到这个房间之中,先于母亲聊天,再与孩子聊天。过一段时间,母亲离开,陌生人独自与孩子在一起。不久后,母亲回来与孩子见面,陌生人离开。再过一阵子,母亲离开,陌生人进来。最后母亲回来。

在这个实验中,孩子的表现大致分为四类,分别是安全型,回避型,对抗型和混乱型

一.安全型

在人群中占六成以上,表现为能够独立自由的探索,对于陌生人与陌生环境适应力比较强,在探索的过程中是保持积极的态度。

这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比较多,能够及时照顾到孩子的情绪与感受。

二.回避型

在人群中占有五分之一,表现为孩子对于母亲的存在于离开反应比较淡薄,甚至是无所谓的态度。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这些孩子都不会积极探索。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态度比较消极,不重视孩子,或者说经常无视孩子的需求。

三.矛盾型

在人群中占十分之一,表现为,母亲在场时,孩子探索是会感到焦虑,在只有陌生人的情况下,孩子会表现的和痛苦,反抗心理比较严重,依恋熟人。

但即使母亲会到身边,还是不想亲近。这说明在日常中孩子接受的教育比较混乱,可能是父母教育方式上有冲突。

或者对于孩子的态度多变,使得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而做出很多奇怪的事情,也会滋生孩子负面,消极的情绪。

四.混乱型

在人群中占的比重很小,约百分之五。孩子表现为没有固定的行为模式,对于母亲在身边的时候是比较茫然的,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生活中,父母经常性忽视孩子,或者给孩子很大的精神打击。

约翰·鲍尔比在《依恋》里说过:心理健康最基础的要素是婴儿体验到与母亲之间拥有温暖、亲密和可持续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双方都感到满意和享受。

所以孩子哭闹,其实是一种依恋,孩子哭闹是正常的,父母更多的是要理解并运用依恋关系,如果孩子和母亲没有建立依恋”关系反而会有很严重的后果。

心理学家鲍尔比进行了3项研究:

1.针对二战时期失去母亲孩子的研究,鲍尔发现没有母爱的孩子,会在生活中出现一系列的智力、社交、情绪等问题。

2.针对年龄小于四岁并在结核病疗养院的孩子的研究发现,当孩子长到7到13岁,他们会显得更暴躁、更冲动、更被动。

3.针对一批少年盗窃犯的研究发现,这批人大部分都是在五岁前,并和母亲分离达到6个月,甚至其中的一部分孩子,还出现了人际交往问题,也无法体会内疚感和懊悔感。

通过这些研究发现,会得出两点结论:

1.在婴儿时期没有建立起依恋”关系,没有得到充足的爱,会严重影响人际交往的建立,甚至会产生不安全感,自卑的心理。

2.0~2岁是依恋”关系建立的关键期,这个世界错过了就很难形成和建立,因此这个时候最好是有求必应,给孩子充足的爱。

因此,依恋关系是亲子双方共同建成的,婴儿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这种关系的程度。

孩子在养育的过程中是否得到关爱,是否被精心呵护,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依恋安全。而如果是充满爱的家庭,孩子的依恋就会增强。

既然孩子哭闹是依恋”关系的表现,那么孩子哭闹是不是就不管不顾了呢?那肯定是不行的。

面对孩子哭时该怎么办?

1. 父母在照顾孩子的时候要保持情绪稳定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向父母学习。如果父母在生活中喜欢发泄自己的情绪的话,孩子也会这样发泄自己的情绪。

在家庭中,孩子是最弱小的,往往也会成为父母发泄的对象,这些父母在对待孩子哭闹的时候一般都是采取严厉的方式。

这只能在短时间有效,长期这样的话,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利的影响。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2. 要经常陪伴自己的孩子

这里的陪伴是真正用心的陪伴。现在很多父母在休息时陪伴孩子就是在孩子身边玩手机,对于孩子的沟通不放心上。

高质量的陪伴就是不厌其烦的与孩子沟通,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及时回应孩子的想法,不敷衍孩子。

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书籍,对于孩子不理解的做出令孩子听得懂的解释等等。

3. 要帮助孩子发泄情绪。

孩子在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发泄自己的情绪是很正常的事情,作为父母要让引导孩子发泄,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清净而恐吓。

指责孩子,这会使得孩子违背自己的生理规律从而变得自闭。

孩子发泄情绪的时候,父母要端正心态,倾听孩子的发泄,给孩子找到合适的处理方式。

简单地说,孩子哭其实很正常,也是一种原始本能,要允许孩子哭,当孩子哭的时候,我们尽量不要去制止,给孩子哭的权利,再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用孩子的视角去和孩子沟对话,这样才能和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情感能力。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