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胡萝卜+大棒”的教育方式,对吗?

"

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

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

科恩说:这很难,但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有条件养育


01 两种养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科恩在这一章中提出,有条件养育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其典型特征是一切只看行为”,只有可以看见和衡量的才是重要的。你看不见欲望”和恐惧”,所以干脆只专心于人做”了什么。

而对无条件养育来说,它更多地是倾向于人本主义的观点,更多的是倡导以人为中心,不管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都会全然的相信他,接纳他。只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

02 有条件养育的后果

研究发现:感觉自己为得到家长认可而必须达到某些条件的青少年,最终会变得不喜欢他们自己,相应地会导致其在进入青春期后创造一个假我”。

换句话说,装扮成一个家长会爱的人,这种为赢得认可铤而走险的做法,通常伴随着抑郁和无助,会导致其与真正的自己失去联结。

如果孩子得到的爱是被附加条件的,那么他们在接受自己时也会加上附带条件。

爱·给予和撤回

我们生活中很多看起来对孩子很有爱的一些教育手段,实际上是在用爱去控制孩子,要么在孩子表现不好时收回爱,要么在孩子表现好时给予大量的关心。

这就是有条件养育的两种面目:爱的撤回”(大棒)和正面强化”(胡萝卜)。

科恩分析了爱的撤回”(惩罚)和正面强化”(奖励)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和后果,以及产生这些后果的原因。

01 爱的撤回”分类

科恩告诉我们:与其他养育手段一样,撤回爱”可以以不同形式、不同强度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书中将撤回爱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

◆ 轻度撤回——冷漠,面对孩子的某些行为,家长会不动声色地撤出阵地”,变得冷漠、缺乏温情。

◆ 中度撤回——冷暴力,以明确拒绝的方式收回他们的爱,也就是说会以忽视孩子来教训他。他们也许不会明说,但意思表达极其明确:如果你做了让我不喜欢的事,我就不关心你。”

◆ 重度撤回——强迫性孤立”,家长会选择在身体上与孩子隔离,其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家长会走开(往往孩子会哭泣或惊恐地大喊妈妈!回来!回来!”),

第二种是让孩子一个人呆在房间或其他家长不在的地方。为了不致招人反感,作者在书中将其称之为暂停”,事实上是暂停正面强化”的缩略语。

02 撤回的目的

关于我们为什么要使用爱的撤回”,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两个观点:

◆ 控制孩子的行为,与所有惩罚和奖励手段一样,暂停”也只是停留在行为的表面,我们希望以此控制孩子的行为。

◆ 确认自己的影响力、重要性,因为家长知道这样的方式是有效的,知道孩子害怕家长离开,所以才选择以撤回爱的方式去威胁他。家长不但达到了控制他的目的,同时也确定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重要性。

03 撤回的后果

◆ 孩子学会顺从,故意忽视孩子、强迫与孩子身体隔离等行为会更容易让这些低龄儿童顺从母亲的意愿,至少是暂时顺从。

◆ 孩子担心失去爱,而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

爱的撤回”可以成功迫使孩子的行为更加符合成人的要求,但结果也往往导致孩子焦虑自己可能会失去家长的爱”。

◆ 孩子难以建立稳定、亲密的人际关系,曾被家长这样对待的人更容易焦躁异常,他们会害怕暴露愤怒,会不敢面对失败,人际关系也会一团糟。

◆孩子出现道德发展缺陷,研究发现,有撤回爱”经历的学生,道德感一般较差,在决定如何与他人交往时,不会特意顾及周围的环境和氛围,也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教育方法,想必大家对所谓的大棒”——也就是爱的撤回,其表现方式和后果有了一些了解。

那么接下来,什么是胡萝卜”——也就是奖励以及这种方式带来的后果。

◆ 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奖励——实物奖励或者象征性奖励。

书中说到,奖励”对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或学习质量毫无效应。大量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被提供奖励”后会更不容易出色地完成任务。

通过奖励把事情做好的孩子,往往不会认为自己出色。相反,他们会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奖励。

那么,当不再有东西奖励时,他们就会比没有得到奖励的孩子更不愿帮助他人。毕竞,他们已经学会了帮助他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奖励。

◆ 不那么传统意义上的奖励。

首先,一句做得好!”会干扰人们把某项任务真正做好。研究人员经反复研究发现:出色完成某项创造性工作的人在受到表扬之后,通常不会顺利完成下一项工作。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项研究结果发现,经常被家长称赞慷慨大方”的低龄儿童会比其他孩子在日常生活稍显吝啬,这再次与受到实物奖励的孩子表现一样。

每次听到把东西分给别人,你真棒”或你的帮助令我感到骄傲”这样的话,他们就对分享或帮助别人减少一些兴趣。

过度管制

01 过度管制的动力

在本书第四章的开篇,作者叙述了日常生活见闻中的几件小事:

在公共图书馆儿童区,一个幼龄儿童被狠狠训斥,原因是她把玩具熊扔出手,尽管当时周围没有人。

游乐场,一个兴奋的小男孩尖叫着从秋千上跳下来,他的妈妈立即制止:不许像傻瓜一样大叫!今天不许再玩儿秋千!再叫就让你蹲‘暂停’!”

我们会发现,这些事例都是家长过度管制的表现。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我们对孩子过度管制呢?

作者提出,当今社会,养育模式的最大问题不在于纵容,而在于对纵容的恐惧。

用一种过度管制的模式,去代替一种纵容的模式,也不会起到想要的作用。我们过于担心会溺爱孩子,最终往往沦为过度管制孩子。

作者说,我们对孩子的过度管制,也有可能出自一种惯性。如对孩子大喊不要跑”,即使孩子的奔跑不会伤害到人或物。有些家长的行为仿佛是在提醒孩子的弱势,宣示谁才是他的老板。

我们对孩子过度管制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让孩子听话。

然而,研究发现,不听话”孩子的家庭都有这样的特点: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温暖而牢固;家长尊重孩子,家长不依靠强势逼迫孩子,对孩子的质疑给予明确的解释和说明,而且家长善解人意、宽容温厚、亲和力强、控制欲望弱;十分清楚自己要孩子做什么,能够倾听孩子的反对意见,同时他们还会适当调整自己的方式,向孩子传递一种对其自主权和个性的尊重。

其实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过度管制的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有效果。

02 两个对立的极端

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悖论:那些最想控制孩子的家长,最终会发现其对孩子的控制力最弱。

◆ 施控者与被控者

施控者:许多家长都梦想拥有一个永远听话的孩子,有些家长控制孩子是因为认定孩子必须学会听话,有些家长则习惯于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希望孩子变成自己想要模样。总之控制的初衷,不外于,让孩子按照自己指定的方式行动。

被控者:对于孩子而言,以强势为基础的养育方法即使暂时看起来有用,从长远来看,不仅无效,同时还极具破坏性。

03 控制行为导致的后果

家长坚持绝对控制的结局:有些孩子会变得极度顺从,有些会变得极度反抗。

现在就让我们逐一看看这两种不同的反应。

◆ 孩子极度顺从的后果

个性自由的缺失,研究人员总结道:专制性管制……获得了孩子的顺从,却以其个性自由的缺失为代价。”

缺乏自信,社交、学习能力较差,家长专制的孩子通常在举止上更为顺从,更符合成人对孩子的要求”。但这些少年在自信、自立、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付出了代价。

◆ 孩子极度反抗的后果

有些孩子在生活中的意愿、判断和需要全部遭到了压制,那么唯一可以恢复其自主感的方式就是变得极度叛逆。

激发愤怒,爆发挑战。当我们让孩子感到无能为力,强迫他们服从我们的意志时,往往会激发孩子内心强烈的愤怒,尽管这股怒火无法立即表达,但并非意味它会烟消云散,有时他们还会与家长爆发更多的战争。

背后发泄,表里不一。不敢在我们面前公然反抗的孩子会选择在我们背后发泄怨气。专制的家长或许会培养出表面上彬彬有礼、让邻居羡慕的好孩子,但他们往往正是学会了更好地隐匿自己的不良行为,有时这些行为极其卑鄙。他们看上去完美无瑕,实则过着双重生活”。

04 放弃对立控制、过度极端

既然控制引发对立,过度出现极端,导致孩子种种心理问题、人格偏差、人际隔膜。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规则感、责任感、纠正差错,而又不引发对立?

科恩告诉我们:尊重孩子,合理解释孩子的疑问,避免对孩子寄予不切实际的愿望,由此来建立起和孩子之间信任的储藏库。

惩罚的伤害

赏罚分明”是很多家长都信奉的一种教养方式。之前我们在第二章中了解了奖励带来的弊端,在第四章中,科恩给我们介绍了惩罚带来的伤害。

01 惩罚的形式

◆ 体罚。一种通过对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

例如: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家长会让孩子面壁思过,站立一个小时,不许动,自己反思。

◆ 威胁。宣告我们将如何惩罚孩子(记住!如果你做X,我就对你做Y”)。

例如:家长试图让孩子马上去写作业时,会威胁孩子:如果你不马上去写作业,我就会取消你这个月的零用钱。

◆ 自然后果。让儿童通过体验其过失的不良后果来认识错误、吸取教训,学会服从自然法则”,自行改正。

例如:如果孩子回家晚了,没有赶上吃晚饭,我们应该让孩子饿着;如果他把雨衣忘在学校了,我们应该让他第二天淋雨去上学。

任何惩罚手段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会引发恶性循环,其形式与爱的撤回”和正面强化”类似。

当这些惩罚手段越不起作用的时候,我们就越认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这些手段本身。即便我们停下来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我们也会断定问题是出在执行不力上,而不会意识到问题在于让孩子吃苦头来吸取教训这一思想本身。

02 惩罚为何不起作用

惩罚为什么不起作用?科恩在书中也冒险做出了一些假设:

◆ 惩罚令人暴怒

与其他形式的控制一样,惩罚手段的使用通常会激怒挨罚者,而且是双重痛苦,因为他感觉无能为力。但是,一旦有机会,曾经的受害者就会成为施害者。

◆ 惩罚是权力使用的榜样

体罚给孩子树立的榜样是暴力,让他们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事实上所有惩罚手段都会起到类似作用。

我们惩罚孩子时(不要再做X”),孩子可能吸取、也可能没吸取我们想让他们得到的教训,但他们肯定学到了:如果出现问题,可以通过暴力解决,给他人制造不愉快,强迫他人就范。

◆ 惩罚最终会失效

孩子越大,你会发现,你的威胁开始变得空洞,你的孩子也会对关你的禁闭”或这周不给你零花钱”这样的话变得无所谓。一旦你手中的权力开始减弱,那么你将无法和孩子进行沟通。

◆ 惩罚恶化亲子关系

一旦对孩子使用惩罚,我们会变成孩子眼中避之唯恐不及的施暴者。

◆ 惩罚让孩子忽视重要的事

惩罚不会让孩子将焦点放在自己的行为上,更不会让他们质疑自己为何会这样做、或应该怎样做。相反,惩罚只会让孩子想着家长是如何刻薄,或许还会让他们萌生该如何报复。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会倾向于将焦点放在惩罚本身:惩罚如何不公平以及下次如何逃避惩罚。

◆ 惩罚让孩子更加自我中心

一个孩子在被惩罚之后,其注意力会被牢牢锁定在自己会如何受到影响上,也就是说:如果被惩罚,他自己将面对什么后果。

哪怕有些家长会在惩罚过后,向孩子解释原因并试图帮助孩子将焦点放在其行为如何对他人产生影响上。可事实是,解释不能将惩罚的负面效果降至最低,惩罚却可以将解释的正面效果降至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