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你以为千般宠爱儿与女,就能过好自己的晚年吗?

"

那些把自己后半生押在儿女身上的人,他们的晚年就真的幸福吗?

任何时候,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折射出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正常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应该是在孩子独立之前,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陪伴;而一旦孩子长大成人,父母就要及时放手,并从孩子的世界里退出来,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龙应台在《目送》中曾经说过: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孩子长大了,父母就要放手让孩子去闯


01.父母给孩子的爱越多,孩子越自私

在物资繁荣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特别是过惯了苦日子的老一辈人,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不愿孩子受一点委屈。

生活上,给孩子买最好的服饰;餐桌上,把最有营养的食物留给孩子吃;学习上,更是不惜花重金也要让孩子读最好的学校。为了孩子,父母可以卑微到尘埃里;为了孩子,父母甘愿当牛做马。

于是,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孕育而生。他们过着与自己家庭实力不符的生活,享受着来自父母的精心呵护。只要孩子开口,父母总是尽力满足;只要对孩子好,父母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成全。结果孩子养成了自私、骄横、唯我独尊的性格,他们不知道关心别人,更没有一颗感恩之心。他们习惯了从父母那里索取,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毫无愧疚之感。


母爱是最无私的


身边有一位已经大学毕业几年的年轻人,一直还在求职路上,至今也没有找到他想要的工作。父母为他交房租、为他充话费,为他的新房交了首付还要还房贷。而他自己,却心安理得地在出租屋里玩游戏,连下楼吃饭都嫌麻烦,让外卖哥直接给他送到楼上。

年轻人不知换了多少工作,短的三五个月,长的也超不过一年。不是觉得工作辛苦不挣钱,就是嫌老板心太黑,光加班不发工资。

事实上,从今年年初,他就没有好好工作了。可他并不着急,理由还挺多:天太热,出去找工作会中暑,等天凉快了再说。

就这样,花着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躺在安乐窝里,过着寄生虫般发霉的日子。父母感叹:早知今日,当初就不该把他养大。

而他的父母也是工薪族,省吃俭用为他攒钱。已经退休的父亲,为了给儿子还房贷,不得不外出打工,挣一份辛苦钱。毕竟,儿子还要结婚,没有房子,哪个姑娘肯嫁给他?

真是愁坏了父母,急白了头发。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母为孩子的未来担忧


02.没有原则的爱,犹如一把双刃剑:伤人伤己。

谁都知道,溺爱孩子不好。可现实中,溺爱孩子的父母大有人在。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就为我们讲述了在父亲溺爱下长大的女儿,是如何榨干父亲身上最后一滴血,然后将父亲无情抛弃。父亲最后含恨孤独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原来,做面粉生意起家的高老头,在中年丧妻后,就把自己全部的爱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对她们百依百顺,宠爱有加。在女儿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给她们提供最好的教育,让她们过最优越的生活。父亲一心想着要把女儿培养成大家闺秀,让她们将来嫁入豪门贵族。

父亲在女儿快要出嫁时,卖掉了自己的面粉厂,给两个女儿准备了丰厚的嫁妆。还给自己买了养老年金,带着富足的生活用品住进了膳食公寓。

大女儿嫁给了伯爵,二女儿嫁给了银行家。按理,老人可以安享晚年,只等着女儿女婿们孝敬他了。

可是好景不长,大女儿沉溺于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挥金如土,过着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为给情夫还赌债,她一次次逼父亲变卖生活用品。

父亲为了两个女儿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连膳食费也降到了最低,手里就剩下最后一份养老年金了。

大女儿为给情人还赌债,又一次逼父亲卖掉他的养老年金。为了钱,两个女儿甚至当着父亲的面,相互指责埋怨。

父亲实在看不下去,把自己最后一笔钱拿出来给大女儿应急。

面对突如其来的遭遇,父亲急火攻心,中风病倒了。为一条舞会上穿的裙子,女儿不惜逼已经中风的父亲,去当掉他最后一件心爱的物品。

这一次,父亲已经身无分文,赤贫如洗。两个女儿丢下病榻上的父亲,如约参加舞会去了。

父亲在昏迷中一次次呼唤女儿的名字,而两个女儿却正在舞会上大出风头:珠光宝气、光彩照人的背后,是她们踏着父亲的躯体在寻欢作乐。

父亲临终前说了一句话:只有到死时,才知道女儿靠不住。”

父亲的葬礼两个女儿都没有露面,只有带着两家族徽章的空马车跟在送葬队伍的后面。没等葬礼结束,马车就没了踪影。

这就是养儿养女一场,父亲千般宠爱的女儿,给父亲最好的报答。


03.你以为给女儿设计好一切,自己就可以安享晚年了?

生活中像高老头这样溺爱儿女的人,大有人在。这些父母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儿女身上,把他们没有实现的人生梦想也寄托在儿女身上。在这种畸形关爱下长大的孩子,心灵被扭曲了: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为父母活着,他们不用有自己的思想和人格,一切按照父母为他们设计的路走下去就可以了。


父母为孩子的教育争论不休


高老头就是这样,在他60多岁的时候,眼看着女儿要出嫁了。他毅然卖掉自己多年经营的面粉厂,为两个女儿准备好丰厚的嫁妆,并为她们精心挑选好乘龙快婿。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安享晚年了。

老人在卖掉所有房产时,没有给自己留退路。他搬进了膳食公寓,过着俭朴孤独的生活。老人总想着等他老了,女儿是不会不管他的。他幻想着,在女儿豪华奢侈的府邸里,总有一个卧榻,会随时等他去;在女儿丰盛的餐桌上,总有一套餐具是属于他的。然而,他卑微的出身和寒酸的外表,很快就遭到女婿们的嫌弃,他被拒之门外。

可老人并不生气,他的爱已毫无底线。为了能看女儿一眼,老人时常在女儿豪华马车必经之路上,等女儿经过。女儿回头对他莞尔一笑,父亲的心就乐开了花,幸福的像个孩子。有时,女儿根本就不看他,即便这样,老人也很开心,因为他看见了女儿的马车,看见她坐在马车里,知道她玩的痛快、开心,他就感到莫大的幸福。

这种毫无底线、失去自我的爱,让老人倾其所有,用尽全身力气去爱他的女儿。然而,父爱有时也有毒,让女儿们随意践踏这种无私的爱,而不知道珍惜。

往往在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没有一点应对生活的能力。当两个女儿遇到生活难题时,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把难题推给父亲,让他去当救火队、当救世主。

也许父亲很享受女儿们对他的依赖,也只有在女儿们遭遇困境时,才显示出作为父亲的重要。


04.你以为的牺牲自我是在为孩子们着想,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儿女们的控制

其实,高老头的晚年生活原本还是不错的。如果不是两个女儿不断地盘剥压榨老人,老人完全可以活得很舒心。

在老人刚到膳食公寓时,他是住在公寓二楼一间最好的房间里,每年交1200法郎的膳宿费。他衣着讲究,每天都有理发师来专门给他梳理头发,连鼻烟匣都是金的,他算得上是这所公寓里最体面的房客,人们都叫他高里奥先生。连寡妇老板娘都向他发起攻势,想改嫁于他,做一名本地区的阔太太。

然而,住进公寓的第二年,老人就主动把房子由二楼换到了三楼,把伙食费由原来每年1200法郎降到了900法郎。

到了第三年时,老人又由三楼搬到了四楼去住,每月仅付45法郎的膳食费。他不吸烟,也辞退了理发师。他有难言之隐,他的脸色也一天比一天阴沉。他的首饰、纯金的鼻烟壶、金链条,一件件都不见了。

慢慢的大家发现,高老头越来越消瘦,以前红润的脸颊开始凹陷、变成了死灰色;以前考究的服饰也不知去了哪儿,后来他一年四季都穿着那件栗色半长短大衣;就连以前肉鼓鼓的小腿肚子,也变得干瘪了。

女儿们不是没有看见父亲的变化,只是视而不见。在她们遇到困难时,总是会第一时间想到父亲,不管他用什么办法,只要能弄到钱就行。父亲生活的好与坏,甚至是否危及到父亲的生命,她们都会无动于衷。


父亲陪女儿玩游戏


只知道溺爱的父亲,没有教会女儿如何独立生活、如何面对困境、如何自己想办法解决难题。

因为有万能的父亲,能替女儿安排好一切、解决好一切。她们只管制造麻烦、满足自己的欲望,随心所欲地生活好了。

如果女儿没有遇到困难,可能永远都不会想起还有一个父亲,那个住在阴暗潮湿小阁楼里的父亲,她们有多少时间没有去看望他了。

而父亲尽管被女儿亲情一次次绑架,可他还是不惜牺牲自己晚年的幸福,也要去满足女儿们那些毫无理由的要求。

因为老人必须这样做,也只有这样做他才能见到自己的女儿,才能从女儿们快活的神情里,感觉自己活着的意义。

只有女儿需要他,老人才能时常看见她们。他也知道,他一旦无法满足女儿的要求,他就将永远见不到女儿了。所以,老人明白:即使让自己变得一贫如洗、即使搭上自己的老命,也要帮女儿。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女儿们把父亲当成了榨汁机,一次次榨取,直到榨干父亲身上最后一滴血。

这种被扭曲了的父爱,不仅伤害了女儿,最终也伤害到老人自己。


05.不要让爱成为一种伤害

现实中,还有多少这样的父母,把自己的幸福与孩子们的幸福捆绑在一起。美其名曰是为了孩子。其实,他们是把自己的后半生绑在了孩子身上。最终,不仅自己过不好,连儿女们也过不好。

小区里的王大妈,就是一个要把自己的晚年与孩子捆绑在一起的老人。丈夫走得早,她一个人带儿子,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儿子身上。

她常常告诉儿子:你就是妈妈活着的希望,只有你过得好,妈妈才能过得好。”

儿子很争气,医学院的高材生。毕业后,拥有一份体面而高薪工作。王大妈感觉自己终于熬出来了,在小区里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子如何优秀。


老人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有好心人提醒她,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不用她再操心。现在她要多想想自己晚年该怎样生活了。

王大妈不以为然:我儿子这么优秀,他能不管我吗?

儿子的婚房三室二厅,王大妈早已做好与儿子一起生活的准备。儿媳却给她当头浇了一盆凉水。就在王大妈要搬过去与儿子媳妇一起生活时,儿媳妇明确表示:两代人生活习惯不同,为避免矛盾,最好不要生活在一起。

儿子也赞同媳妇的观点,认为母亲还是不要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好。如果有事需要他们,他会随时赶回去帮忙。

失落的王大妈,一下子老了许多。她以前全部心思都在儿子身上,自己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如今,守着空落落的家,王大妈的心像被掏空了一样。

得知媳妇怀孕了,王大妈的心又活泛起来。她每天买上水果蔬菜,坐几站公交车到儿子家,给他们准备午饭。

可儿子中午不回家吃饭,媳妇还嫌她做的饭菜不合口,吃得很少。有时,媳妇干脆回娘家吃饭,也不回来。看着满桌的饭菜却没有人吃,王大妈伤心透了。

王大妈本想着等孙子出生了,自己就有用武之地了。可是,在媳妇怀孕后,因儿子工作太忙,没时间陪媳妇产检。丈母娘干脆住了过去,不仅给女儿做饭,还陪女儿产检,让她这个婆婆毫无存在感。

王大妈给儿子说起这件事,儿子却说:这样挺好,可以避免许多矛盾。您辛苦了大半辈子,也应该享享清福了。”


老有所乐


儿子哪里知道母亲的心思:她早已把自己的晚年与他们绑在了一起,如今不让她和他们在一起生活,她哪还有幸福晚年呀!

王大妈不管那么多,每天她都打着看孙子的名义去儿子家。到了吃饭的时候,她也不走,让亲家母很为难。

加上王大妈在带孩子的问题上,喜欢爱指手画脚,认为自己把儿子培养的那么优秀,就应该听她的。

时间长了,儿子干脆对母亲说:孩子就让她们带吧,您就不要操心了,也不用每天往过来跑,到了周末,我们把孩子带回去给您看。”

百无聊奈的王大妈,在小区里转来转去,看见别人家的孩子就眼馋,就想逗。大家知道她的情况,也很同情她,但又不知道该怎样帮她。

一个人,不管什么年龄都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这些年,王大妈光想着儿子,很少想自己,从来没有想过儿子成家后,自己该怎样生活?

一个对自己未来没有规划的人,当生活没有按自己预设的轨道运行时,就会感觉乱了方寸,就会出现迷惘和无助。

如今的王大妈,当一个人面对生活时,感觉自己好孤独、好无助。其实,王大妈也才60多岁,她的人生不应该只是为儿子活着,她还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只是,她以前从未想过这个问题,等到老了,想要再改变,还真是不容易。

王大妈试着跳广场舞,觉得自己好笨;别人约她打麻将,从来没玩过的她,一时半会也学不会。她觉得自己好无能,感觉大半辈子都白活了。


有些路要自己走,有些坎要自己过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过: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事实上,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谁也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别人头上。更没有人对你后半生的幸福负责,包括儿女。

父母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等到儿女离开的那一天,他们会很难受,甚至会受不了。但儿女总要长大,总要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父母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应该主动退出儿女的世界,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闯、去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只有这样,儿女从能真正长大。

而父母尽管老了,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即使儿女不在身边,也应该有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只有这样,父母与儿女的关系才是正常的。才不会出现被扭曲、被捆绑式的父女、母子关系,把爱变成一种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