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还孩子注意力一个真相

小喇叭:刘鸿雁工作室公益一对一微信咨询进行中,需要的家长朋友请留意文末的预约二维码。

在咨询辅导过程中,常常接到家长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严重影响到课堂秩序,被老师通知去学校面谈,而回到家中,看看一脸无辜的孩子,一片茫然,到底该怎么办?

何为注意力?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它的产生及其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

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频繁地改变注意对象。做作业时不能全神贯注,家长描述为做做玩玩,粗心大意;对家长的指令心不在焉,似听非听。做事有始无终,常半途而废或虎头蛇尾。做作业拖拉,不断地以喝水、吃东西、小便等理由中断,做作业时间明显延长。有些患儿表现为凝视一处,走神、发呆、眼望老师,但脑子里不知想些什么。老师提问时常不知道提问的内容。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是儿童多动症的主要表现之一。

儿童注意力与年龄有关

儿童注意障碍主要是表现在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特征上的异常。正常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注意集中的时间不同,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廷长。一般来说:

2~3岁时专注时间10~12分钟,

5~6岁达12~15分钟,

7~10岁为20分钟,

10~12岁为25分钟,

12岁以上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

注意力障碍多动症的孩子专注时间远远短于上述范围,因此,他们很难维持注意较长时间去从事某一活动,每节课听5~1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做事往往有始无终,不能完成父母分配的任务。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维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持续的时间长短都是要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注意力是否存在障碍与缺陷是需要通过科学严谨的方法观察评估的,不是一看坐不做就说孩子注意力不行,外部环境刺激对孩子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注意力不集中,是听觉还是视觉出现障碍?

注意力不集中常分为:视觉注意力障碍和听觉注意力障碍。不同个体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有的儿童接受视觉刺激不专心,有的儿童接受听觉刺激不专心,而另外一些患儿对视觉和听觉刺激均不专心。有视觉注意障碍时,表现为不喜欢看书,阅读时粗心马虎,容易出错。有听觉注意障碍时,上课听课特别不专心,平常别人对他说话他似听非听,甚至给人他的耳朵有问题的感觉。因此,这些孩子难以服从指令完成任务,甚至要大人不断的发出语言命令时才开始去执行任务。

如何判断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每个人都有走神的时候,但怎样才能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注意力不集中"呢?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该寻求医生的帮助或进行治疗?儿科专家认为:判断儿童是否有"注意不集中",有以下需要量化的方面进行参考诊断,以下九条,每条有"从不、偶尔、经常、频繁"四个程度,来初步评估孩子的注意力情况 。

提示:请根据你的孩子过去6个月的行为举止来认真进行评估。

1.不能仔细注意细节,常发生粗心大意所致的错误

2.在学习工作或活动时,注意力难以持久

3.与之对话时,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4.不听从指令而难以完成或组织各项工作和任务(并非因为不能理解指令)

5.难以完成或组织各项工作和活动

6.逃避、不喜欢或不愿参加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工作或活动

7.遗失作业或活动所需要的东西,如玩具,作业本,铅笔或课本

8.因声音或其它外界刺激而分心

9.遗忘日常活动

注意力不集中所产生的危害

1、注意力集中时间比其他孩子短,而且容易分心散漫;

2、回答不切实际的答案,无法形容事情的来龙去脉;

3、由于课业内容已提高至相当的水平,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成绩逐渐下滑;

4、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对授课内容一知半解。作业拖沓、学习时易走神、发呆、被无关事情吸引,导致学习费时、效率低下;

5、即使考试前书念得很熟,考试时却会因分神而记不起来或写错等,严重影响学习和考试成绩;

6、办事时总是丢三落四,如经常忘记学习用品放在哪里,学习容易半途而废;

作为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的这种注意力障碍是自我控制力比较低的问题。一般来说自我控制能力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得到改善。因此,父母一定要克服对孩子粗暴、焦虑的态度,关心体贴他们,同时认识到合理要求孩子的重要性。

这些儿童自己也很难控制行为,因此一味地要求他们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好孩子是不切实际的,强求反而会使亲子关系恶化。父母可以把孩子的这种易分散注意的行为看做是孩子对外部世界好奇的表现,理解他们、尊重他们,闲时可以带他们多做一些有计划的运动,在身心充分放松的环境中,让孩子感受坚持做一件有益活动的乐趣,这样做的效果远胜于无数次的责骂。

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来说,家长帮助这些注意力障碍儿童的重点是针对他们缺乏组织性和结构性的特点来进行训练,简单地说就是建议孩子用规律”来建设自己的生活。就象银行的自动转存系统,无论是金钱还是时间都可以自动扣除,不需要每次仔细算计,到时间就会自动把该转帐的钱扣除掉。这就是规律带来的好处。

如何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帮助注意力较弱儿童建立学习生活中的结构和规律是让他们更合理地安排学习生活的基础,具体地可以由以下步骤实行:

1.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写出目前遇到的问题。比如起床,上学,写作业,整理房间,父母交代的事项等等,要求把容易产生困扰的、影响孩子学习生活的每一个问题一一写清楚,以方便执行。

2 针对每一个问题想一个可行的办法来解决,并取得孩子的同意。

3 用图画式的提醒来帮助孩子记住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

4 使用鼓励。这种鼓励不光是物质的奖品,还可以是精神上的安慰、言语的赞许,让孩子在每一个环节都清楚正确与不正确的界限。

5.在孩子犯错误之前进行限制。注意力障碍儿童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们不要等到孩子做错了事才说话,一定要有预见能力,在他可能出现破坏性活动之前就加以限制。

6.尽量给孩子以责任,比如让孩子自己起床、自己写作业、没完成的作业本自己上交给教师,让他体验自然后果,而不由是家长代为受过。

7.提供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思路,经常询问孩子需要什么,困难在哪里,协助他们思考问题的办法,也许在帮助的过程中,你就知道你的低姿态会让孩子得到怎样的勇气。

8.记住一定要和孩子商量,不要和孩子任性对抗,因为注意力障碍的儿童总是没有那么多的耐心来等待某一个问题的解决,他们会更冲动、冒失而不记后果。

9 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把每一个大计划分成若干小计划,家长要巧妙地给每一个小计划设定期限。这是最有效的办法,也许在小计划轻而易举地完成的过程中,大计划也就奇迹般地实现了。

10 排出事情的重要顺序,根据所排的顺序一项一项地来做。

11.让孩子读书是拿着一支笔,学会在书本上划重点,点出关键字词,并且随时记下自己的问题,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

12.使用有刺激性的工具,加深孩子对事物的印象。比如有的孩子依靠视觉更容易刺激记忆,你就可以让他用彩色铅笔注出所要背诵的内容。

由于这些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性与稳定性较差,教师可以把他们安排在靠自己近的座位,并且在讲课的过程中,经常举一些有趣的例子以引起孩子的注意,使他们能够坐住。针对那些活动量大的孩子,教师可在讲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做一些需要活动身体的事情,比如发作业本、擦黑板等,借此释放他们的活动量,这样也会对孩子配合讲课、遵守纪律有好处.

乐桃桃有话说:

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

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孩子的注意力能逐步完善,理解能力也会增强。

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

孩子能够保持良好的注意习惯,不但要训练,周围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书桌上,只能放有书本等相应的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更不能有电视机、电话等声音干扰。父母也尽可能不在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

体育运动有助提高注意力集中

儿童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让儿童参加体育活动能帮助他们在学习时集中注意力。

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近出版的《神经病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每当参加完体育活动后,儿童学习时会更加集中注意力,而且学习成绩也会更好。这些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课间活动以及放学后的体育运动等。与其黯然神伤,不如与娃户外大汗淋漓,父母放下焦虑,孩子日渐阳光。愿你我都能努力成为内心笃定的父母。

温馨提示:头条号上现有不少家长咨询儿童心理问题,因三言两语无法获取全面信息,也无法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刘鸿雁工作室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预约请加微信号lhyxinli”,注明头条号”。

来源:刘鸿雁工作室

一对一辅导咨询进行中!

携手与您一起搭建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桥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能力,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会自知、自信、自我管理和自我尊重;具有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的技能,能理解与包容他人、对他人产生情感共鸣,建立积极、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创意性地解决问题和做负责任的决定。

咨询预约/联系我们

儿童心理成长的微信号:ertong_xinli,是儿童心理资讯和服务平台,欢迎关注。

问题快速查找:A叛逆,B爱发脾气,C固执,D嫉妒,E敏感,F急脾气,G磨蹭, H爱告状,I哭闹&耍赖,J立规矩,K胆小和不自信,L安全感,M抗挫,N拿别人东西,O教育方法,P做个好爸爸,Q入园焦虑,R不合群,S兴趣培养,T注意力,U性心理,V二孩教育。请关注本号后回复对应的字母,如叛逆”回复A”。

更多文章点击阅读原文”↓↓↓

点击好看让更多家长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