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好父母,永远不会轻易去评价一个孩子 对一个好孩子的评价

对一个好孩子的评价

"

在成人的世界里,不随意评价别人,是一种修养。

对一个好孩子的评价

然而在育儿的过程中,大人对于孩子的评价常常过于随意且负面。这种负面的声音,最终成为了一种偏见,对孩子来说是非常糟糕的暗示。


对一个好孩子的评价

电影《哪吒》中有句台词: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得动。”

在电影中,人人都把哪吒当妖怪,不管他怎么努力都是一样的结果,后来他放弃了:

他们把我当妖怪,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瞧瞧!”

其实孩子也一样。

当你对他说:

你总是磨磨蹭蹭!

你从来不好好做作业!

就你娇气,幼儿园就你最爱哭!

孩子也会这样认同自己,他就限制在这些条条框框里面: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我就是会做出磨蹭、不爱做作业、爱哭的事。

有个同事,小时候被爷爷奶奶说挑食,经常说她不爱吃青菜,什么青菜都不吃,她印象最深的是奶奶说她:嘴巴真刁。

结果她真的每次吃饭都不挑青菜吃。

后来她去外地上大学,学校的餐厅里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青菜,有一次不小心点了一份青菜,她猛然发现,其实青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接受,一直不吃青菜的习惯,突然就改过来了。

很多时候,孩子身上的毛病和问题,都是被父母不断放大和强化的。


因为对一个完美孩子的渴望,我们常常忍不住对孩子责怪抱怨,孩子一出现问题,就开始焦虑。

孩子撒谎,担心长大会是撒谎精;孩子不分享,就是自私小气没礼貌;孩子内向,长大很有可能没出息.....

这种逻辑,不仅父母焦虑,最终也传递给了孩子,它没有让孩子越变越好,反而让孩子学会了自暴自弃。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孩子考试考差,有的父母会批评他笨、说他不是读书的料,有的父母会批评孩子花得功夫不够。

这两者的区别在哪?

花得功夫不够,孩子还可以用努力弥补,还有很大的机会考个好成绩,但父母说他笨、不是读书的料,意味着这个孩子今后怎样做都无济于事。

于是,不是读书的料,就成了孩子心里的一道墙,他连反抗都懒得反抗了。

美国有位校长曾经说:一个人评价他人的话,不是祝福,就是诅咒。”

父母的负面评价和标签,就是孩子的诅咒。



每个孩子对自己的认识,一开始都是从别人的态度中慢慢建立起来的。

特别是父母。父母是孩子最信任最爱的人,对孩子说的话,往往对孩子的影响也最大。

所以在评价孩子的时候,父母需要特别注意语言,特别是负面的语言。

评价孩子之前,要始终牢记一点:每个孩子其实是非常期待成为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并不是他本意,他也很无助,父母要做的,是给他们信心,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我有一个朋友就做得很好,他的孩子天生有些内向,不如其他孩子活泼,特别是见人就躲在爸爸妈妈后头不出来。

我们经常能遇到这样的孩子,按照一般情况,父母肯定非常生气,会拉着孩子出来打招呼,边催边骂孩子没用。

但是朋友却选择了另外的方式,他通过小游戏来帮助孩子,给孩子读儿童社交类的绘本,让孩子每天早上跟家里的玩具打招呼,他甚至还告诉孩子,微笑也是打招呼的一种。

最开始,孩子遇见陌生人还是躲在他身后,他也不着急,只是拍拍孩子的头,介绍来人给孩子认识,孩子虽然没有开口叫人,却也会害羞的微笑。

等人走后,朋友就会鼓励孩子:这次比上次好多了。

经过很多次的积极暗示,如今孩子遇到人,不再那么害怕,有时候甚至会主动叫叔叔阿姨。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比起盖棺定论的结论,孩子更需要的是你的爱和帮助,将矛头指向孩子做错的事情上,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美国儿童临床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说:

我不相信有坏孩子,当他们不乖时,我会想他们需要什么帮助。每个孩子身体里都有一个杯子,需要用爱,关注,照顾和理解来蓄满。有时候孩子焦躁不安,心烦意乱,其实只是因为他的杯子空了。

深以为然。

孩子不乖不可怕,可怕是父母的标签和负面评价,只要父母多给孩子一些爱和理解,他们终将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