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绝对颠覆你的认知!胎教、早教、左右脑开发的真相

听莫扎特的乐曲没太大作用

胎儿7、8月大的时候,大脑就已经成形了,可以听见声音,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见外面的光亮。这个时候,他能够分辨出自己妈妈的声音和其他人声音的不同。这证明很多刺激已经能传达到他的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发育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叫非用即失,不用就失去了。胎教的用处就是在早期能够刺激孩子的大脑,被刺激的脑区就在使用,不怕功能退化。我自己个人觉得市场上的胎教有点过于夸大它的作用,恨不得每天都放钢琴曲给孩子听,每天要摸多少次。

我恰恰觉得听这些钢琴曲不会有很大的作用。比如莫扎特效应,也是心理学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做出来的。他们找了一帮大学生,把莫扎特的乐曲放给他们听,听完以后测他们的智商,发现智商的某一个维度提高了。当时文章发在一个很好的杂志上。但是,后来做的N多研究发现这个效应是不存在的,或者是极其微小的。

我觉得好多东西都是被夸大了,特别是当初科学没有沉淀下来和成熟的时候被媒体夸大了。左右脑是一个例子,音乐胎教也是一个例子。胎教不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去帮你,你自己给适量的刺激就足够了。

绝对颠覆你的认知!胎教、早教、左右脑开发的真相

如何对左右脑进行开发训练?

孩子的爱好是父母在早教中埋下的种子

我女儿身上显示一些朴素的的心理学原理:早期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激励、什么样的激发会让孩子对某些东西非常着迷。

小时候,我想逗她玩儿,在她的小黑板上算心算,教给她加减乘除。她很快就跳过了加法、减法,掌握了乘法和除法。这个太快了一点,她当时只有3岁多。她现在4岁,加减乘除都会了。

事后想起她对心算的兴趣,可能源自我当时对她的心算能力表达了非常大的惊讶,我说「这样你也会!」我的惊讶可能对她来说是最好的激励。现在她经常提要求「爸爸给我一道题」。我反对早教用物质奖励勾引小孩,或者是奖赏,但我女儿的这个奖励要求,我实在是无法拒绝。

很明显她数理能力比较强,她喜欢做逻辑思考,她会做很多推理。她那天说,爸爸你会成为姥爷的。我说我为什么会成为姥爷?「因为我长大会变成妈妈,所以你变成姥爷。」即使是这样,我并不强求她变成像我这样的人,她不一定搞科学。我是看她自己的爱好。这个爱好本身在早期教育中就是你埋下的种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埋下的。

绝对颠覆你的认知!胎教、早教、左右脑开发的真相

早教会不会对孩子的智力造成损伤?

提问:我一直很矛盾,要不要让2岁多的女儿上早教课。有一种观点说,早教过度地开发了幼儿的大脑,会让孩子上小学、中学后很疲倦,是不是这样?我希望让孩子在很自然的环境下快乐地、慢慢地学习和成长。

听说德国有个法律,入学以前的小孩都不能接受早教?

顺其自然地成长,并不代表快乐教育

早教机构都会用一个词,开发大脑。「开发」这个词就有一定的负面意义在里面。好像就是挖矿一样,好像我就是一个很奇葩的科学家要过度地刺激小孩的大脑一样。我不喜欢这样。 对于孩子的成长,我更赞成顺其自然。但顺其自然,不代表是说快乐教育。

还记得我讲的刻意练习吗?刻意练习中有快乐两个词吗?我说过,在舒适区待多了,你就学不下去了。你可以在轻松、玩乐的环境中学,但你必须努力。这个努力并不代表的是开发大脑、刺激大脑。

我教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时,会给孩子讲一些故事,换位思考一下,请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这些东西我不觉得它是这么冷冰冰地「开发」的感觉,好像恨不得插几个针在你的大脑里一样。这个非常温和的,它是基于科学原理的。

2岁多的孩子,不用担心被「过度开发」。大脑是可塑性极强的器官。3岁之前,孩子的脑重都没有达到成人的水平,神经元网络还在形成当中,大量神经之间的突触的形成(和剪切)还依赖于生活体验和学习,可塑性极强。

我们平时说的大脑体积什么时候才变得成熟呢?一般接近26岁大脑才完全成熟。26岁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体积才是非常饱满的。就像爱因斯坦一样,他最重要的3篇论文是26岁那一年连续发表的,那个时候是他大脑成熟度最好的时候,这可能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但不进行早期教育就是否等同于不学习?不是。

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环境,让他有学习的机会。自我认知是从很多体验和自发探索中来的。当孩子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去自行探索,他会知道「我能做这个,我能做那个」,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信、发觉自己的兴趣所在 。在反复尝试的过程中,他也有可能能感觉到如果付出更大的努力,就会做得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