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心理学家告诉你:相比于同情,摔疼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同理

下午带女儿去公园玩,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小女孩很开心地玩着滑板车的时候,猛地摔了一跤,突然的疼痛让她哇哇大哭。

妈妈马上跑上来,边给女孩揉腿边说:跟你说过很多次了,慢一点儿慢一点,你看摔疼了吧。”

这里有块小石头,我没看见,呜呜呜······”

好了,没事的,现在是有点疼,我给你揉揉马上就会好的。玩滑板车哪有不摔跤的,摔一跤学得更快······”

呜呜呜······”

不知道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形,很多家长在孩子难过哭泣的时候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关心。

其实,妈妈的做法是同情而非同理,它并不能让孩子心理好受点;相反的,会让孩子觉得妈妈不理解自己的感受,认为都是自己的错。其实,同情心和同理心是有很大区别的,用得不好,不但起不到关心的作用,还会让孩子感觉更不好。

01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区别和影响

同情心,这个概念我们从小就在接触,小时候老师父母就会教育我们,要有爱心要有同情心。同情心是认识到他人的处境,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同理心,是感同身受他人的感受,通过换位思考,假设自己就是对方。相比于同情,摔疼的孩子,更需要的是我们的同理。

有一部名叫《同理心的力量》的动画短片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同情,什么是同理。

面对掉入黑洞的狐狸,麋鹿向下瞟了一眼,他试着用魔术棒为狐狸头顶的乌云勾勒出银边,希望他看到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并安慰说:现在还不赖,情况也许会更糟呢”。

而憨厚的大熊向下爬到洞中,与狐狸作伴。他并没有说些不痛不痒,转移话题的鸡汤建议;实际上,他什么也没说,抱了抱狐狸,让她感受到他理解她的处境。

短片中的熊代表了同理心”,麋鹿代表了同情心”,而那只落入井底的狐狸则是需要帮助的当事者,它可能是生活中我们一个人,或每一个脆弱、需要理解和倾听的时刻。

同理心演讲者布朗博士说:同理心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误用同情则使人们疏远。”

同情心”高高在上,无论是安慰还是转移话题,它都无法帮助对方恢复情绪,反而会在情感上使他们疏远。

同理心”让对方觉得有人理解他的痛苦和感受,有人陪伴,让他们不那么孤单。

02缺乏同理心的家长,会培养出一个缺乏同理心的孩子

相比于同情,摔疼的孩子,更需要的是我们的同理。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感情不敏感或者缺乏同理心,所以他们无法理解孩子的痛苦和感受。

琳琳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很爱玩手机。那天,妈妈看到琳琳又在玩手机,二话不说冲进房间就把她的手机抢走。跟朋友聊得正起劲的琳琳蒙了一下,马上歇斯底里地让妈妈把手机还给她。但妈妈只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很不可思议地看着琳琳近乎疯狂的举动。

无法对孩子感同身受,也就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孩子的歇斯底里在妈妈看来是好笑的。

当家长无法同理孩子,孩子也就无法学会同理他人。

琳琳早上要拍毕业照,但因为昨晚晚睡起不来,所以就决定不去上学了。

全班老师和同学都等着你,你怎么能这么不尊重别人?”

我很困,再说了,我又不喜欢拍照。”

不想拍照,你可以站在旁边,但你不能让这么多人等你一个人啊!”

琳琳蒙上被子干脆不听妈妈说话。

孩子的问题,基本都是父母的问题。琳琳在知道全班老师和同学都等着她的情况下,宁愿选择睡觉,也不要去拍毕业照。其实,这正是琳琳缺乏同理心的表现,无法同理到老师和同学的焦急,也无法同理父母的尴尬。

当家长抱怨孩子不尊重别人的时候,其实要反思一下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否做到了尊重孩子。当父母不尊重孩子,不理解孩子,孩子也就无法学会体谅、尊重和同理他人。

03要想孩子有同理心,家长首先要学会同理孩子

同理心是一种比同情心更高级的心智模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情商高低。一个拥有同理心的人,更能洞悉别人的内心,了解事情的真相。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做来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呢?对此,我提出以下3点建议。

一、控制情绪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在书中写到:当我们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听到别人的声音。

面对生活中的一地鸡毛,我们很难没有情绪。负面情绪是一个信号,提醒我们有些事情引起了我们的情感不适。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深呼吸、追溯初始情绪和自我倾听的方法,让自己回到当下,与自己的情绪共处,了解引起负面情绪的根本原因。

当父母自己学会与情绪共处,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孩子才能从我们这里学会接纳他们自己的负面情绪。

二、学会倾听

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这句话正是为了告诫我们要少说多听。

听和倾听,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倾听别人,需要我们做到认真、专注、积极、不带评判地听对方的想法、感受和情绪。

有一个父亲,看到孩子回家后很难过,就想说些什么,但搜肠刮肚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于是,他默默地坐在孩子身边,就这样什么都不说地陪着他。一个小时之后,孩子转过头来,拍拍父亲的肩膀,谢谢你,老爸,我没事儿了。”

倾听是无我、我在,全然的忘记自己,专心地陪着对方。此刻我怎么样不重要,对方怎么样才最重要。你会发现,倾听让亲子关系更紧密。

三、换位思考

拿破仑·希尔说过:懂得换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并能切实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你的。

朋友带着孩子去逛街,朋友逛得很开心,但孩子一点都不开心。妈妈,我不想逛街了,还是家里好玩。”哪会,你看这些东西这么好看。”

但是,如果朋友蹲下跟孩子说话,就能发现,孩子看到的不是别人的屁股,就是别人的大腿。从孩子的高度看到的世界,与我们的全然不同。

很多时候,成人的阅历比较丰富,智力较高,却常常忘了孩子跟我们处于不同的阶段。因此,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需要我们时刻提醒自己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一个人无法给予别人自己都没有的东西,一个没有同理心的家长也无法教会孩子同理他人。具有同理心的家长,是孩子生命中的一道光,给予孩子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