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们相亲相爱?你家的孩子天天互掐?

送儿子去绘画班,看到儿子班上两个孩子扭打在一起,女孩节节败退,男孩步步紧逼,扯头发、抓脸、打耳光、分毫不让。男孩一阵穷追猛打,女孩一边自我防御,一边委屈得直掉泪,直到老师把他们分开的时候,男孩还越过老师踢了女孩一脚。

老师把两个孩子带出教室,给家长打电话,旁观的家长透漏,他们竟然是亲兄妹。过了一会,孩子的奶奶坐在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详细询问了两兄妹的相处问题。

奶奶表示对两兄妹的关系很头疼:"因为老大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所以从小都非常宠爱他,妹妹和他相差一岁,他还需要粘着妈妈时就有了妹妹,打从记事起,老大就不喜欢妹妹,并且事事有意针对妹妹,但是这并不证明他是个坏孩子,因为他对除了妹妹之外的小朋友都非常友好。

如果表弟表妹或者邻居小弟弟小妹妹想玩他的玩具,他会毫不犹豫的拿给他们,但是自己的妹妹要是想玩,他就坚决不给,甚至还会拳脚相加、恶语相向。

两兄妹几乎不能碰面,一碰面就"战火连天",对此家人也很无奈。 二胎家庭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烦恼,孩子们如果平时相亲相爱,偶尔发生争执很正常。像这两兄妹这样就深刻的体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亲情引导

陪儿子做入学体检,前面排着一位怀孕的妈妈,旁边跟着一个与儿子相仿的小男孩,他转过头看看我,略显羞涩地说:"阿姨,您能帮我个忙吗?"

我很诧异,他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呢,不告诉自己的妈妈,反而来求助我:"当然可以,小朋友我应该怎么帮你呢?"我蹲下身来,看着他,他扣着自己的手指,有些无所适从地说"嗯…能拜托您帮我保护妈妈吗?这里人太多,我怕伤到宝宝"。说完他看了看旁边大肚子的妈妈,妈妈也不打断,微笑地看着他。

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我假装不懂:"为什么你这么爱这个宝宝呢?还拜托我保护他。"

孩子像是被我问到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抬头看了看妈妈,妈妈依然微笑地看着他,仿佛给了他勇气。

"嗯,我妈妈说,他是我的妹妹,是除了爸爸妈妈以外最亲的人,她生下来后,会陪我住,陪我吃饭,和我一起玩的,我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

我们还给她准备了很多很多礼物呢!有一些是我小时候用过的。”小男孩边说还边拍着胸脯,自豪的小模样,有一点点好玩。

男孩妈妈说:为了两个孩子能有融洽的手足关系,作为父母,他们做了很多,她们在准备要二胎的时候,就开始做老大的心理引导,"你马上要有个小弟弟或小妹妹了,他肯定和你小时候一样可爱。""你要升官了,要当哥哥了。"

比如:给老大看他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一边看,一边讲解。让他知道,妈妈是怎么样十月怀胎,把他生下来,刚生下来的时候,他只有那么一点点大,慢慢的长成现在这个小小"男子汉"。通过一张张照片,见证自己的成长大面积和生命的奇迹,而且,他将亲眼在妹妹身上见证这一切。

比如:带老大多去看看邻居家朋友家的小宝宝,引导孩子轻轻的摸摸小家伙,逗他玩,不知不觉得他爱上小家伙。

比如:让老大参与老二的物件置办,可以给老大介绍下每一样东西都是怎么用的,你小时候也用这些东西。

二、调动老大的保护欲,引导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爱护。

乐乐和童童两兄妹相差四岁,乐乐妈经常带孩子去公园玩,两个小宝贝不吵也不闹。一起堆沙堡;一起踢球;一个吹泡泡,一个追着泡泡跑;极少见两个孩子起争执,一片和谐美好。孩子们在旁边玩,我和乐乐妈聊起两个小宝贝的相处问题。

童童还没出生的时候,乐乐妈每次去产检都会带乐乐一起去,还会告诉乐乐,"小宝宝又长大了一点点,以前只有乐乐的拳头那么大,现在有妈妈的拳头那么大了呢。"

"妈妈和乐乐都要好好吃饭,妈妈好好吃饭了,小宝宝就长得更大了,很快就可以出来见哥哥了,乐乐好好吃饭,就长成大哥哥了,可以帮妈妈照顾小宝宝了。"

日常生活中,乐乐妈也不忘记培养两个孩子的感情,更是自有妙招。比如乐乐妈想喝水,就会喊乐乐把水杯给妈妈拿过来,小宝宝要喝水。乐乐每次都是看着妈妈把水喝下去,关心地问:"小宝宝喝饱了吗?"

乐乐妈感觉有点凉,就会喊"乐乐,帮妈妈拿件外套来吧,小宝宝感觉有点冷。乐乐一定会屁颠屁巅地给妈妈送过来。

后来,童童出生,乐乐一直是妈妈的小帮手。童童也是乐乐的小开心果,乐乐考试没考好,妈妈会抱着童童来挠乐乐痒痒,逗地哥哥呵呵笑。

乐乐上厕所,突然发现没有纸巾了,妈妈扶着童童,让童童给哥哥送纸巾。

乐乐摔疼了,流泪了。童童会像哥哥哄她一样,"哥哥不哭,吹吹就好了。"一边说,一边撅起小嘴吹伤口。

三、合理解决孩子之间的争执,对每一个孩子都充分的尊重

中午去接儿子放学,看到儿子同学妈妈领着一个小女孩,在门口等孩子放学。

小女孩手里拿着两包零食,一袋已经快吃完了,她说:"妈妈,我不想吃这个少的了,想吃这个多的。"

只见这个妈妈蹲下身子,坚定的眼神看着她,温柔地说:"我们说好的,两袋零食,你一袋,姐姐一袋,要不然就不买,你的吃完了,不能要姐姐的,但是你可以和姐姐商量,如果姐姐同意给你吃,你就可以吃,如果姐姐不同意给你吃,你就不能吃,因为你已经吃了一袋了,这一袋是姐姐的,姐姐说了算。明白吗?"

小女孩乖巧地点点头,看着零食流口水,耐心地等姐姐放学。我心里禁不住对这位妈妈起了油然的敬佩之心。小女孩一见到姐姐就举着手里的零食飞奔着朝姐姐跑去,"姐姐,姐姐,我给你留了一包零食。

"姐姐一手接过零食,一手牵着妹妹往前走,妹妹则一直盯着姐姐手里的零食,一不小手差点摔了一跤。调皮的姐姐看出端倪,不说话,打开零食,一边假装自顾自地吃了起来,一边逗妹妹:"想吃吗?"妹妹不好意思地小声说:"想,但是我已经吃过一袋了,妈妈说,这一袋是你的,你同意给我吃,我才能吃。"姐姐拿了一个零食给妹妹,两个孩子,你一个,我一个,开心地边走边吃,旁边的妈妈不说话,看着他们欣慰地笑了,我也欣慰地笑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让着她点,她小。""给她玩,你都那么大了,还和她争啊!"

如果你是老大,这样的话语,你或许并不陌生,也很清楚,父母无意间看似有道理的话,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大的伤害。

一句"她小"就成为老大一生的恶梦。"小"就可以为所欲为,"大"就要忍辱负重吗?这对老大来说不公平,对老二来说是无休止的纵容。

曾经和一位老师谈起两个孩子的相处之道,老师说孩子关系的好坏,父母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如果父母在孩子发生争执时,不注重事实,不纠正错误,一味地用欲盖弥彰的方法来息事宁人,事必会对孩子们以后的关系,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对非过错方有失公允,对过错方,得不到及时的纠正。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女孩写的一篇作文,文章的名字叫《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起初听到这篇文章的名字,大家可能都以为,女孩要讴歌父母的生育之情,养育之恩。但是我们都错了,文章内容如下: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总是说弟弟小,要让着他,不管什么事我都要让着他,为什么?

你们一定会说:"因为他小啊!"

因为他"小"我就要让着他,因为我"大"我就要事事忍耐。家里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都要让着他。他"小"他就有特权,我"大"就有罪吗?

你们又会说:"毕竟他小啊,还不懂事啊?"

他小他就什么都不懂吗?他撕我的作业,在我的课本上乱写乱话,我打他不应该吗?您和妈妈还骂我,一起护着他。

你们一定会回答:"是他不对,但是你也不应该打他啊,他那么小,懂什么?打伤了怎么办啊?"

您也知道是他的错,您惩罚他了吗?他不懂事?你们知不知道,是他先打的我,我才还手的;你们知不知道,你们骂我的时候,他笑着冲我吐舌头,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你们知道吗?就是因为每次认错的总是我,挨骂的受罚的总是我,所以他就在我的生活里横冲直撞,横行霸道。因为他"小",所以他再多错也对,我对也是我错。

因为他"小"他就可以随便进出我的房间,扭坏我的玩具,砸坏我心爱的盆栽而不受惩罚……

看到这里,我看不下去了,我知道这个孩子在家里遭受了怎样的"委屈"。我想生活中也不乏有这样"糊涂"的父母长辈。

如果孩子们出现争执:一、作为长辈首先不要用打骂来解决,如果家长习惯用打骂的方式来问题,那么孩子们也会认为打骂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二、要加以引导,调查事情的起因,经过。错的该道歉就要道歉,该惩罚就要惩罚,而不是一味的要其中一个孩子"背黑锅"。更不要以家长的威严去偏袒任何一方;

三、年龄小不懂事,不能成为"强势"的借口,因为不懂,所以要教育后 ;

四、在某些事情上,两个孩子是平等的。所以要教会孩子彼此之间要互相尊重,你尊重别人了,别人才会尊重你。

兄弟姐妹是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一,手足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感情之一,手足相亲相爱,父母才能有安乐的晚年。

宝爸宝妈们,为了孩子们相亲相爱,改变从现在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