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中国父母式焦虑:iPad早教的孩子,该如何防沉迷?

在一项早教智能化的调查中,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2周岁以下开始接触早教应用的儿童用户比例达到52%,而2016年该数据则高达65%,且该数据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给孩子提早到0-2岁触早教应用。

但在美国硅谷附近有一所华道夫半岛学校,这所学校的学生在初二前被禁止使用智能设备,即使这所学校中有75%的学生家长在硅谷担任技术高管。

iPad育儿,既是给父母下的迷药,也是给孩子灌的毒药。

曾有一段父亲拍的视频在YouTube走红,一个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熟练的用着iPad翻阅图片,父亲将iPad换成杂志后,婴儿依然兴奋地点击杂志试图翻阅。对于杂志的毫无反应,婴儿露出疑惑的表情。

这段视频最后写到:杂志对于我女儿来说,就是一台坏掉的iPad。

这段视频瞬间引起极大反响,家长、幼儿教育学者们纷纷对数字育儿现状进行讨论。

电子产品为我们的早教省下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使家长们日渐依赖。但过早给孩子使用智能设备,不仅会限制孩子的注意力发展、共情力发展以及社交能力发展,还增加孩子患电子设备成瘾的几率。

心理学家凯瑟琳(Catherine Steiner-Adair)说,许多孩子跟数字世界的第一次接触,始于注意到家长‘在战斗中失踪了’ ”。

我们常看到父母没时间照料孩子时,会将iPad丢给孩子打发时间;在餐馆吃饭孩子哭闹时,父母也会将iPad或智能手机给孩子,有效阻止孩子哭闹;孩子得到奖励时,奖励的是玩游戏或看动画片。

父母长时间捧着手机或iPad,孩子也跟着长期面对手机或iPad。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三岁以下的孩子如果有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交流障碍。而在六岁到十一岁的儿童之间,已经大量出现假性自闭”和 情绪弱视” 等症状,因为过多地接触电子类产品,缺乏与人交流的时间。

在孩子最需要学习表达和专注的时候,父母却在战斗中”失了踪。

如何减少数字育儿带来的隐患

有家长认为,纠正过量数字教育带来的不良习惯是培养孩子意志力的好机会。

事实上,就像低碳饮食后身体会更渴望糖和脂肪,被迫拿出意志力的孩子会更容易失败。即便是成年人,一开始就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往往更容易避免对其的依赖。

《习惯的力量》作者查尔斯•都希格告诉我们,习惯由线索(任何能促使行为的东西)、惯例(行为)和奖励(回报)三个部分组成习惯回路。而打破不良习惯,可以由改变惯例开始。

1、将屏幕与现实结合

0-3岁的幼儿跟人而非屏幕学习的最快。只要有家长参与在内,孩子就能与屏幕建立健康的互动关系。

家长设定屏幕使用时间,并帮助幼儿将屏幕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结合,并由此带动孩子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发挥想象力。

譬如一款游戏要求孩子摆出相应数量的糖果,那么孩子事后拿真正的糖果玩这个游戏。游戏要区分颜色,那么家长在看到不同颜色的东西时,可以让孩子说出东西的颜色。

在孩子看动画片的进程中,与其让孩子被动的接受故事情节,家长可以暂停故事,引导孩子自己说出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由此展开孩子的想象力。

将屏幕现实化,让孩子主动从屏幕主回归生活。

2、面对面沟通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Adam Alter在畅销书《欲罢不能》中写到:人类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习共情和体谅。

4-5岁之前,孩子能轻松学习语言、培养社交能力及情绪管理。而靠网络养大的孩子,错过了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导致他们存在”情绪弱视”。

习惯使用设备与他人沟通的孩子,常常拒绝面对沟通,能发短信就绝不打电话,能看着屏幕就绝不对着人。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应约法三章,避免使用数字设备。孩子需要通过父母的表情、肢体和语气理解人情绪的变化,而数字设备无法做到这一点。

面对面沟通,是学习情绪的唯一途径。

3、卧室决不允许出现智能设备

许多极简主义的书籍中,在自我提升的篇章中都有一条特别简单但又特别难做到的要求,就是在卧室中绝不出现智能设备。

当孩子拥有自己的卧室,父母出于方便,会让孩子在床上看视频或玩游戏。抛开对视力的影响外,父母更需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划分区域。

正如你无法自在的在卧室吃饭,卧室作为休息的唯一场所,不应该出现与其作用相违背的智能设备。

在人的潜意识中,卧室是休息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在床上学习,往往无法达到最佳效果。一旦孩子习惯了在床上学习,休息的时候潜意识便难以放松,导致睡眠质量差。

划分物理的使用区域,让孩子同时拥有高效的休息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