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就是尊重?尊重孩子,很多父母做的太表面了

文|福林妈咪

在9月5日英国王室夏洛特小公主上学的第一天,老师便屈膝跟孩子握手、交流,这一行为引起了网上的讨论。

有人说,这一行为是老师向权贵的“屈膝”,但是跟多的人认为:这是老师尊重孩子的表现,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成人这样来尊重。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就是尊重?尊重孩子,很多父母做的太表面了

如果父母曾经去幼儿园接过孩子的话,很可能看到这样的画面:老师跟父母交流说话的时候是站立的姿态,但是跟孩子说话的时候,通常会蹲下或者弯腰,尽管有时候老师只是和孩子说了一句“明天见”。

蹲下来、弯腰、屈膝,这样的行为可以让视线跟孩子平行,让双方之间有眼神交流,这样方便沟通,也是成人愿意放下自己“大人的架子”,和孩子平等沟通的一种表现。

父母在孩子眼中是巨人,天然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压迫感。

李玫瑾教师曾经说过,孩子他在仰视的时候,他会有一种心理,自觉不自觉的服从意识,当你面临一个比你高一头多的人,你在他面前你敢怎么造次?一般我们都老实一点。

所以,当父母蹲下来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这种压迫感会减少,也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和父母是在平等的角度,而不是“上对下”的一种对话模式。

当然了,也有宝妈说,当我蹲下来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他会特别好奇,然后模仿我的行为,也蹲下来。这种行为是没有必要的。

其实,当我们真正尊重孩子的时候,没必要刻意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当父母尊重孩子的时候,跟孩子交流时,无法达到成年人沟通时的共情模式时,就会蹲下来跟孩子的视线保持水平,让孩子认真听自己说话,这是一种交流需要。

所以说,蹲下来说话,并不是一种刻意而为的形式和动作,而是平等交流时,自然而然做出的动作。

父母不刻意做出的动作,孩子一般不会立即模仿,而是会将这种行为内化到自身,在他遇到同样情况的时候,也会做出跟父母一样的尊重行为。

很多人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无法做到尊重。

父母从内心深处认为孩子还小,没有什么需要父母尊重的地方,父母也没必要天天跟孩子讲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但是,每个孩子都需要被自己的父母尊重,当父母尊重孩子的时候,孩子才能学会去尊重别人。

当一个孩子从来没有被尊重过,那么他往往想不到要去尊重别人。

父母尊重

而且,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这是精神层面上的一种重要需求,被尊重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被尊重也可以给孩子一种持久的激励,被尊重也可以让孩子在精神上不匮乏。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的父母知道自己要尊重孩子,每次跟自己暗暗下定决心说要尊重孩子。

但是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常常就忘了“尊重”为何物,也常常忘记到底该怎样尊重孩子。

上面我们知道,蹲下来,和孩子视线保持平行的时候,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在日常和孩子相处中,该怎样做才能加强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意识呢?

给孩子更多的信任

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是不信任的。

之前有个朋友说,他对父母特别失望的一次,就是父母怀疑他偷钱。他的妈妈在口袋里装的钱掉到了沙发缝里,于是就怀疑是他做的,最后还“屈打成招”了。

结果在一个多月后家里大扫除的时候,钱找到了。但是他的父母只是说了一句“真不是你拿的”,却从来没有道过谦。

这对孩子的自尊心伤害非常的大。

朋友

很多父母虽然很爱自己的孩子,却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的不信任:家里遇到不好的事情,刚好这件事情孩子“力所能及”,这就成了孩子的锅。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给孩子一点信任,当你怀疑自己的孩子做了坏事的时候,不要立即去质问自己的孩子,而是多想想原因,用询问的语气先问问孩子。

如果父母冤枉了孩子,事后也要道歉,让孩子原谅。

让孩子拥有选择权利

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一种尊重,但是很多父母在日常中,却将这种选择变成了一种“形式”,就像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一样的形式。

比如说,这种发生在很多亲子之间的对话:

妈妈:“你喜欢哪一个玩具?”

孩子:“我喜欢那个红色的大玩具”

妈妈:“我觉得这个紫色的套盒,便宜还种类多,就要这个吧”

次数多了,当妈妈询问孩子意见的时候,孩子就不想要再发表意见,父母又会说:问你意见也不说,太没有主见了!

其实,不是孩子没有主见,而是父母将孩子这种“选择”的能力扼杀在一次次的对话当中了。

所以,父母在让孩子做选择的时候,尽量将给孩子缩小选择的范围,让孩子选择之后,尊重孩子的决定。

父母尊重

不用成人的思维去教训孩子

很多父母是“看不起”孩子的,认为孩子总是做错事情而不自知。

我有一个朋友,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2岁的孩子自己跨上了一个台阶,让妈妈来看。朋友不去,孩子就一直大哭不止。

从朋友的角度看,孩子实在是太无理取闹了,一个可以下得来的台阶,非要妈妈去。

而从孩子的角度看,2岁的孩子是在跟妈妈炫耀自己更够上的来这个台阶,让妈妈来看。

朋友也是时候才知道孩子的真正意图。

孩子在2岁的时候,有属于2岁时候孩子的特性:关注自己,过度自恋,对“亲力亲为”非常执着……

如果父母只是用成人的思维去想孩子,很容易不尊重孩子,也会觉得孩子特别难带。

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首先要从孩子的角度想“为什么”,然后试图理解、跟孩子沟通,这样的方式不仅会让孩子感到被尊重,也有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和孩子的教育。

父母想要做到尊重孩子的时候,用“表面形式”去糊弄孩子是行不通的。当父母没有做到从内心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时候,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样子会让父母很有挫败感,比如说:父母故意蹲下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孩子感觉很好奇,并和父母一起蹲了下来。

尊重孩子是日常相处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对孩子的信任,在和孩子交流时候产生的平等心理,这样不仅能够做到尊重孩子,也能够让孩子做到平等对待他人、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