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坐下来吃饭好不好,孩子说不好:规矩教育是原则不是选择

上周末,我带着孩子们出去玩,午饭就近找了一家儿童餐不错的餐馆,刚坐下,旁边就呼呼跑过一个小孩,高过桌子半头,看着有三岁左右的样子,模样可爱,但看他跑的速度有点快,真怕这方方的桌角碰着他。而且,午饭时间,服务员时不时地上菜,万一撞到了,更危险。

别跑了,你不愿意饭前洗手,坐下来吃饭,好不好?”后边不紧不慢走着的大概是他妈妈。孩子回答:不好。”过了一会儿,小男孩被妈妈拉到座位上,他爸爸也坐在那儿。父母俩温柔地看着孩子,继续说:那我们吃点饭,妈妈喂你,好不好?”

不好”,孩子试图从座位上下来,他爸爸按住,语气却温柔地说:就吃一点,好不好?”不好”,孩子继续不为之所动,挣脱下来跑开去,继续在餐馆桌子之间走来走去,速度仍然很快。这个妈妈,开始拿着一个碗追他,追上时就猛地喂一口,再追上,再喂一口……

场景熟悉吗?在这个孩子吃饭过程中,他自始至终没有遵守任何吃饭的规矩,父母最后妥协放任。

给孩子,从小立规矩,是每个父母的必选之路

因为孩子小时候不懂很多危险或必须规范的行为,这时候受年龄限制,大人讲道理有一部分尚不能理解。规矩的养成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好处多多,但是不同家庭的孩子守规矩的程度差异很大。如果你的孩子不好好执行大人说的规矩,你有没有想过,规矩没问题,问法也许有问题?

问孩子……,好不好?”这种问句的习惯,会误导孩子,父母要注意。这样就等于把规矩降级成了可选可不选。规矩立好了就让孩子分阶段适应和执行,而不是有自选空间。

比如说:关于吃饭的规矩:饭前饭后洗手、吃饭坐着不要乱跑、独立吃饭不挑食等。还有其他的比如,关于远离危险的规矩、保护家庭物品的规矩等。

相信每个家庭对孩子都在做相关的规矩教育,但是由于大人语言不规范,孩子有可能会误解,导致规矩立起来,到孩子那里执行时大打折扣,从而让规矩形同虚设。

立规矩,可以从孩子1岁多开始,让孩子慢慢适应,分阶段执行。这样等孩子到了3岁多上幼儿园,就会有个基本的行为规范,比较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不至于什么规矩都不懂就突然深陷处处讲规矩的幼儿园,那如同一个刚出生的小猫咪扔进茫茫大沙漠,精神上备受摧残,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理焦虑和无助。

规矩教育的几个基本注意事项

我家大宝现在四岁半,男孩,他两岁多的时候迷上玩刀。看到大人在厨房切菜,他就兴奋地想要尝试,也要切菜。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很危险的事情,我们必须禁止,从而立下规矩:不能玩刀!

他趁大人不注意,搬了椅子,自己爬到厨房橱柜台面上去,翻各种工具,包括还摸索着打火灶,这太可怕了。后来我们禁止他进厨房,因为危险太多,孩子很难分清什么可以摸,什么不能动,干脆以厨房门为界限,立下规矩:不能进厨房!

再后来,小宝出生,从医院抱回家第二天,当时三岁的大宝一屁股坐在小宝头上,我一把拽起来,到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关于两个孩子相处的危险境地,我们设想了几种,也立了几个规矩。

诸如此类,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孩子也不一样,父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制定属于自己家特色的规矩,帮助孩子更好成长。

为了孩子的健康、平安成长,立规矩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规矩语言要简单易懂好执行、便于孩子理解

规矩的执行者,都是小幼儿,他们理解能力有限,父母必须用孩子可以听懂的语言来规范规矩。

比如说:本文开头餐馆中的孩子,他的父母可以在吃饭前就告诉孩子:饭前必须洗手,不洗手不能吃饭。”吃饭过程中,告诉孩子:吃饭过程,不能离开桌子,离开了就不能继续吃饭!”

语言简练、语气肯定,让孩子接收到友好但认真的气场,而不是好不好”这种商量的语气。敞开了说,孩子的叛逆期从一岁多到五六岁的都有,你问他好不好,熊孩子大概率会说:不要!”

(2)孩子好奇规矩的原因时,父母要解释清楚

如果孩子问为什么要饭前洗手,你也许会说因为这样干净,孩子继续问为什么干净,有些父母会说:小小孩子,问这么多干啥,知道洗手干净就得了”。

你有没有这样回答孩子呢?这样的回答孩子仍然不明白为什么洗手。父母应该借阅或者购入相关讲述细菌的绘本故事,市面上很多,常见图书网站搜一搜,排名靠前的选几种即可。收到书后,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给孩子声情并茂地讲述细菌是怎么入侵健康的,我还没听说过哪个孩子不爱听故事呢。

我在家给孩子选的是《噼里啪啦细菌来啦》这套书,大宝每次都让我读5遍以上,他也养成了饭前洗手的好习惯。除此之外,孩子还从里面学到掉到地上的食物不能再直接送进嘴里、好好刷牙、打喷嚏要避开人等。

(3)少而精,好过多而杂,便于孩子掌握最基本的规矩

有的父母,列了很多规矩,具体到很多小细节,这样繁琐的规矩就是大人执行起来都觉得束缚,更别说小孩子。规矩太多,孩子就会不断地打破规矩,这样的次数多了,孩子容易有挫败感,我怎么老犯错呢,我不知道怎么办了,干脆什么也不做吧。”

如果孩子产生这种情绪,就糟糕啦。小孩子,好奇心很重,还是应该让他们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自在,童趣自然地探索未知世界吧。

(4)孩子守规矩,要及时鼓励

规矩的养成,有一个过程,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导,孩子取得一点进步的时候,要及时鼓励,巩固这种规矩的养成。

例如孩子饭前去洗手,一开始一两岁的孩子肯定洗不好,父母协助一起洗,可以示范给孩子,鼓励他自己照着做,小孩都喜欢模仿大人,大概一个月,洗手基本就能自己独立完成了,但是,洗不干净是有可能的。千万不要责怪孩子:哎呀,泡泡还没冲洗干净,看看你洗的这是啥,磨磨唧唧……”这些消极语言要远离,多用积极鼓励,提高孩子洗手积极性。

(5)孩子不守规矩,切记不要恐吓式教育

孩子不听话,不守规矩,你说:看你再不做……,就让黑疯子把你抓走……”。你再不乖,所有玩具统统扔掉……”这样的话,就是恐吓式教育,父母尽量不要说类似的语言。

这类语言,说多了对孩子规矩的养成没有长远的益处,有时候还会传给孩子这种说话方式,当孩子反过来恐吓式语言和父母说话时,再纠正就晚了。你会觉得孩子不敢恐吓父母吗?

妈妈,快给我买这个玩具,不然我就躺在地上不起来了……”像不像上面大人给孩子说的话呢?

【防患于未然,同样适用于育儿】

文章开头那个实例,如果父母带孩子去餐厅之前,设定好几个易懂的基本规矩,说给孩子听,让他明白去餐厅就必须遵守,情况也许会改善很多。即使一次不行,在家中练习多次,好习惯渐渐就会养成,习惯成自然,水到渠成。

好的教养,从好的习惯开始,好的习惯从父母立的规矩开始,所以立规矩并执行很重要,值得重视!

这里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和孩子的良好沟通。孩子不明白规矩的时候,父母要耐心对待,努力让孩子体会到这是让他成长,而不是彼此对立。

育儿路漫漫,且行且努力,共勉。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