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抗挫力低?无法受挫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内在小孩”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昨天上午我在公园带孩子玩耍,孩子和一位穿着红色裙子的小女孩在跑道上跑。看着他们欢声笑语的,我在一旁也感觉得到很开心。突然小女孩摔倒了,膝盖蹭在了塑胶跑道上,我的孩子扶起她来,女孩也没有哭看了看自己膝盖。我的孩子蹲下看着伙伴的伤口,好像在关心小伙伴。不一会儿,他们又继续玩耍起来了。

临近中午,人们越来越少,大人们都带孩子们回家了。女孩的妈妈也叫孩子回家了,孩,孩子不肯走妈妈便开始说孩子。不一会儿,孩子哭了,妈妈见孩子哭便开始骂孩子:"哭什么哭,我说错你了嘛!娇情!以前我妈妈冤枉我我都没哭!"妈妈嘴里边念叨着边拉孩子离开了公园。

真的是女孩矫情吗?我并不觉得,当她摔倒都没有哭,但是当妈妈说她的时候她哭了。那为什么呢?其实是那位妈妈的"内在小孩"影响了孩子,使得孩子情绪失控。实际上在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抗挫能力差,是父母的"内在小孩"无法受挫。

孩子抗挫力低?无法受挫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内在小孩”

01 我们身上的"内在小孩"

即使我们成年了,但我们在生活中还是会感受到痛苦、敏感,会特别渴望被关注、渴望被爱、被理解。虽然我们一直嘱咐孩子学习要专心、放学 不要先看电视,可是成年的我们上班也在走神、下班回家就想躺着看电视。

其实,这是我们身上"内在小孩"在影响自己。每个成年人身上都有个内在小孩,我们看不见,是我们潜意识的一部分,是两个紧密联系因素的表达和人格化:孩童内在的品质和我们早期的制约。

孩童内在的品质就包括孩子般的纯真、敏感、顽皮、直觉力、好奇心、想象力、天赋智慧和感受感觉的能力、先入为主的认知,以及极度的开放、脆弱、通透性。

我们早期的制约就是特指我们童年时期受到的制约,比如不被认可、不被爱、不被理解、不被看到、不被听到、被指责、被比较、被忽略,以及无法清楚地表达需求和需要等等。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妈妈,自己小时候被指责被误会,给她造成了创伤。虽然她已经为人父母,隐藏了童年的创伤,但是她的"内在小孩"一直忘不了曾经受到的伤害和挫折,渴望自己不被冤枉不被指责。因此,当她看到孩子被指责而哭的时候,就会情绪激动。

这个"内在小孩"不轻易被自己看见,但也确确实实地"操控"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02 隐藏着的"内在小孩"出现的主要标志

心理学中有"退行"这一个概念,指的是人们在面对外界的指责、评判、苦难、危险的时候,常常是退化到孩子的状态,用孩子式的方式作出反应。

所以说,在感到安全时,内在小孩是不会出来的。但一旦遇到挫折、困难,内在小孩就会出来,替我们"接管"一切,充分地暴露出失控的焦虑、崩溃、退形、纠结、抗争。一般来说,"内在小孩"出现会有六个标志。

(1)反应回到下意识、情绪不对称的行为。比如听到孩子拿了第二,很不开心孩子要孩子拿第一,而且这个是因为自己曾经没有拿第一的遗憾;又或者自己出现孩子气、发脾气、以孩子为中心。

(2)冻结。当我们感觉到危险和缺乏安全感时,我们会立即被动员起来战斗、逃跑或冻结。比如有的家长小时候受到欺负,会特别害怕孩子受到别人家孩子欺负,就会阻止孩子出门和别的孩子玩。

(3)夸大的被抛弃感和拒绝感。在网上看到一位失恋女孩说"终于,连你也丢下了我"。这样的女孩五岁被爸爸抛弃,现在的她在亲密关系中总觉得自己是被抛弃的一方,无力阻止对方离开。

(4)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当我们忙于以我为中心,要每件事和每个人都围着我们转,或者不得不围着我们转的时候,我们"内在小孩"就呈现出来了。

(5)突然爆发与事实不相称的愤怒或者防卫。有些父母看孩子受到伤害而委屈的时候,就会大骂孩子不坚强,看不得孩子哭觉得哭就是懦弱的。

(6)奇思幻想。当我们感到极度不知所措或异常沮丧时,出现奇思异想时。例如,与我们亲近的人突然去世,我们发现自己在想象,如果我们只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做某些事情,那个人可能会回到我们身边。

心理学

03 无法受挫的"内在小孩"乱了自己,影响了孩子

"内在小孩"是自己情绪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在当下我们看到类似的情景时候,触碰了"内在小孩"的伤口,他还是会像小孩一样出来大哭大闹,表现得焦虑、恐惧、愤怒等等。

这些"内在小孩"早期受到童年的创伤,没有得到治疗,也没有提高受挫能力。于是,这样的"内在小孩"乱了自己,影响了孩子。那又是怎么影响孩子的呢?

(1)我们忍受不了的挫折,往往通过孩子来呈现。一个男孩和伙伴们组建"闪电大队"并当上副队长。妈妈瞬间第一反应不甘心副队长便问孩子:"为什么不是大队长呢?"后来这位妈妈反思自己的反应,明白自己内在女孩的执着需要:获得第一名,通过学校的成功获得存在感和价值感。她想要第一名,她觉得第二是挫折。如果这位妈妈说"第二不好,第一才是好的"的话,这位男孩肯定也会觉得第二是挫折。

(2)预期警告是对受挫感的反向强化。侄女总是很喜欢哭,一点问题都是喜欢哭。后来我发现是嫂子一直告诉她不准哭,哭是懦弱的表现,而嫂子小时候也是如此被警告的。结果,事与愿违,侄女想改但是改不了。

预期警告是父母的预期焦虑,通常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的警告、劝告或道理而会做出如父母期待的变化,反而会导致无中生有,刺激孩子产生被禁止的行为和感受。对成人亦是如此,更何况对年幼的儿童。

副队长

04 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给孩子做榜样

虽然内在小孩摸不着看不到,但是我们可以仔细地感受到,也要去认识、认领、关爱他。尽管他长不大,但是我们可以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从而在教育孩子时候稳住情绪、保持理性。

我们做出了提高受挫能力的榜样,孩子也会更加强大。那么我们可以怎么疗愈呢?

(1)倾听内心的需要,认识内在自我。

内在小孩受伤的成人当发现自己需要别人的时候,不管其需要是多么正当,都会觉得很丢脸,特别是在有性需求时,更会体会到羞耻;又或者是那些不被允许表达的焦虑、悲伤、愤怒等负面情绪。他可能将自己完全投身在工作中,或者咽癌酒瘾中,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乐趣。而实际上,他是以这样的方式将他跟他真实的自我隔离开来,因为真实的自我会让他觉得可耻。

因此,从现在起,不要再用酒采灌自己,用香烟去熏自己,你要做的,是感受自己真实的情绪,而不是用种种方式逃避自己的情绪和自己情绪的真实接触。在你有痛苦想要逃避的时候,找朋友或者家人帮你面对这情绪,找到痛苦背后你真实的需要,并接受它。

(2)拥抱内在的痛苦,接纳内在自我。

为了得到幸福,你可能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生活目标:更高的职位、更高的收入、更大的房子……但是从外部世界,你很少能够得到真正持久的满足。

心理学

当你在一个地方静静呆着,回想自己的过去或者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你能听到他悲伤的哭泣,还有对父母和伤害过自己的人怯怯的愤怒和怨恨。然后想象出你的内在小孩的样子,以他的方式给你写一封信,写出他受到的委屈,他的不满,他的痛苦……

当你初次见到自己内在小孩时,你可能会觉得羞耻甚至害怕。其实就是因为羞耻感和害怕,你的内在小孩才被长久地遗弃在那儿的。现在,感受他,拥抱他,不管他是多么不堪,其实那也是你自己。

(3)看顾自己的内在小孩,滋养内在自我。

小时候应该让我们无条件依赖的父母,如果没能带给我们安全感和信任感的话,会让内在小孩相信:他没有权利去依靠任何人。

现在,你应该让他知道,成年的你会永远守在他身边,帮他洗净被抛弃、被忽视、受虐待、被困之苦。告诉他,虽然身边所有的人都可能会弃他而去,而你永远不会离开他。

由于我们的内在小孩可能是在不同的年龄被遗弃,找到自己的内在小孩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爱护自己,是我们能给予内在小孩的最好的看顾。

因为自我痛惜和自我照顾是对自己负责任的心态,当别人对不起我们时,至少我们自己对得起自己;当别人无暇、不愿或不能给我们温暖时,收拾起哀怨愤恨,给自己一个深厚的拥抱。

斯科特·麦克劳德说过:"如何爱自己,这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最大挑战。"

内在小孩虽然永远是小孩,但不会永远停留在那个受伤的状态。只要我们愿意去拥抱他,疗愈他。

孩子是没有勇气和智慧来面对他所遭受的伤害的,但是身为成年人,我们有足够的成熟度,就像安抚、疼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疗愈我们的内在小孩。为人父母,总要尝试做出改变,这样才能更懂得如何爱孩子、教育孩子。

孩童内在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