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陪孩子做作业,其实最该疯的是孩子。“新哺乳动物脑”成功失灵

今天陪孩子在游乐场玩,遇见了一个叫浩浩的6岁小男孩,她的妈妈很崩溃的给我描述了浩浩做作业的场景:

浩浩今年刚上了小学一年级,我承认因为他的生日是八月底的,相对来说他是班上比较小的同学,但是,这不是他做作业气死我的理由吧!每天放学回家,其实老师一点也没多布置作业,可就那么一点点作业,对他来说,就是非常压力山大。每天放学回家,我都是给他安安静静的环境,让他安心做作业,可他倒好,不是揉眼睛”就是挖耳朵”,要不就是东瞅瞅西看看。还是不是的发个呆。我看着快疯了,好好跟他说,当我的话是耳边风”,气的我忍不住一阵河东狮吼”,他就委屈的哭个没完没了。真是快崩溃了。轻不得也重不得。我对他太无奈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其实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父母很多时候没有现在孩子的位置上思考过问题。

陪孩子做作业,其实最该疯的是孩子。新哺乳动物脑”成功失灵

对孩子的期望不是凌空而定的,要根据实际情况

培养孩子其实就像建楼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培养孩子也是如此,基础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家长都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只关注孩子这栋楼”建得多高,却忽视了建楼是根据综合情况有具体要求的。就像我们只关注孩子走了多远,却没有关注过孩子的基础和实力。

你期望孩子能够跑着前进,却忘了孩子还没有走稳

六岁孩子就是刚进入学龄期儿童的行列,这个时期的孩子在作业这方面,实力是这样的:

1、精细运动技能

6岁孩子精细运动的标准:

能写出自己的名字

用积木搭建一些建筑

能玩16—20块左右的拼图

用刀叉吃东西,或者熟练使用筷子

能非常好的使用剪刀,不会剪出线外

可以描写3个以上的字

可以描写0—9的数字

能描写所有的大小写字母

所以文中开始的妈妈对于一个刚刚六岁的孩子是不是有些苛刻了,这个时期的孩子只有一小部分能力,对物体的操控程度也是有局限的。基本上到了12岁左右,孩子对物体的操控能力才能赶上成人的水平。

而且大脑中有一种髓鞘,是环绕在神经细胞某些部位的一种保护性绝缘物质。这种物质的数量,在6岁的时候还是很少的,6岁才开始显著增长到8岁左右?只有这种髓鞘的数目增加,才能加速神经元之间的电脉冲传导速度,所有接受到的指令才能更快的到达肌肉,才能更好的被控制。

2、注意力问题

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持续时间:

5―6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0-15分钟;

7-10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20分钟;

10-12岁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25-30分钟;

12岁以上能超过30分钟。

简而言之,就是对于一个6岁孩子来说,在做作业的时候,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而且,很多时候,注意力也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有的时候,一个6岁孩子甚至可能无法做到注意力集中15分钟。

做太长时间作业,并且要求孩子达到我们的标准,是不是就是赶鸭子上架”,就是强人所难的做法。这种强迫不但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且也有可能适得其反。

3、思维能力

学龄初期儿童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居多,才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里难免会比较具体或者有不自觉的行为。

小学低年级儿童以直接理解为主,对于内容的具体形象理解得较好,而对于内容的意义方面不能理解。比如:

一个学龄初期的孩子能够正确回答这里有10个苹果,我们两个人分,两个人要一样多,那么每个人应该得几个苹果呢?”,但是有时候甚至不会或者回答太费劲:5+5=几?”的问题。

家长会感到特别匪夷所思,第一个是除法题,第二个是加法题。为什么孩子能回答第一道而不能回答第二道题呢?原来,孩子并不是通过算术公式来解答问题的。他所以能够正确解答第一个问题,是因为第一道题在他头脑中形成了直观的形象,而第二道只是抽象的数学概念。所以你会发现往往在孩子茫然里,很多都是很多抽象的事情。

老子

贴标签效应”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当我们不了解孩子的实力的时候,很容易就会给孩子贴标签:

这个孩子没救了。”

刚开始学习就这样,打不好基础,以后可怎么办呢?”

这么差,以后怎么能上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又怎么找好工作。”

我看你就是个捡垃圾的命。”

你看看人家某某某,这辈子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孩子,我命太不好了。”

很多时候,经常听到父母给这么小的孩子贴标签,可是,有没有父母意识到,6岁的孩子还有更广阔的未来,贴标签只能限制他的未来发展,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贴标签效应”

贴标签效应”是什么?

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当一个人类似地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而引起的,故称为贴标签效应”。

当我们这些父母在极度失落的情绪里,喊出来的绝望,除了发泄内心的失望情绪之外,也给孩子贴上了标签,孩子的自我印象管理,就会不由自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让自己越来越贴近父母为他设定的标签。往往结果也是八九不离十。心理学家克劳特在1973年就作了如下的实验:

他要求人们为慈善事业作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标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试则没有用标签法。后来再次要求他们做捐献时,标签就有了使他们以第一次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标签为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标签过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没有捐钱被标签为不慈善的”儿比没有标签的贡献更少。

所以在日常教育中,我们要能够区分正面标签”和负面标签”。合理的运用标签,才能给予孩子正能量的导向。

注意力

辅导孩子做作业,需要父母正确的认识

尊重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拔苗助长”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每天去田里的时候,都发现麦苗长得很慢,他心里很着急,想到底用什么办法才能让麦苗长得更快呢,终于他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去田里把麦苗一颗颗拔高了一点,一大片麦田,一颗颗拔高,真是很费劲,累到筋疲力尽。但是回家后的农夫却洋洋自得,说麦苗长高了好几寸,儿子赶紧跑到田里一看,麦苗都枯死了。

不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其实和这个拔苗助长的农夫没有多大区别。拔苗助长的行为收获不了硕果累累,到头来,就会发现一切的努力都是一场空。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首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追循孩子的发展轨迹,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陪着孩子的成长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而不该用主导者”的架势对孩子拔苗助长。

老子

使用代币疗法”

什么是代币疗法”

代币制疗法是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特别是条件强化原理的基础上形成并完善起来的一种行为疗法。它通过某种奖励系统,在病人做出预期的良好行为表现时,马上就能获得奖励,即可得到强化,从而使患者所表现的良好行为得以形成和巩固,同时使其不良行为得以消退。

调整孩子做作业,其实可以采用代币疗法”。孩子写完一篇字,给他的盒子里装上一颗豆子或者小珠子,等数量凑够十粒,就答应他一个要求。这样把写字与孩子获益联系在一起,让孩子觉得写字是很有意思的事,比你苦口婆心说:

你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就会一事无成。”

要好得多,要更加具体,有的时候,父母絮絮叨叨跟念经一样忙活半天,孩子根本就明白你的意思,而父母早已被气得半死。

河东狮吼

停止辅导孩子作业时的大吼大叫

人类有三个大脑? 有趣的 Triune Brain 假说

Paul MacLean 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一个三位一体”理论。此理论根据在进化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将人类大脑分成爬行动物脑”、古哺乳动物脑”和新哺乳动物脑”三大部分。虽然我们比较新的新哺乳动物脑”拥有强大的计划、决策和认知能力,但是我们的古哺乳动物脑”和爬行动物脑”却总是无法在一些原始诱惑 / 恐吓面前做到淡定。当面对一切让孩子烦躁的事情,或者面对家长的极度狂躁时。

在这种极度窒息的压力中,新哺乳动物脑”就会停止工作,成功失灵。人类意识中理性的部分就会被自动关闭,这个时候孩子的理性思维也会同步被关闭。孩子此时只有古哺乳动物脑”和爬行动物脑”。

通俗来讲,就是当你一遍遍给孩子讲题的时候,以至于大吼大叫暴跳如雷的时候,他们的脑袋里是没有理性思维的。甚至有孩子因为父母暴躁会冲动杀死父母,原因都在这里。

贴标签效应

所以不要认为陪孩子做作业,自己会疯了。”如果没有用对方法,没有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可能疯的不只有父母,还有孩子。理性陪孩子成长,辅导作业在当下就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点儿妈妈,是一个二胎妈妈,左手执笔,右手育娃。用学习和思考的态度,努力走在做一个好妈妈的路上,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