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你以为孩子的成长与成就是你说的算吗?

本文首发于腾讯少年灯塔主动服务平台,作者为该公号的专栏供稿人,文章严禁转载。

家长提问:我孩子现在天天玩手机、天天玩游戏,对学习一点都不上心。他这个样子,长大以后就是个废人,一无事处。你说,我怎么管,我怎么教?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的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未来能够过着父母心中期待的生活——衣食无忧,生活安逸,健康长寿。

那么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哪些呢?

1、 继承一笔遗产或者是意外的天降财富,暴富后,立即能够实现;

2、 父母努力打拼,为子女创建尽可能富裕的条件;

3、 父母要求孩子努力学习,未来可以有能力去养活自己,创建属于孩子自己的未来。

除了上面的这些方法外,还有其它更多的可能,但无论是哪种可能,都会存在不同的焦虑。

暴富后,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持续富有?父母打拼的江山,子女未来如何守住江山,如何将事业更好的维持下去?父母的要求就一定是孩子的未来?孩子期望的吗?孩子不喜欢,不配合怎么办?

简而言之,就是父母对于孩子未来的焦虑。

回到家长的问题,孩子整天深陷手机游戏,不学无术,一直这样下去,孩子的未来怎么办?在家长的问题中满满的都是对孩子未来的焦虑。

未来,是父母对子女未来成就的渴望,谈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讨论的一个内容便是成长与成就”。

成长的过程影响了未来的成就,而这个过程就是孩子与父母间要经历的重重考验。

笔者一日下班回家的途中,在小区门口遇到一对母女,妈妈气愤的在数落着孩子,边说边往小区里走着。孩子还是个幼儿园小朋友,背着幼儿园的书包,穿着芭蕾舞裙,根据时间估计应该是妈妈刚把她从兴趣班接回来。妈妈停下步伐面对着孩子郑重的说:你怎么变成这样呀?一点都不听话了,而且是越来越不听话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呀。小的时候数你最乖的呀,你怎么越长越不听话了呀?”孩子则伸出小手要去牵妈妈,都被妈妈刻意的避开。

小姑娘一边小声哭泣一边紧跟着妈妈的身旁走着,过了一会,妈妈又对她说:你以前和XXX姐姐一起出去玩,你们俩小朋友,你表现是最好的,最听话,最乖的一个,你知道不知道,你现在这个样子让我很失望,你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我们无法知道妈妈因为什么而一直不断的在抱怨这个小小孩,但可以肯定的是妈妈极度失望的情绪已经让孩子产生了我不够好,我不乖”,她几次伸手希望去牵妈妈手的行动反映出她希望妈妈不要能够走慢一些,千万不要不要我了的感受。

这个小小的故事引发了我在反思送儿子去兴趣班的这件事情,儿子三岁半时,我们送孩子去上了一个多能兴趣班,包括了主持人、舞蹈、唱歌、跳舞”,那是我们第一次送孩子去兴趣班,非常期待他能够通过学习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可惜事实上是他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比的排斥。除了唱歌的课之外,其它的课都是非常不配合的,辅导班的助教老师多次安抚与教导都没有用,并且还出现了影响课堂的情况。最终不得已他成了独自在一边坐小板凳的角色。

这次的体验,孩子的爸爸认为孩子是一个不坚持、没有定性、浪费父母精力,不懂得体谅父母的孩子,更加不知道珍惜机会的人。全部是负面的评价,到现在孩子已经七岁,多次表达想报名自己喜欢的兴趣班时,爸爸内心就泛起上这个事件的阴影,会对孩子说:我不太信任你会坚持下去,最终还是浪费了我们的时间和金钱。”

在孩子小的时候,都是由家长为孩子选择家长认为他应该要的东西,例如:你要吃青菜,因为这可以补充维生素,你要练字,你需要练习钢琴,你需要学习这,学习那。但我们总会忽略了,这个是不是孩子自己真心喜欢的呢?是不是他成长过程中他内心需要的呢?

当孩子没有满足我们的要求,没有为我们的焦虑买单的时候,家长往往会给他一个负面的评价,甚至多个负面评价,即孩子是不乖的,不懂得体谅父母的,未来很有可能就是个很差劲的人。

婴儿在生下来的时候,是没有自我认知能力的,这是由生理决定的,大约在1岁多以后才有了自我的概念。当他刚开始有自我认知的时候,他对自己的认知就是空白的。那么他就需要完成自我认知。

然后通过环境反馈,来完成自我评价的。环境反馈包括:他人言论,测评,资料,数据,专家言论等。

所以,当父母不断不断对孩子失望,然后千百万次的向孩子表达你不够好”,那么他便真的认同,嗯,我很差劲,我不够好。”反正未来就是一片灰暗,长成什么样,你都不会满意的。我何必还要去努力,去表现呢?

如果孩子的心理是这样,父母是不是更担心呢?那么成长、成就”这件事,到底谁说了算呢?

让我们一起来想想,我们希望成就的动机是什么?我们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体验到什么?

成就动机

什么会影响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又如何提高成就动机?

对我们来说,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更重要的?养育者(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成就呢?

教育建议方法:

1、觉察自己面对失败,责备孩子的时候,你是如何评价的,比如,你会责备孩子自身的能力不好,不足等,影响到了成功,即将原因归类到一种稳定的,不可变的因素上。

2、观察自己孩子的目标是掌握目标还是成绩目标,掌握目标即是对增加自己能力的目标,比如我想做医生,是为了能够学习到真正的技能,救死抚伤,而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羡慕;再比如,我这次考试的目的是想把这门功课学习更好,而不为是为了考一个好成绩让父母高兴。

3、明确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哪些事情对于自己是真正重要的。

实际的操作方法:

1、 当面对孩子受到挫折,例如一年级的小朋友第一次考试不好,我们可以这么对他说:哦,这次考得不是很理想,不过多数小朋友,包括妈妈自己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考试都不是很理想,有可能你还没有适应小学的生活,所以没有考好,但是下次考试会好的。”

(改变归因方式/思维方式,可以提高孩子的成就动机,让孩子明白不是自身的问题,这会让孩子的自信心增强)

2、 在给孩子确认学习目标的时候,不要和他强调一些成绩目标,而是要强调掌握目标。有些家长可能会对孩子说:你看,你要是学会了唱歌,你就可以在大家面前露一手,多厉害呀。又或者频繁强调奖励机制带来的好处:你这次考试考了一百分,妈妈会给你XX奖励哦。

这种成绩目标,会带来短期的效果,但是并不能让孩子内心形成高成就感的动机。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年龄越大就会越发现,孩子是为了父母的奖励而学习,而不是真正为了喜欢这件事情自发的做好。例如:你夸张孩子字写得漂亮,他这次写得不错,下次没有夸奖了,他就写得不漂亮了。

3、 与孩子探讨梦想、未来想成为的人,帮助他寻找自己内心的目标,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去做自己。

有一个事实是很多妈妈不愿意接受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没有妈妈的相伴,但妈妈又要逐渐的脱离孩子的世界,实现个体分离。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就是与父母的一段分离的过程,成长这件事,最终是由父母与孩子一起体验的,但成就这件事情却应该是由孩子自己去完成的。父母不能越俎代庖。

成长这个篇章,妈妈在其中参与的是最多的,妈妈付出了无私的爱以及心力,特别渴望得到孩子的理解与体谅。马上就到母亲节”,不论你现在是什么身份,一起去妈妈探讨一下成长与成就”这个人生体验吧!

以下为心理学研究的知识点,参考书籍《看见成长的自己》

什么是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指的是人们渴望完成艰难任务;通过掌握、控制、操纵来克服困难,达到高标准、超越自我的倾向。

成就动机的分类:内隐动机和外显动机

内隐动机: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动机,比如下意识的想与别人竞争或者是下意识的想把事情做坏。

外显动机:可以自己描述出来的归因动机,经过大脑思考的动机:比如成功后我可以获得某个地位。

高成就动机的有两个特质:冒险但稳健,愿意对结果负责,愿意收到具体的、可衡量的反馈。

人们如何对事件进行归因,将影响到我们做事的感受和成就动机,具体归因有三个维度:

稳定性

控制点

可控性

如何提高成就动机?

1)改变自己的归因方式

2)思考自己的目标是掌握目标还是成绩目标:

掌握目标:增强自己的能力,会有内在驱力。

成绩目标: 为了向别人展示成绩。

研究显示,掌握目标会带来更高的成就。

如何反观自己的成就动机?

尝试察觉自己面对失败时,是如何归因的

观察自己的目标是掌握目标还是成绩目标

明确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哪些事情对于你是真正重要的

少年灯塔是一款由腾讯公司推出的协助家长与教师进行未成年人游戏 监管的管理工具,同时提供了亲子教育,家长成长的学习平台。可关注腾讯少年灯塔主动服务平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