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破罐破摔”,避免“斯万高利”,父母助力孩子增强心灵免疫

今天中午和同事闲聊,同事提起,昨天她收到了一条老师的微信。说孩子在上英语课时和同学玩石头剪刀布,被请”到了教室后面,可两个孩子站在后面继续玩,老师请家长回家以后,好好教育。

同事回家,便想着和孩子好好谈一谈。

可孩子一副无所谓的表情说道:我英语就那样了,反正都学不好,我干嘛还要学。”

同事说:我好不容易才压住了动手的冲动。你说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浑,他这几次考试都是全班倒数几名,上次我就凶了他一下,现在他直接给我来个破罐子破摔。”

孩子这种泄气”的态度的确让父母感到着急上火。

面对父母的责骂,和几次不理想的分数,孩子看似对这些无所谓”,其实心里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孩子破罐破摔”,避免斯万高利”,父母助力孩子增强心灵免疫

01什么是斯万高利效应”。

同事儿子的学习状态,让我想到了一副著名的魔术牌,这牌被命名为斯万高利”,当这幅牌到了表演者手中 , 就像有了特殊的魔力 。

表演者会先把牌摊开,让观众看到每张牌皆不同, 接下来, 被选到的这位观众,可以任意选出其中的一张牌, 而不让表演者知道牌面是什么, 假设这位幸运观众抽到了一张红桃K,并把这张牌放回了整副牌中,这时, 表演者任意洗牌, 大叫一声斯万高利”,当牌再次摊开时, 每一张牌都变成了红桃K 。

在心理学上,"斯万高利效应"通常是指人在遭受挫折时, 不及时排解心理的负面情绪,而是任由挫折感在头脑中像红桃K那样繁殖,最终使自己所做的每件事都笼罩在挫折与失败的心理阴影之下。

02别让孩子成为斯万高利效应”的受伤者。

1. 斯万高利效应”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朋友家的孩子浩浩,从小学二年级起,连续两学期都被选为语文科代表。可这学期开学,老师开始重新选班干部,浩浩却落选了。

因为这件事,浩浩的语文成绩也受到了影响,浩浩妈说:以前写作文,他可认真了,还经常被老师当范文呢,可现在一说到写作文,就能拖则拖,总动不了笔。有一天还哭着跟我说不想去上学,感觉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

老师正常的轮选,是为了给更多同学有锻炼的机会。可在浩浩的眼中这却是一次失败的经历,他让自己陷在这种失落的情绪中,看周围的一切都是灰色”的,并把这种认知延展到了自己的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觉得周遭的事情都向着坏的方向在发展。不懂得驱散自己消极情绪的孩子,遇到一点不顺意的事,就会有很深的挫败感,甚至让这种不良感受干扰自己的生活。日积月累,就很容易对人、对事形成悲观的看法。
红桃K

2. 孩子因为害怕犯错,只愿模仿,不敢创新。

在上小学之前,嘟嘟是最喜欢画画的。只要给他一张纸一支笔,就能自己在那呆大半天。

上了小学他的画被老师点评了两次。一次的评语是,画的不够形象”,另一次是色彩太单一”。

这之后,除非在妈妈的要求下,有可以对照着临摹的图案,孩子才会画一画。其他时间,嘟嘟再没有主动要求画画了,他总说,不知道画什么,怕画不好。

嘟嘟的绘画主动性降低,是因为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他害怕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这让他感到受挫。这种挫败感让孩子出现了斯万高利效应”。他认为只要是按照自己想法画的,就可能画不好,只有依样画葫芦,才有保障”。但孩子这样的意识,不但否定了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想法,也阻碍了无拘束绘画中,原创性思维的发展。
老师

3. 过于重视结果,忽视过程中的努力。

邻居家有一对可爱的龙凤胎,哥哥叫琪琪,妹妹叫可可。两个孩子虽然说打一个娘胎里出来,性格却截然不同。

邻居说每次玩游戏或者做运动时。妹妹总是先目测”,如果感觉自己没有优势,再怎么劝说她也不会参与进来。哥哥则不同。总是热情高涨,但就是不能输,如果输了就会撒泼打滚”。

哥哥比较活泼,却总是怕输”,妹妹比较文静,又总怕去争”。其实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表现,根源都是在于孩子太在意结果。怕输”的孩子认为输了,自己就失败了,自己失去的不只是第一名,还可能失去周围人的关注和爱。怕争”的孩子,她们选择不参与,是因为她们预设了自己能力不足”,认为自己一旦参与,就要面临输的风险。可总是回避挑战,也会让孩子很失落,当看到别的孩子玩得热火朝天时,又会因自己的畏缩不前而自责。斯万高利效应”让孩子把所有重心都放在了结果上,却忽视了事情在进展过程中,努力”所带来的韧性”,也能为他们带来我很棒”的自我效能感。
心理学

03是什么导致孩子产生了斯万高利效应”呢?

1. 父母的教育风格影响了孩子面对事情时的态度。

父母常常以为要锻炼孩子的韧性,就要去给孩子增加艰苦的经验”,却从不去审视,我们有哪些做法,阻碍了孩子自然习得抗挫能力的机会。

▼父母过于保护

一些父母因为觉得孩子能力有限,又怕孩子受伤,所以往往会替代孩子去做一些事情,也因为担心,会阻止孩子去参加某一些活动。

父母的干涉、呵斥,它会让孩子不自觉的往后退缩。日复一日,便习惯了有父母的保护。

长久生活在真空地带的孩子,又怎能适应外界的空气?

但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他们的生活圈子,会随着年龄增长一点一点的扩宽扩大。父母不可能时时关注到他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没有父母在场时,面对困难,孩子不再一帆风顺,道路上哪怕一个小的凹陷,也会让他们觉得此路不平。

孩子感受到的,除了生活中的不便,还有心理上的落差,因为之前没有过处理问题和负面情绪的经验,陷在泥”里的感受,就会让他们十分痛苦。

▼父母过于严格

前两天看到一个小视频,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女孩在参加平衡车比赛时,得了倒数的名次。在比赛结束后,妈妈便把女孩拖到了一旁。用手拍打着孩子的头盔,大声训斥道:你有什么好哭啊?全程在那遛弯儿,最后一个弯道还让人给超了,你想什么呢?”

小女孩则泣不成声的哭道:我下次好好跑。”

妈妈仍然很生气,把女孩儿晾在一边任由孩子哭泣。

有的父母对孩子太过严格,在孩子的比赛中,却把自己的输赢心强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赢时,便大肆赞赏,孩子输了,便厉声呵斥、打骂。

孩子亲眼看见了父母态度的两极分化,所以他们只敢赢,不敢输,输”等于恐惧”,甚至痛苦”。

他们感到压力却不懂排解压力,要么逃避竞争,要么不接受失败的自己。因为失败是不被父母所允许的,失败的孩子是不被父母所接纳的。

表演者

2. 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极化思想

孩子从一件事出发,却把这件事的结果当做一般规律。

在一件事情里,出现了失误,我们常会听到有极化思想的孩子脱口而出,总是……”,从来不……”,永远都……”的抱怨。他们甚至会给自己贴上标签,对自己进行贬义的评价,认为我是不够好的”,我是不聪明的”。

他们更多看到的是失败和拒绝,而忽略了自己有价值的方面。

▼自我意识过强。

孩子的自我意识往往在两岁左右开始出现,之后逐渐形成,慢慢开始发展。

有些孩子受到成长环境、父母养育风格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自我意识特别强,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认为是自己的主场。一旦置身于某个场景之中,他们便会进行比较,确定自己是否处于优势,败于下风的滋味会让他们感觉非常难受。

▼用自己当下的情绪,去推理、看待所有事情。

情绪不只是大人才有,孩子也同样具备多种情绪,也会感受到来自于情绪的困扰。但大人却常常忽略了,教给孩子怎么处理情绪的方法。

一些孩子当遇到失落或挫败感时,就会陷于深深的自责、懊恼、甚至愤怒中,他们会把这种情绪带至其他事件中,泛化地认为所有事情都会遭遇不顺,而裹足不前。

老师

04我们父母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收获心灵免疫力,告别斯万高利效应”?

1. 还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

做脚手架”父母,我们要给到孩子的是工具”,而不是代替”,也不是冷漠”。

当孩子摔倒时,你是选择站在一旁看他自己爬起来,还是直接过去一把抱起她来。”脚手架”父母会选择给到一只手,让孩子搭把手,自己站起来。

我们只负责引导孩子该做什么,给以适当的辅助,至于怎样做,就让孩子自己来。

父母要做的不是接管问题,而是要指导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随着自我能力的提升,会让孩子的内心力量得到强化。

2. 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奋斗历程和挫折故事。

父母不懈努力,或走出困境的事例,是孩子所见到得最亲切、最真实的范本。

让孩子知道,即使大人也会遇到困难、遭遇失败、面对尴尬,但只要我们振作起来,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所有的焦虑,伤心,挫败,都会成为过去。

他可以从父母的经验里,收获到一种有韧性”的人生态度,这些岁月的磨砺,可能会成为孩子再次面对失败时的宝贵经验。

3. 允许孩子失败,就是在为他创造机会。

歌德曾说过: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

挫折就像流水所遇到的困境,看似到了绝处,走出来,却是佳境。一次解决难题的过程,会为孩子赋予能量,有时失败也是一种机会,这些经验能为他们带来成长。

他们会在这一点一点的积累中,明白怎么绕过类似的泥潭,怎么行走才不容易摔倒,即使跌倒,也能意识到,站起来行走才会更快的离开困境,一切总会恢复平静。

心理学

4. 增强孩子内心的力量。

▼多用正面的评价。

父母要积极和孩子进行共情,欣赏他们表现得好的地方,指正孩子要就事论事,而不是对孩子进行攻击指责。比如,这次考试成绩没有达到我们约定的分数,我知道你也很沮丧,毕竟你复习了那么久,我看到了你的努力。我们可以从卷面上看出来,你有些知识点仍然很薄弱,看来得再巩固巩固。”

▼鼓励孩子一步一步提升目标。

父母想让孩子提升能力,就要一级一级的给予他进阶的空间。

每次要根据孩子的能力,让他们去解决垫着脚尖能够到”的问题。这样既让孩子有掌控感,又让孩子收获了成就感。

▼教给孩子乐观的解释风格。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在《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中指出,能否形成乐观的积极思维的关键是解释风格。解释风格从童年开始发展,如果未经干预就会持续一辈子。

换句话来说,父母要让孩子获得心理免疫力,好方法之一,就是让孩子拥有乐观的解释风格。

比如像前面浩浩落选学科代表时,父母可以这样引导:老师选择其他人,是因为想给更多人机会(外部归因),只要继续努力,下一次还有机会(坏事情不是永久的),只是这学期当不了而已(强调情况不是普遍存在的)。

让孩子知道坏事情”只是偶尔的,暂时的,面对这些坏事情时,不一定要否定自己,可能很多人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使获得了负面评价,也不能代表所有人都不喜欢他。

表演者

卡耐基在《人性的优点》里说:想让过去对现在产生价值,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冷静地分析过去的错误,从中受益,然后把它忘记。”

所以说,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会调整自己,从负面的情绪中走出来,这就需要父母给到他们爱和支持,陪伴他们走出阴霾,重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