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10岁男孩连踹妈妈,发脾气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情绪过载的家庭

毛妈平台投稿作者——薇薇安

心理学以及家庭教育资深爱好者,专门研究孩子学习、成长、情感等知识,深切认同精神富足,灵魂才能光芒万丈”的教育理念。

在网上看到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新闻。

在广州,一名10岁左右的男孩,在几秒内飞踹妈妈5脚,伴随着怒吼,情绪异常激动,原因仅仅是妈妈不让他玩手机。

尽管旁边的奶奶一直在阻止孩子的暴力行为,但小男孩依然我行我素。从视频上看,这个飞踹”真的一点也不夸张,连续抬脚踢向亲妈,毫不迟疑。

网友们纷纷表示震惊与寒心,都在担忧这样的孩子是否还有教育的余地。

孩子一不顺心就大发脾气,大吵大闹,甚至对着自己的亲生父母拳打脚踢。

他们的情绪就像一枚小炮筒,一点就炸,有时候甚至毫无任何征兆,坏脾气说来就来,不管不顾地炸上一通。

都说养孩子就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和成绩不好相比,孩子发脾气才是让爸妈们头疼不已的大怪”。

澳大利亚著名的心理学家迈克尔•霍顿说过,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一种情绪上的过激反应。

那些飞扬跋扈,脾气暴躁的孩子,到底经历过什么?

01 不良的家庭模式,助长了孩子的脾气

电影《神秘巨星》里的伊希娅,是个叛逆的小姑娘。

她有一名专制残暴的父亲,对女儿的梦想嗤之以鼻,在家里也常常对着妻儿冷言相对,甚至拳打脚踢。

而伊希娅,也耳濡目染了父亲这种糟糕的行为。

当她和母亲发生争执时,她夺门而出,到处砸东西,肆意宣泄情绪。

甚至对着妈妈恶语相向:

我们过的是什么破日子,连呼吸的权利都没有,没想到你居然这么傻,你个胆小鬼,都不能为你的女儿做些什么!

伊希娅对负面情绪做出的反应,和她的父亲如出一辙。

在《自控力成就孩子一生》一书中,有这么一个观点:

尽管所有孩子生来带有不同的气质和基因,但家庭环境能够帮助形成和巩固孩子的行为方式,如果家庭系统助长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一些更严重的问题可能会由此而生。

孩子如镜子般映照了父母,他们的情绪反应模式也会参考父母行为和情绪的习得。

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自然会继续维持这种模式,不断循环。

02 那个发脾气的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之所以大发脾气,一方面是因为家庭模式的耳濡目染,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其自身发展的限制。

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很多时候,他们发脾气并不是故意的,只是他们的某些需求没有被满足或者受了打击。

但因为年龄的限制,他们不知道如何表现自己不舒服的感觉,不懂得如何述说自己的需求,就会以最坏的方式呈现。

孩子情绪的爆发,是因为急于把内心的感受倾吐干净。

那个踹了5脚妈妈的男孩,他的行为确实让人心寒。

但从儿童发展的角度上看,他是在表达自己的需求,只是他在表达时,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所以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撒泼打滚”,想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调节情绪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但是这和其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自控力相关。

诺尔曼•多伊教授在他的著作《改变时大脑的天性》中提到:

人类调节情绪的能力,源自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发展依赖年龄,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发育,这个发育会持续到20岁。


另一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到,孩子能力的年龄局限及其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方式大致如下:

1岁的孩子会用声音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愿望;5岁的孩子通常会以自己为中心;9岁的孩子有了公平”的概念;12岁的孩子能够进行换位思考。


随着孩子不断成长,他们的心理机能会变得更加活跃灵敏,他们的心智也会发育得更完善,情绪控制能力才会趋向成熟。

正因如此,父母如果没有站在孩子同一水平的情绪能力上,孩子感受不到理解,就会自动切换发泄情绪的模式。

03 情绪化的沟通,孩子脾气更大

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位妈妈在责备自己的女儿,孩子愤怒地坐在床上,歇斯底里地地朝着妈妈大吼。

女儿做错了事,想要静一静。

妈妈问:你为啥要关门?

一开始女儿还算比较冷静:我想静一静,又怎样?

妈妈继续问:你今天是事情是错了还是对的?

女儿声音开始变大:错了,那又怎样?

妈妈继续批评:你到现在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女儿开始大吼:我已经承认错误了,你还想怎样?

妈妈的声音也开始变大:你态度不端正!

女儿一边哭一边反驳:我态度不端正,你态度也不端正!

妈妈一直在不依不饶地让她承认错误,女儿越来越生气……

每当孩子做出叛逆”的行为时,父母总是想通过所谓的沟通”来让孩子听话,但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并不会按照我们期待的方式生活。

心理学家迈克尔.霍顿曾指出,父母把自己激烈的言辞、情绪激动的说教说成自己很努力在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很容易让孩子陷入情绪过载”的状态。

人类接收信息的渠道包括了视、嗅、听、触觉和内感受性知觉,外界的信息会通过信道向我们的大脑传输信息。如果传输的信息过多,有些信息就会丢失,无法被大脑接收。

儿童的信息管道比成人更是窄小许多,当父母不停说教、唠叨的时候,他们的信道就会处于过载状态,自然他们也会无暇顾及自己的情绪,转而把注意力放在愤怒上,最终情绪失控。

要想孩子不发脾气,父母首先要做好情绪管理,不要一次性灌输太多信息,如此孩子才有机会去反思、琢磨。

04面对爱发脾气的孩子,父母可以怎么做

1 情绪引导是关键

美剧《小希尔顿》中,爸爸希尔顿面对发脾气儿子时的做法,堪称教科书级别。

小希尔顿在餐桌上大喊大叫,十分无礼,本以为希尔顿会狠狠地教训他,不料他却温和地了解了儿子心情不好的原因,还明确表示不会惩罚他。

接着,他和小希尔顿说了自己的故事,表明自己真的了解他的感受,而且他有这样的感受是正常的,不过处理情绪的方式是错误的。

最后,在爸爸的引导下,小希尔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家人道歉。

整个过程,爸爸都保持一个很平和的状态,没有发脾气,而是倾听、认同,再提出建议。

迈克尔•霍顿曾提到,所谓情绪引导,其实就是想象孩子当下的体验,并鼓励孩子把他们的情绪看成一个学习的机会或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当孩子发脾气时,最好的做法就是,引导孩子情绪恢复平静,在通过启发式提问,让他们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

2 制定规则,给予自主权

孩子会发脾气,证明他们的自我意识在成长,家长可以制定规则加以引导。

在制定规则的时候,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可以邀请孩子共同商量制定,比如给孩子规定写作业的时间:

家长说30分钟,孩子说60分钟。

这个时候我们不要马上指责孩子,先询问下为什么要这么长时间,孩子可能会觉得做不完。

家长在了解孩子的心声后,进一步商讨时间,或许可以规定45分钟。

当孩子拥有了选择权,他们就会把这件当成自己的事,而不是父母逼着他去做的事,他们就更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制定了规则后,还可以通过一定的鼓励和表扬把规则内化为习惯。家长可以准备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奖励,然后遵守若言,及时兑现。

3 正确的沟通

对于任性已久的孩子,情绪引导和制定规则也许没多大效果,我们可以采用有效的沟通方法。

专业调解人员每天帮助别人解决冲突,他们发明了一系列实操性的对话办法,帮助大家处理人际互动情景,这也可以处理和孩子沟通时控制对话的方向,这种方法被称为PASTA对话法。

PASTA对话适用于10岁以上的孩子,它代表了准备、约定、陈述、解决难题以及达成一致。

准备:提前思考我们将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玩手机、熬夜、打人等等;

约定:安排一次对话,提前预定一个时间,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陈述:说一些安慰的话,理解孩子的感受,谈一谈孩子的行为出现了什么问题,比如熬夜和玩游戏影响学习等等,最后提出希望孩子改变什么。

解决难题,集中解决难题:巧妙回答孩子的疑问,这一步需要在准备”时把问题收集好。

最后和孩子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一致。

谈话的过程中,要遵循一个不生气、不发怒”的原则,用平和的心态和孩子沟通。

武志红老师曾说过,当孩子的生命力被看见的时候,他就会变成好的,比如热情和爱,当孩子的生命力不被看见,就会变成黑色,比如愤怒、攻击,是破坏性的。

用心看见那个顶嘴、爱发脾气、不可爱的孩子,让他感受到你的接纳和爱,他们才能温柔成长。

愿每位父母,都能成为孩子心中的太阳,温暖他们内心,给予他们能量,照亮他未来的漫漫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