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越长大,为什么越不听话?且和父母距离也会越来越远呢?

昨天下雨,朋友去幼儿园接二宝,便给大宝打个电话,让她在家安心写作业等我们。

期间,大宝打了两个电话。

第一个电话大概是问爸爸啥时候到家。

第二个电话,小雨才说出爸爸二字,朋友怒火中烧:雨下小了,我们就回去,还打什么电话?”

朋友怕大宝等着急,冒雨回家,刚进客厅,大宝忙解释,打电话是想说给你们送伞的……

朋友望着餐桌上的伞,心里暗自后悔自己电话里说话太凶……

父母关注的是事情和行为,而忽略孩子真实的想法。

这种现象,整契合了萨提亚冰山理论,只看到负载表面的行为和现象,而忽视冰山之下的因素考量。

一、冰山理论

萨提亚冰山理论是个隐喻,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冰山在水面之上的一小部分――事件和行为,而暗涌在水面之下的更大冰体,是人的内在世界——那个真正的自我。

冰山理论的隐喻分为7个层面: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

冰山理论

根据冰山理论,我们来看开篇朋友的例子。

行为:让大宝在家写作业等我们,大宝连打两个电话。

应对方式:训斥。

感受:烦躁、愤怒。

观点:大宝总打电话,烦!

期待:大宝必须按自己说的做。

渴望:大宝,听话。

自我:顾及自己感受,不管事情真相。

为什么父母对待孩子的时候,总忽略冰山之下的部分心理过程呢?

二、父母的常规认知和视角,致使忽略冰山之下的孩子心理

1.行为矫正型父母,只关注孩子的行为现象本身

父母急于矫正孩子行为,因此更多关注孩子行为现象本身。这样做,父母忽略孩子行为背后的真相。

有一次,星爷和妈妈同参加一个节目,在节目中,妈妈吐槽周星驰小时候劣迹斑斑”的事迹。

幼时家境贫困,还有两个姐妹,每次吃饭妈妈总把肉夹给他,可每次他都会把吃剩下的肉放嘴里咬一遍再吐出来,更过分的是有次他把妈妈省吃俭用特意买给他的整个鸡腿扔到地上,妈妈非常生气,忍不住揍了他。

多年后,星爷解释自己儿时行为:妈妈特意买了鸡腿给自己吃,她不舍得吃肉,所以他故意把鸡腿弄脏,这样妈妈就不会再让自己吃,可又舍不得扔掉,所以妈妈就能吃到肉了。

星妈只是纠正星爷把鸡腿扔在地上的行为,而忽略这行为背后的善良。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孩子总喜欢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然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父母总认为孩子有问题,其实,这样的孩子缺少安全感……

父母总喜欢让孩子穿某件衣服,认为好看。只要孩子说一个不”字,父母就认为孩子不听话。

孩子不是不听话,就是不喜欢穿那件衣服,因为怕同学笑自己老土……

父母忽略孩子真实感受,终会造成孩子和父母越来越没话说。

严厉的父亲训斥孩子

2.结果导向型父母,只关心孩子行为的结果

结果导向型父母往往只盯着结果。

看到孩子完成一幅画作,有父母会说:哇,你真棒!”有父母会说:哇,这么漂亮的画作,你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前者关注孩子画画的结果,后者才关注孩子画画经过。

这次考试,你考多少分呀?”

怎么这么笨,才考这点分数!”

你就没学习呀?天天和人家一样上、下学,一考试就考这点分数,干脆别念了!”

这场景是不是特别熟悉?父母唠叨半天,孩子特别不高兴,扔下一句:59分,我班只有一个及格的。”

……

结果很重要,过程更重要。过程优,结果才会好。

3.缺乏发展的育儿眼光,为孩子贴固固化标签

电影《哪吒》中,哪吒出生自带暴躁属性,一出生就将母亲的手臂咬出了血,吓得村民四处逃散。

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妖怪”魔童”,这个名字就跟随了他的一生。

即使是在危急时刻他勇敢救下海怪口中的小女孩后,等来的还是那一句妖怪又来啦!魔童抓小孩了!”

当哪吒发现村民们为他贴上妖怪”的标签再也撕不掉的时候,索性就当妖怪给他们看看!

……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一直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孩子就像是一张空白的画板,而标签具有导向性。

听一位幼儿老师说过,她班上有个小女孩,性格内向。她妈妈总爱当着孩子面说:你怎么每天都是这样傻傻的,你看看别的孩子多活泼可爱。”

被念叨时间长了,小女孩就认为自已傻,特别自卑。

父母给孩子贴上什么样标签,TA就会不断朝着标签所指的方向发生偏转。

哪吒

三、打破冰山,建立亲子沟通的有效途径

1.多一些积极倾听,发掘孩子冰山下的感受层信息

无论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他们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积极倾听是父母最适合采用的方法。

积极倾听,就是听者试着了解对方的感受,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达,向对方求证。听者不可加入自己的意见、分析、评价和劝告等。只能丝毫不差地说出对方的意思。”

小雯不吃饭,于是小雯爸爸和她开展了如下对话:

今晚,我不想吃晚饭。”

别这样!你这个年龄孩子,需要每日三餐。”(指示、 逻辑说理)

可是,我中午吃了很多。”

嗯,不管怎么说,快到餐桌这儿来,看看今天我们吃什么。”(建议)

我什么也不吃。”

你到底怎么回事? ”(询问)

没什么呀!”

那赶紧到餐桌那儿去。”(命令)

我不饿,我也不想坐到餐桌那里去!”

父女之间交流,其核心仅停留在吃饭上。这位父亲至始至终没有明白女儿所要传递的信息。

如果小雯爸爸积极倾听小雯,事情会怎样变化呢?

今晚,我不想吃晚饭。”

今晚你感觉不想吃东西?”(积极倾听)

我没心情吃东西。”

怎么了?你在为某件事心烦。”(积极倾听)

比心烦还糟糕!我非常害怕!”

有件事让你害怕。”( 积极倾听)

嗯。闺蜜想今晚和我谈谈。她的语气听起来很严肃,不像她平时风格。”

这让你觉得即将要发生什么事,嗯……”(积极倾听)

我很害怕她要跟我绝交。”

你不希望那样。”(积极倾听)

……

小雯不想吃饭,只是冰山之上的一角,而真正问题是冰山之下的人际交往问题。

若雯爸不积极倾听,小雯的问题又怎能解决?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的:倾听是把注意力放到对方身上,它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

倾听小女孩

2.多问一句为什么”,关注孩子冰山之下的真实观点

孩子不管出现啥状况,父母过分焦虑,无益。凡事多问一句为什么”,父母才能无限靠近事情真相,和孩子沟通才会畅达。

一儿童谈话节目,主持人问参加节目的孩子一个问题:

如果有架飞机坐满了人,飞行途中没油了,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你们觉得这个降落伞要给谁用?”

有个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给我自己用。”

这时候,台下几位家长窃窃私语,说:哇,这是哪个家长教出来的孩子,这么自私?”

主持人听男孩的回答也愣了一下,不过他耐心地多问了孩子一句:为什么呢?”

孩子笑着说: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就可以回来救飞机上的其他人啦!”

……

轻而易举,妄下定论,其结果多是错误的。

年糕妈妈讲过这样一件事:

一大早起来,就看到4岁儿子和我妈在客厅对峙。

微凉的早晨,儿子只穿了件蓝格子的衬衣站在墙角,我妈拿着他的红色外套,壮烈得像要炸碉堡。

非要穿这件衬衣,外套也不肯穿,感冒了怎么办!这小孩怎么这么不听话!”

年糕妈妈蹲下身,和儿子交流起来。

天还有点凉,你干嘛要穿这件衬衣?”

孩子拿出绘本,指着书上的动车,说:我今天就要当这辆动车!我就要穿这件蓝色衣服!”

你知不知道这辆动车有圣诞特别版?就是穿红色外套的特别版哦!”

孩子迫不及待,穿上了红外套。

局面僵化时,父母要做的是:

第一步,站在孩子的视角,了解具体状况;

第二步,多问一句为什么”,掌握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第三步,给孩子解释机会,并提供破局方案。

孩子的问题,必须要用TA理解的方式去解决。

孩子毕竟是独立的个体,TA的想法和意愿,真的会和大人完全不同。

听听我的心声

3.学会面质性我信息,准确表达自我真实感受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提出一个亲子间有效沟通方式叫面质性我信息”。

面质性我信息=孩子的行为+我的感受+对我的影响。

行为:用非责备性语言,描述不可接纳的行为。

描述行为时,不要使用传递评价或评判的词语,如总是、从不、从来”等词语。

感受:描述孩子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的感受。

影响:描述孩子行为给父母带来的具体、明确的影响。

小伟做作业,做到一半时,低头玩起了手机。

小伟,做作业时不能玩手机,你不知道吗?怎么这么不专心?”

这是多数父母的反应。用面质性我信息”该怎么表达?

孩子的行为:作业做一半开始玩手机。

我的感受:怕玩手机影响到孩子学习。

对我的影响:爸爸妈妈会担心你学习成绩。

这样的沟通,父母不评价孩子的行为,而是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冰山之下的担心时,他们一般都会做出改变,因为孩子对父母的爱,是一种本能。

倾听如此美丽

在《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一书中看到了贝本梅尔《懒惰与愚蠢》,很是喜欢,既以勉励: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或不按我的吩咐,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总结:

为人父母,我们要看到孩子行为现象,更要像剥洋葱似的,深入探究行为现象的核心原因。

会主动寻问、会积极倾听、会准确表达,父母才能和孩子越走越近。

为人父母,我们要真正做到自己的教育和一切行为,能对孩子一生负责任。

参考书籍:《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