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错误的延迟满足伤害了多少孩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

延迟满足,这个时髦的心理学理论,近几年来受到很多父母的追捧,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它奉为圭臬,它事关孩子的自控能力,延迟满足能力越强的孩子,越容易成功。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认真地从点滴小事做起,小宝宝渴了想喝水需要延迟满足,孩子想吃零食需要延迟满足,孩子喜欢的玩具需要延迟满足。甚至有的父母,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宝宝还在襁褓的时候就开始控制了。

但随着我们越来越频繁地、越来越早地把延迟满足应用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却发现,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具有良好的抗挫能力和自控力。更多时候,孩子不仅不愿意等待,反而学会了讨价还价,同时孩子还认为家长是在故意刁难他,再也不信任我们了,亲子关系也开始疏离。

于是,很多父母很苦恼,为什么延迟满足这套方法在他们这里就不管用了呢?其实不是延迟满足不管用,而是大多数家长都误解了延迟满足的真正意思。


什么才是真正的延迟满足呢?

在了解这个概念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延迟满足的来源吧。

对延迟满足的研究,我们最熟悉的要数棉花糖实验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的幼儿园做了一个棉花糖实验,实验只给一群年龄在4、5岁左右的孩子每人一块棉花糖,说你可以随时吃掉,但如果能坚持到我回来后再吃,你就会得到两块糖,说完他走了,有些孩子很快就把糖吃了,也有些孩子坚持等到实验者回来,当然他们得到了许诺的两块糖。之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孩子进行跟踪研究,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发现在4、5岁时就能够为两块糖而等待的孩子,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较高的效率以及较强的自信心,他们能够更好的应付挫折和压力,并且具有责任心和自信心,普遍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而那些没有抵御住诱惑的孩子,看错能力,自控能力较差,在压力面前不知所措,做事效率较低,自信心和责任心都不强。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实验,却被一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育儿专家”拿来当做先进的科学育儿理念,提倡父母故意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知道需求是必须等待的,从而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延迟满足就这样被断章取义、以讹传讹的误读,才导致了很多背离家长初衷的情况发生。

那么什么是延迟满足呢?

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Laura E. Berk在《儿童发展》一书中,把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定义为等待一个更适宜的时间和地点来从事一个诱人的行为或者获得一个欲望中的物体”。

这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通俗点说,就是为了更长远的利益而放弃当前的蝇头小利,再通俗点说,就是忍耐。它是一种由孩子自我决定的控制能力,是在孩子的成长生活中自然发展出的能力,而不是由父母决定、刻意延迟的教育方法。

错误的延迟满足对孩子的伤害:

1、会阻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有的妈妈在宝宝还是婴儿的时候,会在孩子每次大哭跑过去喂奶或者抱抱他,然而看了延迟满足的一些育儿书籍后,就会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放任不管,心想只要我不去回应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知道哭闹也是没用的,慢慢地,他就不会再把哭闹当做武器了。孰不知这样会使孩子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会使他们的内心缺乏安全感,长大后不容易与人建立信任、亲密的关系,始终有距离感,甚至会影响人际交往。

陶虹在《@所有人》这个综艺节目里说的一段话:家庭应该是孩子感觉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父母的首要职责是让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安全,而不是让孩子感受挫折感受失败。

2、影响孩子的自我意识建构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孩子在6岁之前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孩子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满足感和自我价值感等情绪体验密切相关。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的态度对他还说尤为重要,所以当父母对他的需求提出持续的否定、延迟,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他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都不会被满足的,认为自己是不受欢迎和不被爱的,渐渐地,孩子会变得不自信,也难以去信任父母和其他人。

我有一个朋友,她有一个弟弟。从小,父母好像都更偏爱弟弟一些,弟弟喜欢的东西总是能够及时得到满足,而她的需求总是被爸妈找借口拖延或者拒绝。慢慢地,她就不再向父母提出自己的需求了,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那么重要。正是由于父母长期的不适当延迟满足,才使得她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让她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3、造成孩子的匮乏感

童年时期经常被可以延迟满足的孩子,内心是充满匮乏感的。这会导致孩子成年后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填不了的无底洞,再多的物质也填不了爱的空洞。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成年以后,会养成冲动购物的习惯,因为终于可以不用受限制地买买买了,于是就买了很多根本不必要买的东西,不能理性消费。

另一个是会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个是会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还会形成享受低下”的心理。比如一旦花点钱给自己,就觉得跟对不起谁似的,会自责,于是就总是穿得啰里啰嗦的,旧旧的,土里土气的,不是没那个经济条件,而是觉得自己不值得更贵的。

长期不恰当的延迟满足,还会给孩子带来长久而深远的负面影响,当有机会或者幸运降临的时候,他不是怀着欣喜去迎接、去享受,而是下意识地往后躲。

父母如何正确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

1、根据孩子的年龄区别对待

开始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并不是越小越好,而是需要在孩子逐渐拥有自主意识之后再开始。

沃尔特·米歇尔在其著作《棉花糖实验》一书中特别提出,年龄是其中特别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讲五岁以上的孩子更容易做到延迟满足,因为四岁前的孩子前额叶皮层还没有发育完善,不可能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这个时候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反而会导致孩子安全感的丧失。

另外,著名心理学家阿达丽在《培育阳光宝宝:3岁决定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一书中说到:1岁以前的宝宝,是建立对身边养育者的信任和亲密感的关键时期,只有对养育者的信任,才能培养出儿童延迟满足的能力。而延迟满足,应该是对3岁以上的宝宝进行训练的内容。

所以,在孩子0-3岁之前,父母最好要尽可能地满足他的需求,这个时候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满足和关心,饿了就喂他吃,困了就哄他睡,想玩就陪他玩,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之后你再向他提出等待和忍耐的要求时,他才更容易接受。

2、把自主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选择

延迟满足是建立在没有受到外界影响的前提下的,是孩子主观且自动的选择,但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采用的延迟满足”,绝大部分是基于父母的意志,孩子是被动接受的。

真正的延迟满足,应该是自我的延迟满足,而不是被动的延迟满足,家长应该把自主权交到孩子的手中。当孩子觉得自己有主动权的时候,他延迟满足的能力会更强,当孩子发现自己是被动的,他延迟满足的能力会大幅下降。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对此解释是:被动感,会激活愤怒情绪系统,进而干扰了自控能力。

我有一个小侄女,她今年5岁了,从小她妈妈害怕她吃糖没节制,便制定一个严格的规定,要求她每天只能吃一颗糖,有时候她想要多吃一颗糖,便跟她妈妈软磨硬泡,但是她妈妈就是坚持说不行。有一次,她来我家的时候,大宝送给她很多糖果,晚上她偷偷地把糖果藏在枕头底下,躲着妈妈偷偷地吃。

所以那些想要用延迟满足来训练孩子自控能力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反而和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越是要求孩子延迟满足,孩子的自控力反而更差。

3、延迟满足的前提是及时的回应和满足

心理学家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中提到:延迟满足能力的形成,来自于父母从小经常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越是被及时回应和满足的孩子,长大后越具有延迟满足能力。

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是孩子表达自己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回应和肯定。

在孩子越小的时候,越应该及时满足他的那些即时需求”:哭了就抱抱他、饿了就喂他喝奶、累了就陪陪他......当这些基本的安全感被充分满足了,孩子才能学会等待,学会管理自己的需求,从而发展出延迟满足能力。

当然,及时满足不等于无条件的满足。在实际生活中,不是孩子所有的需求我们都必须去满足他。当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或者我们没有办法满足孩子需求的时候,我们不能哄骗孩子,而是要先倾听孩子的想法,然后再告诉如实告诉孩子原因。

比如 当孩子想要的玩具不能买回家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先听一听孩子为什么想要,然后再告诉孩子买不了的原因。当孩子想要去游乐场,爸爸妈妈没有时间带他去的时候,要如实告知孩子现在没办法带他去,并和孩子约定一个具体的时间再去。及时回应孩子之后,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暂时忘记去游乐场这件事,帮助孩子度过等待的时间,等约定的时间到了的时候,要记住信守承诺,带孩子去游乐场。

最后,我想说,作为父母,我们不要盲目地照搬育儿理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成长路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遵循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任何违背自认成长规律的矫枉过正都是徒劳。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细心的浇灌,用正确恰当的方式,为孩子提供一生成长所需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不是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