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总是不合作,惩罚是下下策,要用7把钥匙解锁“父母力”

文|小鱼奶爸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教育这件事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父母必须承认的是,孩子出现问题,本质上是教育上的不足导致的。

比如不肯花时间和精力陪孩子,还美其名曰工作忙;不了解事实就给孩子贴标签;和别人家孩子攀比;常用打骂和惩罚教育孩子等。

80后的一代,大多是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因而他们也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和父母达成和解。

01教育孩子的本质是什么?

在《非暴力沟通-亲子篇》这本书中,曾做过一项针对父母进行的调查——你最希望从孩子哪里得到什么?”而得票最多的是尊重与合作。

实质上,教育的本质也是如此,不在于让孩子听话,成为一个需要提线才会动的木偶,而是让孩子学会合作,在教育的过程中主动成长。

这本书就给出了可供参考的教育方式,让我们的下一代,不用再重复从前尴尬的亲子关系。

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是著名的卢森堡·马歇尔博士提出的,一直运用于解决人际交往乃至是国际冲突。

而《非暴力沟通-亲子篇》的作者,苏拉·哈特和维多利亚·霍德森将其提炼到了亲子之间,教授家长给孩子建立尊重和合作的良好氛围。

02先做到三个基本原则

1)身教大于言传

这句话想必家长们都听到耳朵起茧子了,但的确也是最难执行的,毕竟大人们总是习惯性用两套标准去丈量自己和孩子,很难为了教育做到自我控制和改变。

但为了孩子,还是希望家长做到不要双标”,才会使孩子一生受益。

2)表达自己想要尊重和合作的意愿

孩子虽小,却也已经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尊感,他们不希望自己被父母掌控。

传统父母要求孩子说一不二”,听话成了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可父母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两种:要么成为缺乏主见的乖孩子”,要么成为与父母作对的叛逆少年”。

家长要放下自己的权威和掌控欲,试着和孩子一起合作着成长。

3)先尊重自己的需要

父母不需要为了孩子忽略自己,这样用力过度”的爱对双方来说都是不健康的。

人活一世,并非为了传宗接代,而是感受世上的一切以及经历不同阶段的成长。

换言之,父母必须先尊重自己的需要,再去教育孩子,这样才能做到彼此都具备独立空间的良好模式。

03具体操作:要用7把钥匙解锁父母力”

做到以上前提,还需要有具体的操作方法,若孩子总是不合作,惩罚是下下策,要试着用以下7把钥匙”。

1)成为目标明确的家长

古语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的眼光必须放得够远够明确,才不至于在教育过程中迷失本心。

比如: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具备哪些品质的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等等。

对照目标去调整目前自己的行为以及孩子尚未满足的条件,会更加清晰。

2)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

拥有父母力的父母,不会只看到孩子的错误,也能找到孩子心理上的需求,而后对应着解决。

有些孩子犯错,本质上是想获得父母的关注,这时父母做的除了发怒之外,更应该发现孩子的真实意图。

比如先认可孩子的情绪,而后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多陪伴孩子。

下面这张孩子的需求表,家长们可以作为参考:

3)给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

这对于孩子的心理来说尤为重要,家庭的作用不仅仅是完整”而已,还要有充分的爱。

貌合神离或是丧偶式育儿等情况,无法给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这样孩子遇到问题时也不会向家长求助,更别说透露内心真实想法,与父母合作了。

4)接受孩子的贡献并给予赞赏

任何一种爱都应当是双方付出的,父母不应当一味只知道付出,否则孩子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对于孩子的拥抱和表达爱意的语言,要学会接纳和赞赏,并教会孩子同样为家庭付出,才能使他认识到生活的不易和美好。

5)非暴力沟通

这种沟通方式也被称为长颈鹿语言”,可以划分为:观察孩子的行为而不带自身偏见、联结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并表达可以实现的请求。

这需要父母持久学习,才能做到完全适应这种语言环境,有时候说话前先思考一下,对教育孩子而言更有益处。

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豺狗语言”了,很多父母都中枪了,不妨对照下面这张表进行改善。

6)陪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不要把这句话看成口号,必须真正落实到生活中,亲子间一起合作,才会得到最佳的效果。

很多家长的焦虑,其实就来源于跟不上孩子的成长速度,因而孩子的转变于他而言才如此未知。

实际上,家长们完全有更好的选择,人这一生都是成长过程,家长也要根据孩子的反馈不断调整教育方式,真正做到一起成长才行。

7)家庭中尽量少批评、指责

其实,父母和孩子本来都没错,他们互相爱对方,这是真的,真正错的是相处方式。

要努力和孩子创建一个充满尊重和合作氛围的家庭,哪一方感到不适或迷惑了,都要及时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不要非把错误安在哪个人头上,然后批评指责一番完事,这样不公平也不高效。

真正做到理解孩子,有什么错误一起改,不要变成了权利斗争或是对错争辩的战场”。家长成为孩子期待中的家长,孩子自然也就成为家长期待中的孩子了。

二胎奶爸一枚,擅长儿童心理和教育领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