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外面怂,怂是成长必经之路,摆脱横,克服怂,需要正确引导 如何克服怂的心理

家里小霸王,出门小绵羊

儿子进幼儿园不到半个月,老师就找我谈话。

你家宝宝有点内向胆小,不愿意和小朋友玩,你们家长要关注一下。”

听到老师这么说,我一脸懵逼:他在家可是天不怕地不怕,整日泼皮耍赖搅得家里鸡犬不宁的小霸王啊。”

老师再三嘱咐我要多开导孩子打开心扉,但当把儿子接回家,看着他作天作地又不禁有点恍惚。

如何克服怂的心理

这才意识到,大概我家宝宝就是传说中的窝里横”。

这类孩子,一般表现为在家里天不怕地不怕活泼异常。

可一旦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就会变得无助、胆怯、不合群、无所适从。

很多孩子都出现过类似的状况:在家小霸王,出门小绵羊。

但这究竟是为什么?

窝里横,横的是有恃无恐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许多孩子在家脾气特别不好、很横,但是在学校或者外面就比较懦弱?”

如何克服怂的心理

有一个高赞回答一语中的: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

这位网友分享了他小时候的经历。

他是独生子,在家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着,仗着长辈的疼爱,整日无法无天。

有不顺意的地方可以随便发脾气,甚至爸爸妈妈都不放在眼里。

因为他知道,总会有人来安慰他、哄他,做他的保护伞。

但是每当出门他就不敢说话,尤其是长辈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会觉得没有安全感。

所以,孩子家里外面两种全然不同的状态,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在家始终有人善后,有人兜底。

常言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其实不是因为有奶吃才哭,而是因为知道一哭就有奶吃才会去哭。

孩子都是善于察言观色的,当吃到一次甜头之后便会一次次尝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也是孩子为什么肆无忌惮的原因。

他们知道家人爱他,所以知道如何运用爱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所有的需要都会被满足,因为所有的表达都会被倾听,所以孩子才会觉得无理取闹也是正常诉求。

如何克服怂的心理

外面怂,怂是成长必经之路

孩子小时候的,社交圈主要是家人。与家人之间的互动,就是全部的社交活动。

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当他开始走出家门,社交圈子就变了。

对未知的恐惧,让孩子变怂。

高晓松曾在《晓年鉴》中分享到,他小时候在上海,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后来回北京上幼儿园,由于环境的突然转变,长达两周的时间他甚至都不敢开口说话。

和高晓松一样,当孩子转变了社交环境,就需要时间去慢慢适应,去接受环境变化带来的心态变化。

特别是当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社交范围由家庭转变为学校,很容易出现怂”的心态。

但当孩子对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对未知环境的恐惧就迎刃而解了。

并且,不同的孩子的未知恐惧期”也不尽相同。

有些孩子可能平时社交范围比较广,所以环境变化的时候对他们的冲击没有那么明显,就会适应得更快。

如何克服怂的心理

而对于那些甚少社交的孩子 ,新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要更大。

所以怂”的时间持续会更长,本质上来说,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另外一个变怂”的重要原因,是孩子被灌输了太多不能”不可以”的思想。

作为家长,我们总是想要孩子有礼貌,讲文明,人见人夸。

所以在孩子出门之前,总和他耳提面命,交代一大堆的不能做”:

在外面不准哭。”在外面要问叔叔阿姨好。”在外面不准打人。”在外面不准不讲礼貌。”

甚至在这些后面还加上一句不然就不乖了,不是好孩子”。

一系列的不可以”,在孩子心中形成了深深的烙印。

当他出门的时候,心中全部是一个个不可以”,而对于能做什么”却一片空白。

做了怕错,就会畏畏缩缩,战战兢兢。

我们之所谓要教育孩子不能做的事”,本是怕孩子闯祸,也是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

但过分的干涉,不仅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感,还会让他更容易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产生恐惧感。恐惧感堆积,就成了怂”。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曾说:儿童有权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他们的自由,我们不能剥夺他们的自由。”

哪个孩子不是在一路跌跌撞撞中成长?

不要害怕孩子犯错,在一次次试错中,才能拥有更广阔的蓝天。

摆脱横,克服怂,需要正确引导

横,是放肆;怂,是克制。

当孩子窝里横,外面怂”的时候,说明孩子开始对社交关系有了隐隐约约的概念。

但是,这个时期还是不稳定的、萌芽的,为了让孩子在放肆与克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

从不做窝里横”的家长做起

如何克服怂的心理

意识到儿子的问题之后,我反思了现阶段的家庭环境,意识到其实自己就是一个窝里横”的熊家长。

一有问题在家吵得不可开交,但到外面时,无论受了怎样的委屈总是咬牙撑着。

如何克服怂的心理

儿子不就像极了这样的我吗?

孩子整日耳濡目染,自然习得了在外面要收敛,在家里就可以肆无忌惮。

所以,要改变孩子,家长就得从自身做起,在家不对家人颐指气使,无论什么事都心平气和地说。

如此,无形之中给予孩子自信的力量,做好榜样。

在家树立规则意识,划定边界

孩子在学校与在家完全不同的景象是因为在学校有规矩约束,而在家,没有明确的对错概念,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这种无规”到有序”之间的转变,直接导致了孩子变怂。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给孩子制定一个规则,让孩子知道边界在哪里。

比如:不能对爷爷奶奶没有礼貌;看电视只能看三十分钟;九点半之前必须睡觉……

制定了规则严格执行,奖惩分明。之后有了规则意识,才不至于内外反差过大。

提高社交力,拥有高情商

父母子女一场,终究是为分别而行。身为父母,不可能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为其包办一切,该放手时就放手。

我们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多给机会让他自己交朋友,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社交。

如果孩子尚小,我们带其外出时候务必要多陪伴他、鼓励他:

小朋友玩的游戏好像很好玩,一起去玩吧?”那边是我们的邻居奶奶,妈妈和你一起去打个招呼吧。”

慢慢地,孩子的社交力就会有所提高,社交力提高之后,也就不会再恐惧新环境了。

话说回来,孩子家里外面言行不一,并不是特别严重的事,我们也不要过多的担心。

只要记住:

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去改变;

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尝试。

摆脱横,克服怂。

终有一天,孩子会成长为既懂得包容,又懂得克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