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长大了,是否感觉与父母的感情淡了很多?原来是小时候埋下的隐患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一句话: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亲情很伟大,但有时候就是所谓的亲情”,成为了捧杀孩子的武器。

网上有一段视频,一个6岁大的小女孩拿着一瓶刚打开的牛奶,只喝了几口牛奶,就开始把牛奶倒在桌子上,牛奶顺着桌子掉的满地都是。期间,妈妈一直在用手机拍摄,并没有去阻止。

我们从这位母亲的角度出发,可能认为一瓶牛奶不算什么,弄脏的地方简单清理一下就干净了,只要孩子开心,不哭不闹,就万事大吉了。而对于孩子而言,她分不清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

她在寻求使她快乐的方式,她在试探父母的忍耐界限。如果没能及时阻止并且从中进行正确的引导,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骄横乖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被溺爱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与父母的感情会一点点变淡、出现摩擦,亲情是他们拿来任意挥霍的武器,因为从小金枝玉叶的生活,他们从心底认为,无论做什么都不会被批评、不会受惩罚。这也是导致亲情变淡的原因。

鸟窝中叫的最响的雏鸟有虫吃,这是动物的天性。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就知道,哭闹会有奶喝。所以身为监护人的我们,必须正确的引导,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否则孩子甚至是一个家庭都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太多血淋淋的事件,不管是李天一事件,还是大学生那句如果不能照顾我一辈子,就不要这样溺爱我”。历史不会重演,但却惊人的相似,追本溯源,还是溺爱带来的伤害。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与生俱来的,人性的本能,如果不能拿捏好度,过度的宠溺,往往对孩子的未来是个灾难。停止溺爱,是对一个孩子的未来负责,从现在开始,制止孩子的任性行为。

对于溺爱的对立面,过分的严厉,过分的要求,对孩子同样是一种灾难。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小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琴棋书画,恨不得样样精通;要求考试必须第一,如果未达到要求,将会通过生理或心理的方式进行惩罚。孩子们的自我价值体系,如果构建在了成绩之上,这种价值条件化的结果,一定会给孩子造成身心健康发展的隐患。

中国家庭指导师林高龙也指出,小孩子发育时候,存在一个内在的心理平衡机制,当没有能力进行反抗时候,便无意识做出逆反的行为,以此方式反作用于家长,来达到心理平衡。这种平衡机制若没得到很好的发挥,在青春叛逆时期,便会爆发。这其实来源于父母的严厉要求。

父母总是觉得孩子变得不亲了,特别是长大成人后,电话少了,联系少了,甚至有时候过年不回去。这些很可能因为小时候的过度严厉造成的。亲情要想浓一点,学会遵从孩子的意愿。而不是一味的强求孩子。

萧伯纳说,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和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含着甜蜜的爱。不要溺爱,不要强求,正确的对待亲情,让情意浓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