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因为考试差,妈妈竟让孩子去坐牢:成绩和孩子到底哪个更重要

1.如果我成绩不好,你们还会爱我吗?

试想,你家孩子放学回家说:妈妈,我这次考了98分,你是什么心情?

会不会把他抱起来转两圈,然后高兴地说:哇,宝贝真棒!”

可杭州的秦妈妈,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甚至很生气地表示:班上的孩子一半都考了100分,你为什么考不到……”

秦妈妈觉得自己十分失败,留下一封遗书后,便吃了大半瓶安眠药自杀。幸好被及时发现,保住了性命。

之后,秦妈妈被诊断出患上了抑郁症。

看到这样的新闻,我的想法是跟大家一样,既心疼,又遗憾!

可是,这真的是孩子的错吗?不,孩子一点错都没有!

错的是只看分数、不看孩子的妈妈!

成绩比孩子重要,仿佛已经变成一条长长的鸿沟,横亘在父母和孩子中间。

怪不得很多孩子不无担心地问:爸爸妈妈,如果我成绩不好,你们还会爱我吗?

2.父母越关心成绩,孩子越受伤

教育家史塞宾说:

身为父母,千万不能过于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好奇心。

绝对不能以分数来作为评价的标准,否则会让孩子受到伤害。

今年2月,一位母亲因为儿子没有考到期望的95分,对着儿子一番豢打脚踢,然后驾车驶入高速路,留孩子一人在高速路入口哭。

民警接警后赶到现场后,发现男孩脸上有多道手印,可这位母亲却语出惊人:就算坐牢也不要他了,就是不要他,你们怎么处理都行。

可想而知,这样的话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

知乎上有网友问:有一对特别看重成绩的父母是什么体验?

一个令人心疼的答案是这样的:

昨天政治老师问我们:你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

老师最后公布的标准答案是快乐幸福什么什么的。

而我听见这个问题想到的第一个词是累赘”。

父母越关注成绩,孩子压力越大,考试就更容易出错。由此,父母和孩子都会陷入焦虑的恶性循环中。

而孩子最大的感受就是:我怎么这么笨,父母对我这么好,我却达不到他们的期望,我就是一个失败者、一个父母的累赘。

心理专家雅基·马森说:好父母,等于无条件的爱加上明确的界限。

遗憾的是,生活里的父母总是有条件地爱这孩子,而学习成绩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

3.做到这3点,正确看待孩子与成绩

根据《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家长最关注的、和孩子希望家长的方面,存在错位。

学生希望家长关注学习,也希望家长也可以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同伴交往。

要想处理好孩子与成绩的关系,以下3点不可忽视:

(1) 接纳失误,要让孩子输得起

今年高考结束,张某想看看自己的录取情况,没想到,却发现被人偷改了志愿。

但他并不是唯一一个被篡改志愿的人,他的另外两位朋友也是如此。

警方破案后,才发现作案者是他们三人共同的好朋友陈某。

至于作案原因,陈某说自己只考了300多分,担心被取笑就篡改了朋友的志愿。

自己成绩差、还见不得别人好,这恐怕就是最输不起的人了。

考试成绩有高低很正常,认识到差距,及时补救才是最应该做的事。

儿童作家郑渊洁曾说,他开始写童话的时候,比他厉害的人太多了,可就现在来说,他超越了很多人。

他特别希望孩子拥有超越的感觉,因为这种感觉能给人信心和快乐。

但是超越有一个前提,就是开始的时候,你比别人差。

考试失败,比不上别人很正常,只有输得起,才能赢得漂亮。

(2) 正确归因,多关注过程和努力

归因,就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进行解释,寻找原因的过程。

心理学家韦纳认为,把一件事情归因到努力这样的可控性因素,可以激发人的动力,但如果归因到能力这种不可控的因素,他就会觉得以后不再有变好的可能了。

《银河补习班》里的马飞,因为爸爸入狱,迟到早退逃学,成绩一塌糊涂,还要被学校开除。

妈妈哀求教导主任:他已经这么笨了,学校不教教他可怎么办?

爸爸马皓文却不同意,他觉得儿子会是这所学校最优秀的学生,只要多思考就可以。

就这样,马飞在被困洪水的时候,他认真思考身边可以利用的材料,顺利逃生。最后还成为了梦想中的航天员。

笨,就是一个不可控的因素,孩子都这么笨了,他怎么可能会下次考好呢?

只有把学习的好坏归因到思考、努力这样的可控因素上,孩子才会相信下次考好是有可能的。

这次没考好,是不够努力,思考不够多,下次努力了,就会有改变。

(3) 积极教育,用兴趣带动学习

教育书籍《正面管教》这样写到:你看到了什么,就得到了什么。当你关注积极的方面时,对你自己和别人都是令人鼓舞的。

樊登曾在一次分享中,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孩子上高三,不爱学习,还离家出走。

爸爸把他找了回来,趁着家庭氛围好的时候,问儿子的理想是什么。

儿子说是当电影明星,像黄晓明那样的实力偶像派。

他爸爸接着说:这个目标很棒,你现在距离黄晓明这样的明星,差在哪呢?”

儿子思考了下:我如果能上北影,我就离他更近了。”

爸爸又问:如果你想考北影,你现在还差哪些呢?”

儿子说:我文化课没问题,北影分数不高,我的专业课也还行,主要是我的英语差一些。要是能提高20多分就好了。”

爸爸问:那你觉得怎么做能把成绩补上去?”

儿子说:要不你给我请个英语家教吧,我突击一下。”

儿子学了一段时间英语后,发现政治、数学、语文都得学,最后,孩子的成绩大幅提升。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当孩子找到了学习的动力,学习就不再是为父母学,而是为了自己。

4.当你关心孩子时,他的成绩就好了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去年11月,因为儿子考7分放烟火庆祝的周爸爸,就是如此做的。

考试7分,没有打骂,而是庆祝。

很多人大跌眼镜,但周爸爸却说儿子之前经常考0分,这次确实有进步,想要鼓励下儿子。

更关键的是,在周爸爸的奖励后,儿子学习特别认真,现在自己激励自己,最近一次考试考了57分。

尹建莉说:家长要建立一种信心,不提分数或名次要求,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孩子从家长的态度中知道,学习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而是为了自己学会。

他不对分数斤斤计较,才会最终获得好成绩。

不苛求,被关爱,是孩子取得好成绩的门票。

家长朋友们,下次,当您的孩子拿着成绩单回家时,您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