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不听话还顶嘴,其实真不怪孩子:学会这4招,让孩子会倾听有主见

一、孩子不听话,真的就是个坏孩子吗?

和同事聊天,如果谁家的孩子特别听话,是要作为一个特别大的优点,被狠狠夸奖的。

但是如果有个不听话的孩子,家长则觉得脸上无光,说起来咬牙切齿,好像仇人一般。

有个同事的孩子就特别爱顶嘴。

学校要求早上7点半到校,这孩子在家里起床、洗漱、吃饭、收拾书包,一直能磨蹭到7点25分,同事急的一直催:别磨蹭了行不行?”可是毫无成效,每次还是要迟到几分钟。

星期天在家,看电视能看一上午,同事说:别看电视了,眼睛要看坏了。”

孩子还是顶嘴:不要,你骗人,你看手机时间比我还长呢!”

同事气的几次都想揍他,在办公室里提起来就长吁短叹、感叹自己命苦。

的确,有个听话的孩子,是让很多家长骄傲的一件事情,因为这意味着孩子很好带,说什么做什么。

但是完全听话顺从的孩子一定好吗?

不一定,顺从很可能意味着放弃自我,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差,无论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很容易随波逐流。

那么相反,不听话的孩子难道就一无是处了吗?未必!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不听话”就是不顺从”,没有按照家长的意愿去做,但是,家长们可以深度思考一下,我们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吗?你真的希望孩子顺从你没有主见吗?

当然不是,我们也会做出错误判断,我们也不希望孩子将来没有主见人云亦云。

但是,一部分家长会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认为自己孩子不听话,所以将来很有出息。

其实,事物都有两面性,无论听话还是不听话,都各有利弊。

不太听话的孩子遵从自己的内心,有独立的想法和思考。

这样的孩子比较有主见,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有自己独特的看待世界的角度,这也是一个人能够独立生活在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不好的地方就是倾听能力差,缺乏倾听能力,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

当孩子缺乏一定的倾听能力,有效信息就无法进入他的大脑,也就无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而且,不能及时对他人的语言做出反应,也会影响孩子与他人的关系,阻碍正常的社会交往,影响良好人格的形成。

所以,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为自己有一个顶嘴的孩子感到骄傲。

二、为什么孩子会不听话还顶嘴?

1.受白熊效应”的影响,不让孩子做什么他偏要做;

白熊效应”

白熊效应”又称反弹效应,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的一个实验。

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也就是说,你越不让一个人想什么,这个人就会不由自主的想什么。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经常听到你怎么这么懒啊!”别再磨蹭了!”不要偷懒!”这样的话,懒、磨蹭、偷懒”就会在他的脑海中被记住,从而默认自己是这样的,大脑会指示他不自觉的变成这样的人。

所以,一个磨蹭的孩子,背后很可能听了很多类似磨蹭”的词语,即使这个语言之前还有不要”两个字。

2.亲子关系出现裂缝;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指出,依恋”是婴儿的生理需要,是人类的本能行为。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个体发展的根本力量,对于孩子日后的人格塑造和社会适应,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就像在《妈妈是超人》中,黄圣依跟孩子关系疏离,很难进行管教,育儿专家告诉她:亲子关系没建立好,他不会听你的话。”

黄圣依的儿子安迪跟妈妈关系疏远

1990年,林文采博士在马来西亚帮助很多孩子解决行为偏差”问题,她发现解决掉一个问题,这些孩子马上又会出现下一个问题。

在林文采博士的《心理营养》一书中,写道:这些孩子明明是非常渴望被人喜欢和接纳的,而且知道这些行为会给他们带来排斥和厌恶,为何还是乐此不疲?他们肯定是缺少什么东西。”她把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东西,称之为心理营养”。

她帮助很多家庭和孩子建立关系,孩子的生命得到了滋养,变得更有朝气,更快乐,目标也更明确,孩子的生命力得以展开。

好的亲子关系优于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起点。

我们总想通过种种先进的教育来让孩子独立,来让孩子优秀。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我们与孩子先有关系,后有教育。

所以,我们如果想让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仅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还要有很多教育方法和知识。

三、如何让孩子有独立性的同时,还能够有倾听能力?

1.构建良好亲密的亲子关系;

要想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亲子关系图示参考

简单地说:倾听重于表达,情绪管理重于讲的内容,尊重重于沟通方法!

就我自己养育两个孩子的经验来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主动分享自己的工作和感受,让孩子进入你的世界;

家长不要把自己架得太高,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都知道。

当我们在工作中遭遇不顺心的事情,心情不好,也可以跟孩子说说,他们都有天生的共情能力,特别能理解家长,而且,孩子会很有参与感和责任感,认为自己是家里很重要的一员。

无条件接纳孩子;

无条件接纳,其实是在说,无论孩子是优秀还是落后,无论他能否取得成就,我们都无条件爱他,爱他的一切,说起来容易,其实是有难度的。

比如这样一个场景,一个15岁的女孩和她的父亲说:我们班有个女生怀孕了!”

她的父亲说:这么丢人的事情,还不如去死!”

这个孩子当天夜里就跳楼身亡了,原来就是这个女孩因为早恋怀孕了。

如果是正在看文的各位,问问自己,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并且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难关。

当我们在跟孩子说:你要这样,我就不喜欢你啦!”或者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人了!”

是否考虑过孩子的内心是多么的惶恐,他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自己只有不断地迎合家长,才能换到家长的爱,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珍惜跟孩子在一起的亲子时光;

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用心对待,无论是玩游戏还是做家务,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你在关注他。

昨天和孩子玩了一会儿五子棋,因为工作的事情,我一直在关注手机信息,玩着玩着孩子就没兴致了,沮丧的去看电视了。在生活中,可能很多家长跟我一样,总是在陪孩子的时候三心二意,总想着自己的事情,其实孩子都能够感受的到。

和他说话时候看着他的眼睛,经常拥抱孩子;

有时候,一个温暖的怀抱比多少语言都要管用,让孩子感受你的爱,他也会获得能量,也会学会爱自己,勇敢的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

多抱抱孩子

2.家长的指令要简单明了,多用正向指令;

白熊实验”告诉我们:尽可能少,或者尽量不提及负面的行为习惯信息。

用正向的方法和技巧,吸引孩子,要比直接对孩子说不要怎样怎样”有效的多。

因为经常接收负面信息,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自我意象,使孩子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象。

美国麦克斯威尔·马尔茨博士的《心理控制术:改变自我意象,改变你的人生》一书中写道:所谓自我意象”就是一个人对自我所刻画和认可的自我图像”或肖像”,是人对自我是什么人,能干什么的认知和评价。也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它建立在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基础上。

当孩子经常听到家长的话中有磨蹭”不听话”不懂事”等这种负面的词语,大脑就会被暗示,自己是这样的人,孩子的问题只会越说越改不了。

当孩子特别磨蹭时,我们可以转换说法,把你怎么总是这么磨蹭”换成我觉得你可以更快的做完这些事情”;当孩子的卧室没有收拾,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卧室更整洁干净,或许你会更开心。”

3.家长自己要学会倾听孩子;

家长要对孩子的行为和感受非常敏感,及时而恰当的做出反应。

上个周末,我去接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放学,一见到她,就感觉她有些情绪不佳,我以为是因为我迟到了,她等着急了。

但是整个晚上,她都很烦躁,总是发脾气,后来,我看着她的眼睛问她怎么回事。

她才告诉我,原来是老师惩罚她了,她心里很委屈。

当孩子愿意跟家长倾诉的时候,其实她的情绪已经得到了纾解,情绪得到缓解之后,再来针对具体的问题找到对策就不难了。

但是,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的话无动于衷,错过与孩子沟通的机会,总是敷衍了事,孩子也无法学会倾听别人说话。

感受一下二者的差异:

情况一:

孩子放学回来说:妈妈,小胖儿打我了。”

你在忙着刷某音,头也没抬的说:哦。”

妈妈,你在听我说吗?”孩子皱起了眉头。

我在听着呢,你说。”你依旧在看手机。

他打了我,我也打了他,我们现在不说话了。”孩子更沮丧了。

哦,不说就不说吧,有什么关系。”还是在看手机。

你根本就没听我说,算了吧。”孩子垂头丧气的走了。

专注手机忽视孩子的事情随处可见

情况二:

孩子放学回来说:妈妈,小胖儿打我了。”

你放下手机,蹲下来看着他:怎么了?想和我说说吗?”

我说他太胖了,他不高兴了,就打我了,不过我也打他了。”

小胖儿是你最好的朋友,不能和他玩耍,你觉得难过吗?”

有一点吧,但是我可以换一个好朋友。”孩子若有所思。

好的,妈妈知道你现在心情不好,我们出去走走吧,说不定你会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的。”妈妈拉着孩子出去散步了。

4.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充分尊重孩子;

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很尊重孩子,给他好吃的好喝的,不打不骂,要玩具给玩具,就差把他供起来了,还要怎么尊重?

其实,这些真的算不上尊重。

尊重是什么?尊重是理解,深深的理解,不仅要保护孩子的自尊,而且要时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尊重孩子,要求我们要换位思考:先要真正地把自己放在孩子的立场上,平视孩子而不是俯视。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怎么想?怎么看待?

8岁的小冉和7岁的小倩是邻居,两个女孩子十分要好。

有一天,小冉到小倩家玩,跟小倩的妈妈聊了很长时间。

小冉说: 阿姨,我觉得你很奇怪。”

小倩妈妈就问她: 我怎么奇怪了?”

小冉说: 你对小倩真好,比我妈妈对我好。”

小倩妈妈说: 怎么会啊,你妈妈对你也很好啊!前两天还说给你买了新玩具呢!”

小冉歪着小脑袋说: 小倩跟你说什么,你都听得很认真,还给她出主意,一点儿都没有大人的架子,但是我妈妈就不爱听我说话,我说什么她好像都没兴趣听,我现在都不想跟她说话了。”

我们对孩子是否尊重,敏感的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尊重孩子的喜好,尊重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拥有的权利,他才会尊重自己接纳自己,成长为更优秀健全的人。

当我们跟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愿意站在孩子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 ,其实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专注用心的陪伴

作者:四点老师,一双儿女的妈妈,凌晨四点看书更文,教育行业从业十年,专注家庭教育和儿童成长,用科学知识作基础,用接地气的方法教你有效的养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