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如何解读孩子的每个行为?

如何解读孩子的每个行为?

#家庭教育##儿童教育##育儿早教##好父母,成就好孩子##成长教育#

孩子的心理非常奇妙,当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会发现它的方方面面都令人着迷。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一定要展开孩子的整幅人生画卷,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每个行为。孩子的每个行为都反映了他的整体生活和整体性格,如果不结合这些常人难以窥见的背景来对行为进行解读,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孩子行为的含义。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性格统一性”。

行为和表达协调发展并逐渐形成单一模式,这就是性格统一性的发展。这种发展开始于童年早期,生活的要求迫使孩子以一种统一的模式进行反应,这种应对环境的统一模式不仅构成了孩子的性格,而且使孩子的每个行为都个性化,以区别于其他孩子的类似行为。诸多心理学派忽视了性格统一性这一事实,虽然有些学派对此有所提及,但是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在心理学理论和精神治疗技术研究中,我们经常看到某个特定的姿势或者表达方式被单独拿出来讨论,似乎它可以自成一体,不需要结合其他因素一起考虑。有些心理学派将这些表现形式称之为情结”,其理论假设是可以将它和个体的其他行为分开并单独进行讨论。但这样的做法就如同人们把单个音符从整段旋律中抽取出来,然后试图单独理解这个音符的意义,完全不考虑旋律中的其他音符。这是不恰当的做法,但不幸的是这种做法开始流行起来。

个体心理学十分反对这种常见的错误做法,如果这种做法被应用于儿童教育,则会后患无穷。惩罚理论就是如此,只单独考虑某个行为。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想一下,如果因为孩子做错事情,我们采取了惩罚的措施,一般会导致什么后果?某种意义上来说,惩罚理论确实考虑了孩子性格的整体印象,但是惩罚对孩子来说仍是弊大于利。如果孩子多次犯同样的错误,教师或者父母容易对孩子产生偏见,认为他们不可救药。但如果这个孩子平时表现不错,那么他即使犯了错,我们也不会很严历。但以上两种处理方式都没有考虑问题的根源,我们应该在整体理解孩子性格统一性的基础上处理问题。以上两种处理方式就如同把音符从整首旋律中抽取出来,单独理解音符的含义。

有时我们会问孩子:为什么这么懒惰?”虽然了解原因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但我们不要期待孩子真的知道原因。同样道理,当我们问孩子为什么撒谎时,也不要期待他告诉我们原因,他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苏格拉底说过:人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连苏格拉底都觉得了解自己很难,即便心理学家也很难找到答案,我们又怎么能期待一个孩子回答这么复杂的问题呢?要理解孩子行为的意义,首先要掌握理解整体性格的方法。这个方法不是描述孩子的具体行为、他是如何实施的,而是让我们学会理解孩子面对任务时的态度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