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产假后为工作断乳,被逼躲厕所:经营好自己人生,才有孩子的人生

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孕育的时候,每个妈妈都觉得他们是天使,是礼物,可孩子生下来之后,有人才发现,随之而来的还有不少麻烦。

94年的昕昕初为人母,在孩子的任何事情上都小心翼翼。怀孕前,七大姑八大姨左邻右舍,无论谁看到她,都告诉她一定要喂母乳啊”,奶粉呐,太上火啦,宝宝吃多了会便秘,孩子遭罪哦”,所以孩子一生下来她就坚持喂母乳。四个月后,昕昕休完产假回去上班。

回岗一个月,昕昕因为夜里给孩子喂奶,工作状态不佳,今天还被领导侧面敲打提醒。昕昕决定要给孩子断奶。婆婆听后立马反对不行,孩子还小,不能断,人家都是吃到两周岁”。

昕昕态度非常坚决必须断,我每天回家都要加班加点忙工作,白天还要操心喂奶的事,已经严重影响工作啦”。

婆婆把正在哭嚎的宝宝抱到昕昕面前,你看看,宝宝哭得都发抖了 ,不吃母乳怎么行,你就再坚持大半年,熬熬就过去了”。昕昕看着撕心裂肺的宝宝,心里万般滋味,转身躲进厕所不出来了。

为什么坚持母乳喂养的昕昕,一去上班后就会想给孩子断奶呢?这不是任性也不是自私,而是因为氨基酸组合效应。

氨基酸组合效应是什么

氨基酸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氨基酸组合效应指的是:

当组成人体蛋白需要的八种氨基酸,其中一种含量不足时,其他七种就没办法组合成蛋白质。

昕昕除了是孩子的母亲,她还是父母的女儿、弟弟的姐姐、丈夫的妻子、公司的职员、社区志愿者,当她把所有时间都给了孩子,那么对其他角色的观照自然就会相应减少。

为了母乳喂养,公司家里两边跑,每天都有写不完的计划、算不完的报表,哪怕熬夜工作也得不到领导的认同,不喂养母乳遭婆婆逼宫。

昕昕将自身角色,看作不缺确实任一部分的整体,正如氨基酸组合效应,缺一不可。一旦某个身份遭到挑战,角色失衡,自身不免陷入矛盾。

面对自身多元角色,为何妈妈们存在寻求氨基酸组合的现象?

1.外界对妈妈的期待太高

进入20世纪后,西方曾出现过这样的观点:女人的大脑没有男性的发达,所以女性只能做家务带孩子和一些不需要费脑子的事。

如今这个观点虽没有人认同,但对女性的要求又提高了,尤其是成为母亲后,大家都认为妈妈们应该为母则刚”,无所不能。

小谭带着两岁的儿子去超市大采购去,结账时才发现东西太多了,满满一大号袋。

听说超市有满200元一公里免费配送的服务,小谭向收银员咨询怎么办理。收银员看小谭带着孩子,问了句真提不动?”小谭点头,收银员又说前几天有个妈妈那叫一个牛,带孩子来买东西,买的比你还多,她自己一手抱娃,一手提东西,太能了。”小谭苦笑。

在女性成为妈妈后,首先遇到的就是其他人对妈妈这个角色的要求和期望。

即便收银员看到过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自己把东西提回家,哪怕是无心,潜意识里也有着对母亲这个形象的刻板认识。

外界对妈妈的角色期待同样满足了氨基酸组合效应,认为做了妈妈的女性本该要比从前更厉害更能干,既是温柔的母亲又是贤惠的妻子,你不仅要知道如何培养出色的孩子,还得在工作上有所建树。

一度爆红的电影《找到你》中,姚晨与马伊琍分别饰演了不同社会角色的妈妈,姚晨饰演的李捷是工作上的女强人,却被家人诟病为不合格母亲;孙芳为了孩子,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同样承受着来自生活的重压。

外界对母亲这个角色的期待,对妈妈来说,就是多重角色期待和压力。

勒温提出过一个公式:

B= f (P,E)

公式中的B指行为,P指的实个体,E指代的是个体所处的情境,f是函数关系。公式的意思就是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在妈妈的角色中,B 行为,同样由P母亲的身份,E所处的情景,共同来决定。

因为一个人是妈妈,就要求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为母则刚”这个词有点将妈妈神化了,刚不刚和是不是母亲没有本质上的联系,不是说当了母亲就要刚”起来,不喊苦说累,不泄露自己的脆弱和无助。小白兔变不成金刚,妈妈也不是大力水手,吃一罐菠菜就能所向披靡,扫除一切障碍。

2.自我意识与现实的冲突

在心理学上,自我意识又称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张丽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没有宝宝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自从有了孩子,小到洗衣服喂辅食,大到生病打疫苗都是她一个人,而丈夫到现在也分不清纸尿裤的前后。

中秋节的时候,张丽和朋友们约好去古镇游玩两天,于是她想让丈夫带孩子去婆婆家呆两天。丈夫不同意,想让张丽带孩子一起去。张丽说大家都不带孩子,两天很快就过去了。丈夫还是不同意,以我妈腿脚不好,带不了孩子”为由拒绝了。

张丽很生气,我是妈妈,但也要休息啊”。

张丽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她明白自己除了是一个妈妈,也是一位朋友,她需要维持和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丈夫理应支持却没有,这给张丽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养育男孩》作者蒂夫·比达尔夫认为父母生活如果太局限,会使得孩子们拓展不了自己的生活范围,没法拥有更多朋友。所以他觉得父母必须强迫自己站出来,成为社会的一部分,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关系网”。

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伍尔芙

角色冲突怎么破?

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妈妈们都同时扮演着好几种角色。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这些角色,在扮演的过程中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妈妈们来说,经营好自己的人生,才能给予孩子更好的人生。

1、多种角色共享时间

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对妈妈来说至关重要,这是在各种角色之间取得平衡的直接做法。

莉娜是个运动爱好者,自从加入了马拉松协会,她每天都要运动两个小时,可她还要接送孩子上下学,莉娜并没有在二者之间作出取舍,她哪一个都不想放弃,而且兼顾得很好。

照顾孩子是妈妈应该要做的,而运动又是她特别喜欢的,是一份职业。于是她申请将每天的运动时间调整为孩子放学后,利用时间管理、列任务清单,严格安排分块时间。就这样,莉娜不仅让孩子了解了什么是马拉松,还能亲自教孩子运动,身体力行地教导孩子坚持的意义。

其实协调多种角色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一个人同时做许多件不同的事,这些事都是需要完成的,那怎么办呢?当两件事到底是同时做,还是循序渐进争议时,不妨采用四象限法,轻重缓急分出先后完成的顺序。

第一:先做紧急且重要的事

对莉娜来说,接送孩子上下学非常重要,它无法规避和拖延,如果接送晚了,孩子就会有意见,严重的会引起争吵,影响亲子关系,因此优先考虑孩子的接送问题。

第二:不紧急但对个人很重要的事

运动在时间上相对宽松有弹性,只要每天运动两个小时就可以,并不是马上要做的事,但莉娜非常喜欢,把它当做职业对待,可见运动对莉娜个人来说意义重大,所以她推迟运动的时间,将其延迟到接完孩子回来。

2、学会杠杆原理,借力家人或朋友

杠杆原理是物理学中著名原理,杠杆分为支点和两端,依靠支点,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妈妈在遇到多角色冲突时,家人永远是那个最好的支点,学会借力家人或朋友,是解决妈妈们多角色冲突的有效途径。

一次,我正带孩子在游乐场玩,老公打个电话,说急需书房里的一份文件,要我马上送过去。此时此刻,我立马向家人求救,打电话给离我最近的公公,让他过来带一下孩子。

没过十五分钟,他就到了。如果家人都没有空,那么朋友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何巧妙借力,自如地运用杠杆原理呢?

杠杆原理中,借力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因此在借力的时候,得分情况,善权衡。

常用省力杠杆:被求助的人乐于帮助,同时妈妈本身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比如我在遇到紧急事情,求助家人,家人的响应及时,我不会存在欠了人情”这样的心理负担,就属于省力杠杆,这是借力中的最佳状态。

可用等臂杠杆:即求助一方一被帮助者之间有同等的心理期待。朋友和邻居关系甚好,双方孩子上同一小学,所以大家约定好,一三五朋友接娃,二四邻居接娃,互相帮助,同事她腾出不少时间充实自己。

紧急情况即便费力杠杆,也可借力:遇到角色冲突的妈妈,不得不请求很难帮助自己的人时,就属于费力杠杆。是否运用费力杠杆,视情况紧急和重要性而定。

9月20日,杭州一对夫妇在高速上一路猛按喇叭求助,闪灯求助,原因是妻子快要临盆,情况十分紧急,走了很长一段才遇到警车,终于得到警察帮助开道,顺利赶往医院。紧急情况,向可能的人求助,能获得帮助的可能性虽不确定,但却是救急的希望。

当妈妈疲于应对各个角色,一定要学会求助,展露自己的脆弱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正如吉尔`斯默克勒所言:

我们不会因为承认自身的软弱与缺点而失去什么。相反,我们还会得到更多。如果我们最终能够真实地生活,而不是演戏,我们必将成为更出色的母亲、妻子、女人。

3、降低自我预期

妈妈的角色很多,每个角色又都是必须要做的,这里面就一定有多少之分。比如你会偏母亲的角色,那么工作上付出的时间就会减少,从而降低了你的自我价值感和认同感,这个时候你需要制定目标,降低某个角色的自我预期。

何萍是位优秀的英语教师,年年学习标兵,她在教学上有自己的野心”。但儿子和她并不亲近,算得上疏离。有一次,何萍陪儿子去医院挂水,她知道儿子怕疼,正准备用手抱住儿子的头转移他注意力,儿子一把拍掉了她的手,不让碰。何萍有点尴尬,更多的是难过。原来在工作上认真优秀的何萍从没参加过儿子的家长会,连儿子参加运动会也没有时间去加油。何萍决定让事业上的自己缓缓,不争做百分百,好把时间留给儿子,去当一位合格的母亲。一个月后,大家总能在公园看见何萍和儿子搭肩散步的画面。

降低自我预期不是说放弃,而是在某段时间里相应减少某个角色的付出,就像失衡的天平,左边轻了就加点砝码,右边重了就减点砝码,待到两边持平,再考虑下阶段的重心在哪。

美国教育家克莱尔认为:如果你自己都不准备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去做什么。当一个妈妈懂得了如何在个角色之间取得平衡,我认为孩子会更懂得幸福的含义。就像最开始故事里的昕昕,如果对于母乳喂养还是工作,她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做决定,还期望孩子会变成一个果敢、有魄力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