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家庭和家庭教育的面临的新变化和挑战,爸爸妈妈应该提前应对好了

家庭养育本来是非常私人化的行为,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本来该由父母亲力亲为的事,却交给了别人,子女的养育转嫁到社会的成分越来越多。家庭教育不亲自做,聘请家庭辅导教师代行教育职责的越来越多。送两三岁的孩子入整托、小学生住寄宿学校、中学生到外国留学的越来越多。父母外出打工、外地就业、出国留学与孩子两地分居的越来越多。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只是一个概念”,只能拿着相片想念遥远的父母,普遍患有亲情饥渴症。

家庭和家庭教育的面临的新变化和挑战,爸爸妈妈应该提前应对好了

要关注家庭和家庭教育的发展变化

第一,首先是家庭的变化

如家庭经济状况普遍得到改善,家庭结构由复杂到简单,家庭规模相应地缩小,家庭模式由单一到多样化等等。这些变化都是影响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

响了家庭教育的实施和效果。

第二,随着家庭的变化,家庭教育也相应地发生了许多变化

诸如:

1.生育子女目的由满足家长的经济需求(养儿防老”)到主要满足精神需求。

2.子女数量观和质量观发生变化。

3.家庭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舍得在时间、精力和金钱上进行教育投资,教育模式由粗放式”转变为集约式”。

4.家庭抚养、教育、保护社会化的成分越来越多。减轻了父母一些养育的负担,但使得父母子女亲情渐渐淡化;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由专制、野蛮逐步走向民主、文明,保证了子女的合法权益,也易于为子女接受;家庭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

表现是:由单向管束到双向互动,由单纯说教到实践锻炼,由与社会隔绝到以社会为课堂;家族的教育传统对子女教育的制约和影响逐步减弱,代之以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子女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职业选择,由家长做主转变为由子女自主选择,子女的个性得到解放,等等。

第三,家长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惑

诸如家长的教育意识普遍增强,但生活压力大。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很高,但教子成材无方。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教育信息,缺乏分辨、筛选和取舍的能力。有能力并舍得进行教育投资,但很迷茫。影响子女成长的不良社会因素日益增多且

复杂化,家长难以预测和控制。儿童健康发展需要减轻学习负担,但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升学竞争日趋激烈,孩子的压力有增无减。社会急变革中家庭里的代沟”日益加深。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垮了传统道德观念的堤坝,但新观念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家长感到很迷惘。

要关注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家长心态问题

在过去,求职就业比较容易,家长的心态比较平和。在今天的环境下,家长心态很不平和。社会上发生的家庭暴力、惨剧都跟家长的心态有直接的关系。现在的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家长身上有两个令人瞩目的标签:一个是80后”,一个是独一代”。他们出生在特殊年代,具有特殊的身份,是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身上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他们出生在盛世,从小就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他们是家里绝无仅有”的一棵独苗”,是全家人关注的中心,是被呵护”着长大的。没有经历过风雨,没有对别人承担过责任,社会责任意识差。一转眼的工夫,角色转变,做了父母,承担起了养育子女的责任,这对他们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面临前所未有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责任,这代父母,普遍的不正常心态就是急功近利,浮躁。

家庭教育

具体表现是:

一是着急”: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强行实施超前教育,进行掠夺性”的智力开发。过早给孩子定向,过早让孩子掌握专门的技能技巧。千方百计提前进入小学,捷足先登,以抢占先机。应当明白,欲速则不达”,其进锐者其退也速”,通过超前教育所获得的优势”是靠不住的。还得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二是攀比”:虚荣心太强,喜好攀比,专门跟比自己孩子强的比。攀比的结果是自卑,填鸭”的结果是厌学。要看到孩子们的共性,更要重视、尊重孩子的个性。起步早的不见得一直领先,起步晚的不见得发展水平低。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大器晚成,也是一个成材的道路。

三是盲从”:不动脑筋思考,缺乏主见,从众心理严重,好随大流,赶时髦;盲目追求简单、易行、高效的所谓教育绝招”,常被伪专家”或伪劣假冒的儿童教育产品、神童培训方案”所忽悠”。浪费金钱,还会伤害孩子。

攀比

四是片面”:家庭教育内容的片面性非常严重,很多家庭只进行一半的教育”或单打一”的教育:重智轻德、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知识轻生活常识、重特长培养轻全面发

展、重灌输轻自学、重背诵记忆轻分析能力等等,造成孩子发展畸形。偷工减料,实施片面的教育,必定造成畸形展。任何事物只有协调发展,才能长足发展。单方面的突飞猛进,不会有发展的后劲。这种心态下的教育行为会严重伤害孩子。引导家长保持平和心态,坚持以儿童为本,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实施教育是首要的任务。

2.父母子女感情越来越疏离

许多事实表明,现在的未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明显地不像过去那样亲近,感情也不像以往那么密切,使人感到越来越疏远、生分,父母的感染作用越来越小,家庭教育的功能出现了削弱的趋势。家长的教养态度、教养模式不仅决定教育效果,也影响子女对家长的态度。父母子女之间情感疏离,主要原因是父母在抚养教育中对子女在感情上投入日渐减少。子女跟家长之间的情感与家长情感投入成正比例,家长的情感投入满足不了孩子的情感需要,势必造成情感疏离、对立甚至记恨。父母关系紧张、分居、离异的增多,只顾维护自己的权益,忽略孩子的权益,孩子觉得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情”,等等。子女父母间感情疏离、冷漠,产生隔阂,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和感染力大大降低,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家长要增强责任感,在孩子身上要尽可能多地投入。

攀比

3.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中国人儿孙绕膝、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比较严重,且根深蒂固。从多子女到独生子女,对家长来说不仅是子女数量上的差异,首先是生育预期失落,是心理上的差,总觉得不够数”。基于这两个背景,对不可多得”的一个孩子过于珍视,地位摆得过高,视其为家庭中的特等公民”,营造的是超现实的、过于理想化的生活环境,像大熊猫那样被保护”、被照顾”,造成孩子不服管教,独立自主和社会适应能力差,给将来走上社会制造了麻烦。

独生子女教育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早一点加入社会群体,二是把孩子放在恰当的位置上,三是注意培养独立自主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