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莫言说:朗读大益,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就从每天10分钟的朗读开始

"

朗读日益得到重视

一、朗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

常常有爸爸妈妈说:孩子不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呢?

也有爸爸妈妈说:我家孩子平时喜欢说话,可是一上台讲话,就讲不出来了,怎么办?

其实,不仅孩子不擅长当众讲话,大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根据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最恐惧的事情不是什么生离死别,而是当众讲话。

语言表达能力不好,有多方面的因素,如不够自信、思维的限制、语言文字的贫乏,等等。不管什么原因,改变这种状况都需要长期的训练,而家庭就是提供这种训练最便捷的地方。

但是,家庭之中并没有那么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啊,怎么办呢?每天10分钟——20分钟的朗读,坚持半年,你就会看到成效。

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获奖以后,他的一位小学同学很不服气的说:他的学习还没有我好呢。确实,莫言只上到小学,成绩也不怎么样,但是后来他的每一段经历中,朗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8岁到工厂当临时工,每天晚上开”批林批孔的会,要读报纸,谁的声音大,谁读的流利,谁念得音节铿锵,大家就给谁鼓掌。莫言是赢得掌声最多的那一个。

后来当了兵,莫言慷慨激昂的念报纸的才能被指导员发现,就被错以为文化水平高,于是作为政治教员给新学员讲课的重任就落到了他的肩上。为了讲好课,他寒假在家里,一个人关在空屋子里,一遍遍地念讲稿,声音越来越大,甚至到了呐喊的程度,全不顾半个村子的人都在说三道四。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在开学后的课堂上,莫言的讲课作用明显,反响强烈。

回顾过往,莫言说:朗读大益。

朗读习惯需从小培养

二、朗读有哪些好处呢?

科学家给出了研究结果:

(一)有利于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朗读能让多感官协同作战


孩子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需要用眼睛看、嘴巴读、耳朵听,各个感官都需要参与,才能协同完成这项工作。同时,各个感官之间的加工通道也在飞速的传递着信息。一旦他走神了,即使是眼睛偶尔扫到别的东西,那么嘴巴马上就跟不上了,他就会立刻认识到自己跑神儿”了。

所以,一定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二)有利于提升孩子的记忆力

大声读需要集中精力,大脑处于排空”状态,对记忆有很大帮助。

人在诵读时口腔、肌肉、舌头、气流等的运动可以激活大脑多个区域的活动(特别是额叶、颞叶和顶叶),在诵读时还可以使大脑皮质的抑制和兴奋达到平衡,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调节处于良好的状态。大声读,使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

经常地大量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大脑表层到深层的记忆回路,记忆品质因而得到改善。深层记忆回路是和右脑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回路一旦打开就和右脑的记忆回路连接起来,生成一种优质记忆”,甚至可以做到过目不忘”。

坚持诵读,大脑就会变得灵敏好用,记忆力等学习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三)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充分地在公众面前表达自我,是孩子们得到认可的第一步。朗读能够帮助培养孩子大胆说话的能力。

不擅语言表达的人多是内向的人,性格内向者往往发出的声音也很小,当一个人能够肌肉放松、铿锵有力、抑扬顿挫、情感饱满地诵读时,也就是能把自己的勇气、力量、感情、理解读出来时,他也会变得更有力量、更自信。

(四)有利于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大声朗读文章是语感形成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学习语文,还是英语,语言学科总是在强调着语感”。哪怕是数学题,也需要孩子一遍又一遍读题才能理解其中隐藏的线索与信息。

而语感能力的提高,则意味着语言直觉思维能力的形成,它在判断语言正误、优劣上比理性思维来得更敏捷、自然。诵读可形成良好的语感,诵读的结果会使孩子们出口成章”,它所积累的大量词汇、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对孩子具有直接的模仿和借鉴作用。

大声读他人作品是学习的过程,大声读自己的作品实质是修改完善的过程。每篇文章、书籍都有着诗”的美,而这种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只有在诵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转、合,只有在诵读中才能深刻地体会到。

长期坚持诵读,就会从感性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识、去体验、去占有名篇佳作的精髓,主动地消化和吸收,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亲子共读是给孩子最好的滋养

三、怎样让孩子爱上朗读呢?

(一)把朗读变成家庭活动

亲子共读绝对是培养孩子朗读习惯的最佳方式,没有之一。用朗读来陪伴孩子成长,可以给孩子最好的滋养。

亲子共读最好是全家总动员,固定一个时间,全家人在一起分角色的朗读,你一句我一句的接龙,也可以一段一段的读,或者大家齐读,像唱歌一样,用韵律来读。还可以利用配音软件来读,这样变着花样读,孩子不爱阅读都难。

我是从女儿三个月时开始给她读书,一直读到上小学,渐渐变成了亲子共读。在这期间,她没有出现过别的小朋友爱撕书的现象,时常有人惊叹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说的都是书面语。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作文写起来也比较轻松,最重要的是,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这也正是我坚持给孩子读书的初衷。

营造朗读的环境,父母坚持给孩子朗读,孩子自然就会朗读,不会有什么朗读障碍发生。如果在学前时期,父母没有给孩子朗读,从现在开始,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二)朗读的几个技巧

一是先解读,后朗读,帮助孩子有更深的理解,让孩子充分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再体会他所流露出的情感,从而让整体朗读更加深入人心。

二是模仿能者正确读。孩子朗读跟学说话一样,从模仿开始。

我小的时候,语文老师讲话都是带着浓重的江苏味的,但是那个时候每天能听到高频率的广播,学生们天天听广播,无意识中模仿着播音员去读,竟然个个都是标准的普通话。

多给孩子听一些优质的朗读录音,让孩子模仿专业人员的语气、语调和感情朗读,可以快速提高朗读能力。

三是带着感情去读。有感情的朗读是表达理解文章内容的一种方式。体会文章包含的感情后,再入情入境地表现文章的情感,是帮助孩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基本方式。

(三)朗读中的注意事项

一是如果孩子暂时不愿意朗读,不要强迫他,要记住: 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传。大人先开始读,坚持下去,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我家女儿现在已经是初一,但是我还会在上下班自己家的车上,给她读微信文章,她每每听的津津有味,有时听的不过瘾,也会主动加入朗读中来。

二是千万不要在读的过程中纠错。孩子不愿在公众面前开口,最大的原因就是怕出错。怕出错”的孩子渴望读正确,因特别害怕出错,特别害怕说不好,丧失了自信,才不爱在公众面前讲话。所以,朗读过程中,即便错了,也不要因纠正错误而中断。

三是给孩子创造展示的机会。比如,给弟弟妹妹朗读,给年老眼花的老人朗读。当朗读成为一项本领,能够给别人带来美好,孩子就更愿意朗读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成章入口,才能出口成章。当孩子养成朗读的习惯,他将迎来大为不同的人生道路!

快乐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