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当妈妈是一场没有退路的修行

朋友的儿子自从上了重点高中,一向听话的他突然变得各种叛逆,并沉迷于网络游戏,还拒绝和妈妈沟通。高考只考上了普通本科,原本对儿子寄予厚望的朋友,沮丧的对我说:如果能重新选择,我宁愿不要孩子。”

我听见很多妈妈说,哎,如果当初不要孩子,现在多轻松。

我相信有些妈妈,在头脑中至少闪过一次这样的念头:"当初我为什么要生下他?”

电视剧 《坡道上的家》讲述丧偶式育儿给妈妈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1、很多人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就选择了当妈妈。

我曾问过许多妈妈当初为什么要生孩子,我听到了这样的回答:

我很爱我的老公,如果要拴住他,必须生一个孩子,这样关系会更牢固;

看见别人生孩子,觉得自己应该生,否则不正常;

本来没做好准备,可是意外怀孕了;

本来没打算要孩子,但别人觉得我们有生理上的问题,要证明自己能生孩子;

我本身很喜欢孩子,结婚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孩子;

看见别人家的孩子很可爱好玩,所以也想生一个;

......

大多数妈妈没有做好准备,就稀里糊涂生下了孩子,我也是其中之一。

我们认为父母可以把我们拉扯大,我们比父母更有能力,知道得更多,作为大人,我们会做那么多事,所以养育孩子根本不在话下。

但我们忘了,医生做手术需要学医学知识,老师上课需要备课,销售商品需要做策划,开车上路前需要学习考驾照。

可唯独做父母这件事情,从来没有教科书,让我们做好准备。

这个准备,是为孩子从0岁开始到成人阶段成长的准备,比如身体健康:孩子吃什么,穿多少才合适,突然发烧了怎么办等问题,等着我们去学习。

再比如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等着我们去思考;孩子的成长,需要金钱做铺垫,等着我们去拼命去挣。

一天,我看见一个朋友带着两岁的孩子,孩子在哭,边哭边尖叫,怎么哄也不行,妈妈跟我吐槽,后来叹了一口气说,能怎么办呢?难道又把他塞回肚子吗?”

是啊,一旦做了妈妈,就没有了退路。

我们人生第1次对另一个生命负全责,这个责任太大了,使我们猝不及防。

电视剧 《坡道上的家》讲述丧偶式育儿给妈妈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2、当妈妈面临的许多挑战

同事的孩子才三个月,有一天下班后,我见她还在办公室,于是就问,你怎么还不回去?孩子该等急了。

她幽幽的对我说,比起带孩子,我更愿意呆在这里,回去后被他缠着好累。我在这儿多坐一会儿,更轻松。”

生孩子前我们没想到会这么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被突如其来的挑战搞得措手不及,所以想逃避。

第一,时间的挑战:除了上班,妈妈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被贡献给了孩子。

因为大家都说要全身心的陪伴孩子,你得陪他做游戏,虽然你觉得那个游戏对你来说挺幼稚,你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但你还要装。

你上厕所必须得快,虽然你想在厕所里刷一会儿手机,但因为他不停的在外面拍门喊妈妈,你得练就速战速决。

你得陪他洗澡,得耐心等他玩一会儿水;

睡觉前你得哄他,那些童话故事,读了一遍又一遍,只到你可以背下来。

好不容易孩子睡着了,妈妈这时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时间,可是也已经没有了精力了。

睡觉时间被侵占,是常见的事情。因为你会被无数次地打断睡眠:孩子喝奶,拉尿,被梦惊醒,都会找妈妈。

第二,情绪上的挑战: 当妈妈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上的消耗。

孩子生下来我们才发现,出生前,以为每时每刻都是可爱的小天使,出生后发现他们可以秒变小恶魔。

要买这个,不吃那个,累了要抱,即使你已累成狗……孩子有无穷无尽的需求,超出我们的想象,让妈妈们不堪重负

当孩子无休止的哭闹时,妈妈的焦虑也被激发,这时无助感,挫败感如洪水般席卷过来,让人忍不住愤怒。

虽然当妈妈的都很爱孩子,但妈妈吼孩子时,情绪上是恨他的: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

当妈妈的时间被孩子占满时,也会产生怨恨:都是因为你!

情绪的消耗还来自于没有支持,认为妈妈付出的理所当然,以及喊累后还被认为矫情。

第三,能力上的挑战:妈妈必须懂得各种知识,能辅导学习;侦查各种信息,知道哪个兴趣班的老师好;会开车,随时送孩子上课外班;会做家常菜,懂烘焙;会讲书,并讲得绘声绘色;......

现在是一个拚妈的时代。当了妈妈,我们就没有选择,对于孩子,我们是第一责任人,这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修炼,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才能迎接这个严峻的挑战。

3、孩子的使命之一,是促进妈妈成长。

女儿在上小学一年级时,班主任说她很自卑胆小,我开始焦虑。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上了家长的情商课,课上,我与情商课老师交谈女儿的情况。

他的一句话彻底震醒了我:从你的对话中,我看出你不能接纳自己,那你又怎么接纳你的孩子呢?”

这时我知道,孩子的所有问题,其实是家长的问题。

从孩子这面镜子中,我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也触碰到了原生家庭中没能与父母解决的问题,我看到,这些问题转移到了我与孩子的关系上。

我想用我的养育方式,去控制她,当孩子达不到我的要求时,我指责她,这时给孩子传递的是恨,孩子因此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

虽然我竭尽全力孩子做事,但我一直有孩子让我觉得很累的感觉,这种感觉不知不觉传给了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一种负担,给孩子带来低价值感和低自尊感。

如果没有孩子,我永远也不知道我的问题。

我为孩子的问题而苦恼时,其实隐藏着自我成长的密码,等待我去开启,比如:

孩子哭闹时,我为什么会焦虑?

孩子学习不好,我究竟在跟谁比较?

当有人要求说孩子的优点时,我为什么一条也说不出来?

......

当我看到,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的原生家庭尚未解决的创伤,引起我的负面情绪时,我对自己的了解加深了。

我深深的理解并接纳了自己,开始改变自己,爱自己。

当我懂得爱自己时,我就开始懂得爱孩子,当我真正接纳孩子的所有,孩子也得到了治愈,开始与我变得亲密,并有了改变的力量。

孩子就是来改变我们的,她让我们看到自己身上的创伤,然后去疗愈自己。

当妈妈改变时,也会影响孩子,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并逐渐形成良性循环。孩子与妈妈,终将成为彼此成就的关系。

无论当初我们是怎样的理由选择了当妈妈,作为成年人,当我们把不得不”当妈妈,变为我选择”当妈妈,我们就有了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动力。只有当我们赋予自己足够的勇气时,面对人生最具有挑战性的角色,我们不拒绝,不逃避,生活最终会给予丰厚的回报,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