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换个角度看孩子的“破坏”,或许就是创造的开始

本文爱你说育儿首发,禁止转载!

陶行知大家都非常的知道,他是我国有名的教育学家。在他的小时候一次,他不小心把母亲刚刚买回来的金表,给弄坏了。母亲看到后,就狠狠的打了他一顿。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的老师,孩子的老师听到了这件事之后,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发明家,就这样被你枪毙了。”孩子的母亲非常不能理解老师言语。老师分析说:孩子能够有这种行为是有创造力的表现,应该支持理解孩子,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有动手动脑的机会。老师说完。给母亲想了一个补救的方法,让母亲带着孩子把钟表一起送到修钟表的地方,让孩子站在修匠旁边。让孩子能够亲眼看一看,这个表里面的内部结构以及师傅是怎样把这块表修好的。

总是喜欢搞破坏的孩子,其实他们是在思考探。当然这个不包括那些是真的在故意破坏东西的孩子。

孩子们通常都会有强烈的好奇心,不会满足于大人们告诉他的,只是想通过自己对事物的探索与探究来发现,自己寻找原因。有一个孩子在玩遥控车,我们指着他的遥控车说:这个是遥控车,你想让他往哪走就往哪儿走,只要你手里有遥控器。”孩子听了之后很开心玩了一会儿,然后他好奇地问:为什么一辆遥控车,用遥控器。他就能跑,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遥控器里面有什么?”没错,他就想要把遥控器和车全部拆开来看一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孩子为什么会经常把玩具差得四分五裂的原因。在大人看来会觉得孩子的行为是在搞破坏,因为他们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常人的正常行为和思考方式,又有一名小朋友,他的爸爸养了好几条特别贵重的金鱼。爸爸每天对他们进行着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细心地帮他们都去了名字。

孩子受爸爸的影响,每天也都会在鱼缸年前看鱼儿游来游去,还会和鱼儿说话,这一天爸爸回到家发现鱼肚皮全翻在上面。爸爸心疼不已,都快哭出来了。问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儿啊?”孩子说:我把我的钙片给鱼儿们吃了。”爸爸觉得奇怪不能理解,问孩子:为什么要给鱼儿们吃钙片?”孩子说:妈妈告诉我了,吃钙片可以长高高,我希望鱼儿也可以快快长大,所以就给他们喂了钙片。”孩子这稀奇古怪的想法,让老爸真的是哭笑不得。爸爸耐心的告诉孩子鱼只能吃鱼食,而且每次分量不能多,不然他会撑死。钙片是符合人的生理需求,吃了容易吸收长高高,但是鱼吃了会撑死的。尽管鱼儿死了,爸爸很心疼。孩子也心疼的。但孩子的初衷是好的,也能让孩子从这次的事件中学习到一些常识,这个代价也是非常值得。

成人所知道的经验和知识,远远超过孩子。

成人也是在一点点长大中积累了这么多的经验,慢慢地自己会少走弯路,节约时间。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做出符合逻辑的行为,但这些知识还有经验已经在人的思维中变得固定式,让大人们很难再创新,创造。有一句话叫做知道的越多,创造力就越小。”而孩子们就是相反的,他们不知道这些知识与经验,所以就不会被这些规矩所控制。他们敢于尝试,敢于打破常规,不会按照成人的思考方式想问题,所以他们常常能够做出一些大人做不到的事情。如果家长们将这些孩子的创造性行为,看作是破坏的话,要按照成人的标准给孩子判定为对或者是错。那就会抹杀掉孩子的创造性,那些父母们所称之为乖孩子,聪明的孩子。

就是因为家长和老师总是在给他们灌输一些标准,把他们创造性思维都抹杀了。这一天一个小朋友画了一幅画,把爸爸叫过来对爸爸说:这是一条鱼。”爸爸看过来就火冒三丈说:明明是一个怪物。什么嘛,五颜六色的,四不像啊。”还把孩子的画给撕坏了,生气的说:你画的是什么?哪里像条鱼!重新画!孩子乖乖地回到桌前画了一条标准的鱼,然后偷偷抹着眼泪。一个上三年级的小朋友他写了一篇作文叫春风,我喜欢春风,他是五颜六色的,我喜欢春风,他是微微甜的,我喜欢春风,他是香喷喷的。老师看到后说:”拿回去重新写。”孩子委屈地拿着作文回到家,妈妈手把手的教孩子该怎么正确地写。看到以上几种孩子,你会羡慕他们家长教子有方还是觉得悲哀呢?现在社会基本都是这类的教育方式,标准化统一的模式教育出来的人才,把孩子的创造性和个性化都抹杀了。小爱想问这个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的。

实际上,那些爱搞破坏的孩子,很有可能成为杰出的人才。

比如詹天佑,爱迪生,牛顿他们在小的时候都被称作破坏王。经常搞破坏,让老师和父母生气头疼,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好奇心,才让他们不断地探索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他们长大之后,靠着自己的思索方式成为了有名的发明家。这种破坏是孩子对事物的一种探索表现,是最基础的创造性思维,这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也已经受到了一些家长的关注,家长们也会做相对的引导和培养,也就是说,孩子做出了一些大人们觉得是破坏的行为的时候,我们不要着急去判断,可以跟孩子说:你做得这是什么呀,好奇怪,”或者你在乱写乱画写什么。”先听听孩子们是怎么说的,尽可能地从孩子角度去看这个事情。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我是爱你说育儿,欢迎大家和小爱一起聊教育孩子的这些事情,我们下期再见!

育儿小常识:一个国家和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创造,如果人类失去了创造性,我们只会停滞不前。只能用前人的经验,墨守成规的。失去了民族的创造力,只有敢于打破常规、敢破坏的孩子,将来才有可能成为创造、创新的人,我们应该给予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