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让孩子作文更加精彩,把握结构是关键:从整体到细节作文焕然重生

今天青云作文宝典来和大家谈谈文章中的一个重要元素——结构,并对结构进行整体把握,再深入到细节的理解。掌握今天的内容,会使孩子的阅读理解和作文的框架能力更上一层楼。

第一类:总分式

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从此演变出来的,有两种形式总——分”或是总——分——总”,就是先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总述,使文章的论述目的清晰,或有开门见山之说;之后,再进行分述,让文章更加完整,条理更为清晰。

让孩子作文更加精彩,把握结构是关键:从整体到细节作文焕然重生

人是一颗能思想的苇草

例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就是利用总——分——总”结构,来表达先生对于外来新思想的看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这种结构可以给我们塑造清晰的文章脉络。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思想录》中《人是一颗能思想的苇草》,利用总——分”结构,文章开门见山,照应题目,之后再对论点思想形成人的伟大”进行论述。

第二类:并列式

这是议论文中较为常见的论述方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之间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即不存在什么主要论点,大多是对分论点的议论。

这种论述结构在写作中也是考生所青睐的方式,主要在于它使文章的逻辑格外清晰,更不容易跑题,常常出现的文体是以小标题的形式,既让改卷老师眼前一亮,又有着清晰的逻辑关系,此类文章易得高分。

名家的此类文章也不计其数,例如英国作家伍尔夫的随笔作品《笑的价值》,对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作者通过对笑”的看法,揭露其本质,是人们尊重生活,尊重自身的外在体现。另外还有英国哲学家培根的随笔作品《谈读书》,作者分别从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和读书的好处进行谈读书,从而让更多人喜欢读书,人书成为我们的伴侣。

笑的价值

第三类:对比式

与上一种方式恰好相反,文章的内容分为两两部分,两部分内容要么形成对比,要么用其中一部分来烘托令一部分,来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以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

若要写此类文章,要注意文章的内在平衡,主次分明,否则,便极易跑题。但这种形式的作品,往往突出论述对象,通过对比使其论述效果更加明显。

例如:鲁迅先生的杂文作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利用欲扬先抑,前一部分先揭露并批判了,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已经失去了自信力”,不断发展的是自欺力”;而后一部分,则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进行否定,并极力肯定中国人从未失掉过,举出例子来反驳前者,这样的论证方式更让读者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深意。

还有毛泽东对当代我国改革的指导,指出现存在的问题,而作的一篇文章《改造我们的学习》,其中的第三部分,从表现、特点等方面逐一对照,揭示了主观主义的危害,论证铿锵有力;而第一部分从正面谈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性,与第二部分谈缺点则从反面来论证改造我们学习的必要性。

第四类:递进式

在记叙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阅读方式,在写作时层层深入主题,起到一种引导的作用,让读者按照作者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比较有利于两者之间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

若是在小说中使用此类结构方式,有助于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若是在议论文中使用,则让论点更加深入人心。

文章

好读书

例如:鲁迅先生的杂文作品《不求甚解》,作者先从不求甚解”一词的来历讲起,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方法,首先提出要好读书”,第二则主张读书要会意,再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读书应该重在读懂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是为了人的虚荣心,只去寻章摘句,记住名人名言,并不是为了表面的装点,而是一个人品格的提升和文化素养的升华,最后进一步从正反两反面论证不求甚解”的重要性。

以上四种结构方式的掌握,有利于我们的阅读文章时对整体文意的把握,和在写作时对文体的确定。

文章的结构,理论上说是文章的部分与部分和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是谋篇布局的手段,与主要内容结合,来体现作者所想表达的中心思想。简单点讲,就是将文章的内容变得有条理,有着使人容易接受的逻辑关系。那么,这样一来,我们要掌握文章的结构,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或是写文章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