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父母误把“管制”当“管教”可能毁掉孩子

"

案件回顾:

4月21日在重庆江北机场吴谢宇打算乘飞机时,被抓获。至此,轰动一时的北大学子弑母案暂告一段落。

2016年3月3日,福州警方发布了一则悬赏通告。通告称,2月14日情人节,警方发现一名女子谢天琴死在福州一所中学教职工宿舍内,其22岁儿子吴谢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悬赏万元缉捕。

2016年5月19日,河南商丘警方曾协助发布悬赏通告,称北大弑母案嫌疑人吴谢宇可能潜逃至河南,凡提供相关线索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吴谢宇的,可获奖金5万元。但之后一直没有吴谢宇消息。

直到今年的4月21日,潜逃三年的吴谢宇终于被抓捕归案。

北大学子弑母案之所以轰动一时,是因为大家看到了北大”两个字,而这两个字通常代表着高智商,精英,如何都与杀人犯联系不到一起。

在朋友和老师的眼中,吴谢宇是极其优秀的,从小到大都是学霸,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大,在同学和老师的眼中,吴谢宇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完美”。他的一位高中老师说,如果非要说吴谢宇有缺点,那就是他太过完美,没有缺点。

被吴谢宇杀害的母亲谢天琴是一名历史老师,朋友对她的评价:是一名特别具有老师特征的人,要强、清高、保守。在学校从来不和同事聊家长里短,一年四季都不穿裙子,夏天只穿短袖和长裤,在丈夫去世之后,拒绝一切抚慰金。

从朋友的评价中可以看到,谢天琴是一位要求特别高的母亲,而吴谢宇从小建立起来的完美人设,似乎能从他母亲为人处世上找到一些影子,那就是高标准严要求,才有了吴谢宇的别人家孩子”的人设。

01

高标准,严要求,这样的母亲通常都有着强烈的控制欲。

一个孩子的优秀往往离不开大人的管教,要求特别高的母亲会拥有特别强的控制欲。比如最近热播的《小欢喜》中的学霸英子和母亲宋倩的亲子关系。

在《小欢喜》中,英子的一名学霸,永远都是年级第一名,学习好,性格乖巧,从来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很多人看不到的是,英子的学霸是母亲的教导与严厉管教的结果。

进入高三,母亲宋倩取消了英子一切的课外兴趣班,以及玩乐和游戏的时间。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学习,为她安装了消音墙;为了孩子身体好,一大早逼迫孩子生吃海参;每天除了学校的练习,还需要单独做妈妈的练习,妈妈给英子定的目标是清华北大。

为了实现自己为孩子定下的目标,在电视中,英子的学习更像是被母亲在逼迫的往前走。

02

生活中,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永远都分不清管教和管制。父母总是用自己以为的好强加给子女,逼迫这子女做自己根本不喜欢,但是父母需要的选择。

在家庭教育中管教”和管制”是不同的。

管教”和管制”都包换着管理的意思,但是管教和管制的根本出发点时不同的。

在《去情绪化管教》这本书中,作者丹尼尔·西格尔就指出,管教的主要目的在于教”而不是管”。管教有两个目的,短期目标是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长期目的,是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理智的处理问题。

但是管制不同,管制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服从自己的命令,以达到父母预期的期望值。

管教”和管制”的方式是不同的。

在管教的过程中,父母更多的从孩子的行为背后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尊重孩子,因为孩子任何不良行为,可能都出自不成熟的大脑。我们要尊重孩子,才能够和孩子进行平等沟通。

而管制孩子的方式,是父母用自己为人父母的身份,用软硬兼施的逼迫方式,让孩子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进行选择。

管教”和管制”的最终结果也是不同的。

管教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变得更加理性,因为拥有理性,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权利。

管制的结果正好相反。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最终导致孩子的自由选择的权利越来越小,最终丧失选择权的孩子可能会忘记如何去选择。

03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管教孩子很容易过渡控制。而过渡控制对孩子的危害往往是两个极端。

危害一,会让孩子变得极度顺从

1948年,美国《儿童发展》杂志首次刊登了一篇调查报告,发现经常受到家长控制的学龄前儿童沉默、乖顺、无抵抗意识”,但是这些孩子不愿意和同龄人互动,对食物缺乏好奇心,不具备创新性。

进过四十多年后,1991年,该杂志再次发表一项以4100名青春期少年为研究对象的调查报告,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再次揭示了孩子的表现与养育模式的对比。发现,家长专制的孩子通常在举止上更为顺从,更符合成人对孩子的要求。

如此看来,在吴谢宇身上,从小到大,朋友评价他是极其自律的,他的行为举止已经超出了同龄人。

她母亲的朋友回忆,吴谢宇上小学的时候,她去找吴谢宇的妈妈,正在写毛笔字的吴谢宇非常有礼貌的站起来向自己问好,然后坐下继续练习。

不难看出,在吴谢宇的身上,他的行为举止完全符合成人对完美孩子的一切要求。

危害二,会让孩子变得极度的叛逆

过渡的控制会让孩子过渡顺从,但是对另一些孩子,他们会选择过渡的叛逆。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的意愿、判断以及需要全部遭到了压制,为了恢复自主感,唯一的方式就是极度的叛逆。

有研究证明,在过渡管制家庭长大的孩子,即使只有3岁,在于同龄人相处时更爱捣乱和好斗。

有一位朋友小时候画画特别好,还获得了很多奖项,但是上到初中的时候就再也不愿意去画,不管父母如何劝导,最终只能遗憾的放弃。

问其原因,原来是为了获奖,父母总是逼迫她画自己不喜欢画的东西,为了与父母反抗,她主动放弃了自己的爱好。

04

在《无条件养育》这本书中提到: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基本需求,即做我们生活的主宰”,而非小卒”。经历自主感很重要,一种我们是自己行为创始人”的感觉。事实上,我们做了什么选择往往没有选择这个行为本身更有意义。

所以在管制孩子的背面,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的是如何去做选择。而不是一味的管制。

想要教给孩子如何来选择,父母可以这样做:

给孩子最初的发言权,家长掌握最终的发言权

家长之所以过度的管制孩子,是因为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所以面对给予孩子选择权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申辩或者提出意见的机会。

比如当孩子询问父母某件事是否能做时,不要直接拒绝孩子,可以给孩子申辩的权利,问孩子:你觉得能做吗?

当然,为了避免孩子的选择失控,最终的选择权依旧在父母手中,但是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意见。

帮助孩子一起做决定

一项关于养育行为的早期研究证明,当孩子被给与很多做决定的机会时,他们会变的更加活跃”,外向”。与此同时,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高度活动也是必须的。

父母和孩子一起做选择,可以帮助孩子丰富自主感。而做决定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为了解决问题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过程,就是在倾听孩子。

比如孩子总是迟到,我们可以征询孩子自己的意见,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学会独立的思考,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帮助孩子一起做决定的优势:

1. 不是事事都让孩子自己选择,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参与选择;

2. 孩子对自己做的决定更加乐于参与实施;

3. 共同做决定可能会花费更多时间,但是其结果利大于弊。

家长避免去做伪抉择

伪抉择有三种常见的形式。

第一种,家长提出哄骗性问题,其最终结果只有一个。比如你像现在洗碗,还是在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播出时洗。家长想要表达的意识时,你现在不洗,一会就不要看电视。把这样的话语包装成了选项。

第二种,欺骗发生在孩子做了不恰当的行为之后。比如家长经常说的,不要逼我发火,不要逼我骂你。把这些惩罚手段归为孩子的选择。

第三种,家长走过场。看似让孩子进行选择,最终决定权依然在家长手里。

面对孩子不想做却不得不去做

当我们管教孩子的时候,面对一些问题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却必须让孩子去做,这个时候,家长能做的就是家长尽量遵守以下的规则。运用侵犯性最少的策略;尽可能温和友好,不要用权势压制孩子。诚实以待;比如告诉孩子你当下的糟糕心情。解释理由;如果必须让孩子做,最好可以告知理由。变成游戏;比如孩子不喜欢刷牙,可以把牙刷想象成飞机,引起孩子兴趣。以身作则;对于家里的某些规矩,想要孩子遵守,最好自己先遵守,比如不要去玩手机。给孩子尽可能多的选择;主动让孩子参与,提出尽可能多的选项。

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希望我们永远保持不断学习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