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蒜皮--------节俭的习惯
住了这么久,
才发现城里的老太太大部分买东西特爱讲价,
家庭主妇上街买菜是每天要做的一件事,
买菜时,不是刻意去挑别人的坏处。
那个菜农踩辆老式的自行车,车尾一边绑着一个框。
框里的菜一把也没有,是空的,只剩放在簸箕的一把番薯叶和一把通心菜。
也就是卖剩的最后两把。那肯定是没那么漂亮的啦。
菜不老,就是有点残,但不明显。记得前一天也跟他买过才,还可以。
只有一把通心菜,但有个老太太还在跟他讲价:“八毛吧,八毛,我就买了这吧。”。。。
“你看这通心菜只剩一把,就八毛吧,你看,又老,又残。”
菜农说:“不行,一块,不能少,你要就拿去。"
老太太又跟菜农说:“你看看,这把菜这么老,就八毛啦,就八毛,我买了。”
菜农说:“不行,不行。。。”
因为我常晚去市场,每次去买的时候常是别人收市的时候,所以买不到好东西。
后来,我买了那把一块钱的通心菜。
老太太对生活很会节俭,也可能她是老年人,经济有限,省得一分是一分。
如果是年轻人,别人肯定会说这个人很吝啬,连两毛钱都看得这么重。
怎么说都好,现在这个世道,买东西能适当讲价有一定的好处。
所有卖东西的老板不会主动给你降价的。两毛钱看起来没什么,
但没有两毛钱,在一些大城市,你就进不了厕所的门了。当然,现在两毛钱是不可能的了。
可能要五毛了。。。
世道不一样了,要学老太太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