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带人的谚语(优秀119条)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句子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那什么样的句子才算得上是经典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带人的谚语(优秀119条),希望让大家越来越优秀!

带人的谚语 一

1、【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佐】 释义:佐:助。好鸟看好树木栖身,贤能的臣子选择明君效劳。 例句: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佐。闻说唐君德胜尧舜,钦文敬武,天下纷纷以有德而伐无德,以有仁而伐无仁。如今望二位大人注意也。

2、【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歇)曹操:东汉末期魏王,善于权谋。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足智多谋。指曹操和诸葛亮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聪慧人物。 泛指人的性格、志趣等各不相同。

3、【若要甜,加点盐】(谚)指单吃甜品不知甜,吃点咸的自然就有了比较。常比喻生活中要正确对待苦乐,不可只追求享受。

4、【贼人有妙计】(谚)贼人有作案的狡诈手段。指坏人有常人意想不到的诡计阴谋。

5、【有鸡天也亮,没鸡天也明】 释义:比喻不管少了谁,事情照样办。 例句:“你走,你走,走就走呗;一句话说到底:有鸡天也亮,没鸡天也明!”

6、【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惯)指以真情打动对方,并给对方讲明道理。

7、【老婆当军——充数儿】(歇)当军:当兵。指用不符合要求的人或物勉强凑数。 也作“老婆当军——没的充数”。

8、石油里面有金子,人民里面有圣人。

9、【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谚)金刚钻:用金刚石做钻头的钻子。 手里没有金刚钻,就不敢包揽修补瓷器的活。比喻人没有某项特长,就不敢贸然承担某项任务。 也作怀里没揣金刚钻,不敢揽那破瓷碗。 手里没有金刚钻,不敢揽这瓷器活。

10、【吃在脸上,穿在身上】(谚)吃得好,就会红光满面;穿得好,就会精神焕发。指人的外表如何是吃穿好坏的结果。

11、骏马的蹄力有限,人民的智慧无穷。

12、【肚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 释义:自己光明正大,不怕别人指责议论。 例句:“肚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就算我这话是骂人的,为啥你康地保听了就不好受?”

13、【管丈母娘叫大嫂子——没话找话】(歇)指本来无话可说,硬要找些话来说。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见了丈母娘叫大嫂子——没话搭拉话”。搭拉:方言,闲谈,闲扯。

14、【九国贩骆驼】(惯)原指到处兜揽生意。比喻到处钻营、图利。

15、【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 释义:吃了人家的宴请,接受了人家的馈赠,说话办事就不容易坚持原则。 例句:方亦鹏就曾屡次善意地提醒邢耀宋,要他保持应有的警惕,特别是不宜随便接受他们馈赠。“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真是一点也不假的大实话。

16、【趋名者于朝,趋利者于市】(谚)趋:追求。要想争名,那就到朝中去当官;要想夺利,那就到市场去贸易。指要争名利,就要找对获取名利的场所。

17、【笨人有笨福】(惯)笨的人自有他的福气。多指意外得来好处。

18、【狼腿扯到狗腿,驴唇不对马嘴】 释义:比喻胡乱牵扯,不相符合。 例句:我向你要两百五十六块钱,而你又扯出什么大事来,这不是狼腿扯到狗腿,驴唇不对马嘴吗?

19、【金女银男,不如生铁老伴】(谚)值金值银的儿女,也比不上生铁般的老伴。指人到老年,贵在有老伴彼此体贴照料。

20、【千朵桃花一树生】(谚)盛开的众多桃花,都是一棵树上生出的。比喻一母同胞,总是亲如骨肉。也比喻儿女虽强,总离不开生身的娘亲。 也作干朵桃花,一树所生。 干朵鲜花一树开。

21、【背后是石岩——靠得住】(歇)指可以依靠或可以相信。

22、【一个半斤,一个八两】见“半斤对八两”。

23、【猪拾柴,狗烧火,野狐扫地请客坐】 释义:比喻小人愈是殷勤,君子愈应留神远避。 例句:“南京人家掘得一石,上有字可考云:‘猪拾柴,狗烧火,野狐扫地请客坐。’不知是何等语也。”

24、【过年的皇历没用场】见“隔年的黄历不管用”。

25、【老鹰不吃窝下食】 释义:比喻坏人不在自己居住的地方作案。 例句:但赵太爷以为不然,说这也怕要结怨,况且做这路生意的大概是“老鹰不吃窝下食”,本村倒不必担心的,只要自己夜里警醒点就是了。

26、【不是冤家不聚头】(谚)冤家:仇人,又作反语,用于昵称似恨实爱的人。指仇人或不愿见的人偏偏相逢,无可回避。 也作“不是仇人不见面,不是冤家不碰头”。

27、【有状元徒弟,没状元师父】(谚)状元:旧时科举殿试第一名,也泛指各行业中的拔尖人物。指徒弟的技艺往往超出师傅。

28、【鸡多不下蛋,人多吃闲饭】(谚)指人多反而效率差。

29、【贫贱夫妻百事哀】(谚)贫贱夫妻度日艰难,没钱维持,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难以措办。指居家度日,没钱是不成的。

30、【千叮咛,万嘱咐】(惯)指反反复复地告诉对方应该注意什么以及怎样做。 也作“千嘱咐,万叮咛”。

带人的谚语二

1、【穷汉妻,半张犁】(谚)穷汉的妻子,干起活来要顶半张牛拉的犁。 指旧时穷人的妻子要干很重的劳力活,生活负担十分大。

2、【一人作罪一人当】(谚)自己犯下的罪行,由他自己承担。指刑罚只处分直接犯罪的人,不得株连他人。 也作一人有罪一人当。 一人犯法一人当。

3、【久闻大名,如雷灌耳】(惯)旧时见面的寒暄语。指对方名气很大,让人仰慕。 也作久闻高名,如雷灌耳。 久闻大名,如雷轰耳。

4、【为人无主见,吃亏在眼前】(谚)为人处世没主见,随时都会吃亏。 指人应有主见,行事不能随风倒。

5、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6、【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谚)辅:颊骨。车:牙床。颊骨和牙床是相互依存的;缺了嘴唇,牙齿就没了遮拦。比喻相互依存的两方,一方灭亡,另一方必难幸存。 也作“唇亡齿必寒”。

7、【帮艺不帮钱】(谚)在钱财上帮助人,不如帮入学会一门技艺为好。 指帮钱只是救济一时,帮艺却能使人终生受用。

8、【水菜水菜,七分水三分菜】 释义:栽种蔬菜,水起重要作用,不能缺水。 例句:栽树种菜,倒是满好的,可常青道:水菜水菜,七分水三分菜,这都得靠个水。

9、【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见“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面”。

10、【狮舞三趟无人看,话说三遍没人听】(谚)三:泛指多数。重复多次舞狮,就没人爱看;重复多次说话,就没人爱听。指说话没有新意,一味重复,必定惹人腻烦。

11、【人嘴两张皮】 释义:比喻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话没准,不可信。 例句:“真是人嘴两张皮,愿说什么说什么。分明是刚才你和钱掌柜商量的。”

12、【船家不打过河钱】(谚)船家:摆渡渡客的船主。船主不在船靠到对岸后才收船钱。指渡客在船开动时就必须把摆渡钱交上。

13、【肉骨头落了锅——啃定】(歇)啃:谐“肯”。指某事是确定无疑的。

14、【管他三七二十一】见“不管三七二十一”。

15、【恶有恶报】(谚)指作恶的终究会有坏的报应。原为佛家劝诫世人改恶从善的禅语,后传为警世语。 也作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恶善到头总有报。

16、【牛头不对马嘴】(惯)比喻胡言乱语、所答非所问或所说的两件事对不上茬儿。 也作牛头不对马面。 驴唇不对马嘴。

17、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18、【宁做鸡首,不当牛尾】 释义:在上一级当尾巴,不如在下一级当头头。 例句:前些年,他还暗自庆幸过,与其在省委大机关当个像豆饼似的挤在中间的中层干部,还不如到T市当个第二把手——“宁做鸡首,不当牛尾”。

19、【你拿刀子挡,我用斧头开路】 释义:比喻强行通过,阻挡不住。 例句:他王春山要是归顺了,咱也就不管他了;他若是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咱可就不客气了:你拿刀子挡,我用斧头开路,反正这回咱非进城里去干它一场不可了!

20、【 从天上放下云梯】遇到高升的机会。申跃中《挂红灯》: “对于他自己,虽然不能说是从天上放下了云梯,但也算有 了步步向上的台阶了。”

21、【未曾水来先垒坝】(谚)坝:堤坝,拦水的土建筑物。发大水之前先得把堤坝筑好。指防洪要提早准备。也泛指凡事要把准备工作做在前头。

22、【扯长线,钓大鱼】 释义:比喻做长远打算和安排,以便达到更大的目的。 例句:邓秀梅低声地、机密地说道:“我们不妨看看他们如何活动,扯长线,钓大鱼,说不定深水里还有大家伙。”

23、【点天灯】在古代,“点天灯”是一种惨无人道的死刑刑罚。它是借用了“天灯”这个民俗活动作为刑罚名称。 古代汉族有一种节日风俗,元旦夜晚,每家每户在屋楼上用长竿悬挂灯盏,通宵达旦,称“天灯”。一为烘托节日气氛,二为祈求五谷丰登(灯),岁岁平安。 后来,酷吏们竟受到“天灯”的启发,发明了“点天灯”的酷刑。“点天灯”也叫“倒点人油蜡”,把犯人衣服扒光,用麻布包裹,再放进油缸里浸泡,入夜后,将他头朝下脚朝上拴在高杆上,从脚上点燃,直到将人体烧完方灭。史载唐代叛贼安禄山就是被这种刑罚处死的。据此,“点天灯”的刑罚最迟出现在唐代。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旧时代,川湘一带还存在“点天灯”的酷刑,这种点天灯不同于古代的点天灯,为当地土匪所创,在所谓的人犯的脑袋上钻个小洞,倒人灯油并点燃,让人犯在极度痛苦中被烧死。他们称此为“点天灯”。 解放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剿匪,才彻底消灭了这种惨无人道的酷刑。

24、【一不做,二不休】(谚)指要么就不干,要干就干到底。

25、【刀切豆腐两面光】 释义:比喻人两面讨好。 例句:如今过日子不能刀切豆腐两面光,在谁面前都想赚好人。脚踩两只船略有点风浪就会闪到海里去,轻了呛几口水,重了会淹死。

26、【男到三十一枝花,女到三十老人家】(谚)男子到三十岁时,风华正茂,像花一样开得正盛;女子到三十岁时,已经过了青春期,像老人一样色衰。指女性的青春期是短暂的。 也作男过三十一枝花,女过三十烂冬瓜。 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一个疤。

27、【卖糖的不卖醋,卖醋的也别卖糖】(谚)卖糖的就只卖糖,卖醋的就只卖醋,不要互相掺和。比喻人各干各的营生,不要相互搅扰干预。

28、【丑八怪】“丑八怪”这一俗语形容某人长相丑陋。说起丑陋,人们就联想到猪八戒。其实这个词原来并不是指相貌的,它源自“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指的是趣味相投画风相似的一批人,“扬州八怪”究竟指哪些画家,说法不尽一致。有人说是八个,有人说不止八个,所指人物也不尽相同。据各种著述记载,计有十五人之多。其中李玉芬《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是记载“八怪”较早而又最全的,所以一般人还是以清末李玉芬所提出来的八人为准,即汪土慎、郑燮、高翔、金农、李鳝、黄慎、李方膺,罗聘。 八怪中尤以郑燮、金农、汪士慎最为有名。这些人在当时所谓正统画派眼里一是做人不合时宜.我行我素。二是作画我从我法,推陈出新,标新立异。所以被蔑称为“丑八怪”。然而,他们的怪异又人情人理,很被广大百姓喜爱,因此,一方面被主流画家和上层社会所攻击、所不容,一方面又深受大众喜爱,名气大振。特别是郑燮(郑板桥),爱民如子,他有诗句为证:“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占声。” 后来被人们喜爱的“扬州八怪”竟然演变出“丑八怪”一词,简直是对扬州八怪的亵读。不过,人们把这种艺术上的怪异当做相貌了,与扬州八怪已无干系,约定俗成,就流传开了。

29、【一斤肉包的饺子——好大皮子】(歇)皮子:本指包饺子的面片儿,转指外表、架势。指人派头、架子大。含讥讽意味。

30、【下半旗致哀】“下半旗”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致哀方式。当一个国家领导人逝世,或者发生重大灾难,习惯上要把国旗升起后下降到离国旗杆顶端一段距离(距杆顶三分之一处),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周恩来去世后,不仅中国下半旗致哀,就连联合国也为周总理破格下半旗。因为联合国规定只为联合国成员国的元首下半旗。足见周总理的威望之高。 用下半旗表示哀悼的做法,据说最早出现在1612年。一天,一艘名叫“哈兹·伊斯”号的英雄船徐徐驶进泰晤士河,它的桅杆上飘半旗,象征船员们对已故船长的敬意。该船长是在北美北部海岸探寻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不幸去世的。他在船员中的威信极高,他去世后,船员极度悲痛,便把桅杆上的旗降下一半,表示对船长的敬仰和悼念。以后许多船只沿用了这种哀悼方式。 随着时间的流逝,用下半旗表示哀悼的做法便流传到陆地上,后来被官方承认,并为世界各国所采用。

31、【露丑不如藏拙】(谚)与其在人前出乖露丑,惹人耻笑,还不如把自己的短项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 指藏拙固然不佳,却比露丑略胜一筹。

32、【瓮里走了鳖——左右是他家一窝子】(歇)左右:反正。指某事反正是他家里的人干的,与外人无关。

33、【财动人心】(谚)钱财能打动人心,使人改变主意。

34、【银样蜡枪头】 释义:比喻中看不中用。 例句:便都笑那些老爷们、大哥们平日作威作福,横行霸道,如今也不过虎头蛇尾,银样蜡枪头,奈他们不何。

35、【显露头角】见“露头角”。

36、【圣诞树】在西方,不论是否基督教徒,过圣诞节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添节日气氛。西风东渐,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圣诞树也开始流行起来。 据说是阿尔萨斯地区最先把冷杉树枝或冷杉树做成的圣诞树竖在屋内,树上点缀着许多糕果和苹果。到了十八世纪,圣诞树已经很流行,而且圣诞树上已经有了插蜡烛的习俗。而人们在圣诞树上饰以花卉,则是因为在民间传说或《圣经》故事里面都描述过天堂乐园里果树开花的盛况,因而从一开始人们就喜欢用苹果来装饰圣诞树。现在,圣诞树上的饰物更多了,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还挂上各种圣诞礼物,电源一通,五光十色,十分好看。

37、【长处掏,短处捏】(惯)形容人贪婪吝啬,处处占便宜。

38、【不将辛苦意,难得世人财】 释义:不合辛茹苦,就难赚到钱财。 例句:“你看不会做买卖,那老爹托你么?常言‘不将辛苦意.难得世人财’。”

39、【脚不点地】(惯)形容走得飞快或不停地走。 也作脚不沾地。 脚不停趾。

40、【宁扶旗杆,不扶井绳】(谚)旗杆是直的,可以扶起;井绳是软的,不能扶直。比喻帮人要帮有自强意识的人,不帮那些不能自立的人。

带人的谚语三

1、【树林子大,什么鸟儿都有】 释义:比喻人多,情况复杂,什么样的人都有。 例句:“不是说,树林子大,什么鸟儿都有吗!”俞秋兰感叹地说,“人也是—样呵!并不都像马俊友那样,用感睛叫报感睛,冷冰冰的人也还是有的。”

2、【正等肉下锅,兔子来叫门】(惯)比喻要抓的人不请自到,来得正巧。

3、【鼻涕往上流】(惯)比喻事情被颠倒了。

4、水底有暗礁,水上打漩涡;

5、【上不上,下不下】(惯)比喻两头都靠不上。也形容处境困难。 也作上不得,下不得。 上不上,落不落。

6、【老头子】“老头子”在现实生活中是个常用词,有多种用意。年纪大的男子常被称为“老头儿”或“老头子”。在北方,“老头子”一词,多是上年纪的妻子对老伴的昵称。在某些场合下,还指权威高、有威望、岁数大的人。 但有时候“老头子”却似乎含有一些轻视的意思,让被叫者认为是嫌自己太老,不中用了。甚至还带有蔑视或谩骂的意思,如“那脏老头子。”那么,它源出哪里呢?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乾隆三十六年,纪的被任命为四库全书馆的总纂官,负责编修《四库全书》。盛夏的一天,纪的因体胖,经不起炎热酷暑,便盘起发辫,脱掉上衣,袒胸露背地坐在几案旁校阅书稿。不巧的是,乾隆帝这时踱步走进馆来。纪的想穿衣服已经来不及了,便一骨碌钻人案下,用帏幔裹住身体。过了一会,纪的以为乾隆帝已经走了,便探出头问馆中人:“老头子已经走了吗?”话音刚落,他就发现“老头子”还在他身旁坐着,两眼正瞪着他在看呢!登时就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乾隆听见这句话后一脸冰霜地质问纪的:“‘老头子’三个字作何解释啊?”大家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因为如果被视为对皇帝不敬,是犯杀头的死罪。谁知纪的跪在地上,灵机一动,非常从容地回答:“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渭‘头’,父天母地之谓‘子’,故简称为‘老头子’。”乾隆听罢他的解释,虽然知道是巧言辩解,但这番话也着实中听,就转怒为喜地说:“朕就原谅你这样信口乱叫之罪了。” 从此,纪晓岚发明的“老头子”三字便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官场中,常有人效仿他,背后称自己的上司为“老头子”。从它的出处看,“老头子”是一种调侃。

7、【猪困长肉,人困卖屋】(谚)困:睡觉。指猪吃了睡,还有助于长肉;人要是像猪一样懒,就必定穷困潦倒,连住房都会卖光。

8、【骑着瞎马撞南墙】(惯)比喻由于盲目行动而遭受挫折。

9、【不登高山,不现平地】(谚)不登上陡峭的高山,就显不出平坦的大地。比喻凡事不经过比较,就看不出巨大的差别来。

10、【当面留人情,日后好相逢】(谚)人情要当面留给对方,以后才好见面。指待人接物要留有余地,不可把事做绝,把话说尽。

11、【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人们形容女子长得漂亮,往往用“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来比喻。美貌与这四种事物何干?这种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说从古就有,分别是形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都还分别有一段有趣的历史传说。 “沉鱼”,是指西施。春秋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美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这时,有鱼儿游过,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了。 “落雁”,是指王昭君。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宁。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昭君便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下来。从此,昭君就有了“落雁”的代称。 “闭月”,是指貂蝉。《三国演义》说她善歌舞,色伎俱佳。她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能歌善舞,很受王允的宠爱。当时,董卓专权,飞扬跋扈,大臣们都敢怒不敢言。王允与貂蝉共同设下美人计、连环计,密谋杀死董卓。为此,王允和貂蝉便以父女相称。为了宣扬他女儿长得如何漂亮,王允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羞花”,是指杨贵妃。传说杨玉环进宫后,很是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鲜花说:“花儿呀,花儿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啊!”她边说边用手摸了花儿一下。不想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恰巧,此事被一宫女看见。宫女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这件事传到唐玄宗耳朵里,喜出望外,大肆渲染,此事也就传开了。

12、【家家卖私酒,不犯是好手】(谚)私酒:违反法规、私下售卖的酒。 好手:手段高明的人。家家都卖私酒,只要不被抓住就是好手。旧指人不怕违法,就怕做违法事却没有不让人发现的高明手段。

13、【烦恼不寻人,人自寻烦恼】(谚)烦闷苦恼并没有找上门来,都是人自寻自找的。指一切烦恼都是人自身行为造成的,不必推向客观。

14、【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 释义;比喻虚心好学,多向人请教,学到的知识就多。 例句:俗话道:“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往后儿,你要注意随时随地向认字的人们学习,多认些老师。

15、【此一时,彼一时】见“彼一时,此一时”。

16、【锣鼓听声,说话听音】(谚)指听话要善于聆听话的弦外之音。 也作锣鼓听声,听话辨音。 锣鼓听音,说话听声。

17、【打掉了牙齿往肚子里咽——有苦难言】(歇)指心里有隐痛,难以启齿。

18、【东风射马耳】(惯)东风在马耳边吹过,马没有任何反应。比喻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19、【杀人倒落两把血】(惯)杀了人留下两手的血。比喻出了力,没得到好处,却惹来了是非和麻烦。 也作杀人赚了两手血。 杀人白落两手血。 杀人不成闹两把血。

20、【鸡叫天明,鸡不叫天也明】 释义:比喻缺少谁也无关紧要,事情照样进行。 例句:他不同意,地球就不转了?鸡叫天明,鸡不叫天也明!要按他的意思,“地下革新组”根本平不了反,我和袁师傅这辈子别想再翻身。我看,只要大伙要求上新产品,他一个人挡不住!

21、【吹大法螺】法螺,是佛教徒举行宗教仪式时吹奏的一种乐器。螺即螺贝,生长在大海,俗称海螺,系软体动物,肉可食,螺头穿孔吹之,声大而远。吹大法螺或吹法螺,比喻佛说法广被众生。螺声勇猛,表示大法之雄健。又吹螺表示号令三军,比喻佛说法降魔。“吹大法螺”一语,出自多种佛经。如《法华经·序品》亦说:“吹大法螺,击大法鼓。”《金光明经·赞叹品》亦说:“吹大法螺,击大法鼓,燃大法炬,雨胜法雨。”这种法螺,现在我国汉传佛教寺院做佛事,一般不用了,但藏传佛教寺院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时,仍然吹奏这种乐器。由于法螺中空声大,距离很远的地方都可以听到。所以后用以比喻吹牛皮、空口说大话为“吹大法螺”。(无名氏)

22、【立得正,不怕影儿歪】(谚)只要身子站得端直,就不怕影子歪斜。 比喻人只要行为正,作风好,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恶意诽谤。 也作立得正就不怕影儿斜。 立得正不怕影子歪。

23、【张家长,李家短】“张家长,李家短”这一俗语意思是特指那些喜欢说闲话的人。与张家李家并无关连,如同张冠李戴、张三李四一样,都是一种借代。但在源头上与张家李家并不是一点瓜葛也没有,“张家长,李家短”就源自张献忠与李自成。 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后,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双雄并峙,互争雄长。 在民间流传有“张家长,李家短”的俗语,张献忠为此很欣喜,认为这句话是在说自己的实力很强大,能长久。李家的战斗力不行,是短命的,预示着自己必将战胜李自成,取代明朝坐上皇帝宝座,因而乐不可支。其实这只是张献忠的一厢情愿罢了。历史便是最好的证明,事实上张家李家都不长,张献忠一天皇帝也没做上,李自成只做了四十多天的皇帝。

24、【烧的纸多,惹的鬼多】(谚)给鬼烧化的纸钱多,招来讨要纸钱的野鬼就多。比喻人做事无原则,迁就照顾的面越宽,招惹来的麻烦事就越多。

25、【上了山尖想上天】(惯)形容十分贪心,得寸进尺。

26、【世事有常有变,英雄能屈能伸】(谚)指世事有经久不变的规律,也有升沉起伏的变化;英雄豪杰做事,贵在随时应变,失意时能承受屈辱,得志时能施展才干。

27、【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谚)横:蛮横不讲理。愣:傻呆,反应迟钝。蛮横的人害怕不懂事的人,不懂事的人又怕拼命不怕死的人。指只有不怕死的人是最惹不起的。

2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谚)少壮:年少力强。徒:徒然,白白地。指人在年少力强时不知努力进取,到得年老无为时就悔恨不及了。劝少年要及时努力语。 也作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29、【御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见“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

30、【儿大不由爷】(谚)爷:父亲。儿子大了,凡事自作主张,不由父亲作主。指儿女长大成人后自立自主,父母不必再干预。 也作儿大不由娘。 儿大母难专。专:专断。 儿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

31、【城隍庙里的菩萨——人造的】(歇)造:本指塑造,转指捏造、编造。指某些话语或事情是人编造出来的。

32、【路在口边】(谚)指出远门不认识路,勤动嘴问人就会知道。也指勤动嘴向人请教,生活前景就不会迷茫。 也作路出嘴边。 路在嘴巴上。

33、【扳倒龙床,跌了太子】(惯)龙床:皇帝的宝座。指犯了大罪。也指豁出一切,起来造反。

34、【成大事者,不惜小费】 释义:办大事的人,不在乎花些小钱或受些小的损失。 例句:“难得寻下这房舍儿。……常言‘成大事者不惜小费’。”

35、【中彩】“中彩”现在多指买彩票中奖。彩票业在我国属于造福于民的福利事业,为福利事业筹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由国家独立经办。“中彩”一词源自古代的赌博游戏。 古代有一种竞赌游戏,用木头做成五个与现代骰子不同的骰子,它们不是六个面的正方体,而是长柱体。四个侧面有彩画,两面画着雉(即野鸡),另两面画着牛。顶的一面是黑色,底的一面是白色。游戏时,五个骰子一起掷,如果掷出去的五个骰子画面一样,比如都是牛,就叫中彩,就赢钱。 “彩”有大有小,全黑的最大,如果掷出了全黑,就叫中头彩,自然赢的钱最多。

36、【割不断的亲,打不断的邻】见“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

37、【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见“行行出状元”。

38、【奶妈抱孩子——人家的】(歇)指人或物属于别人,不属于自己。

39、【凡药三分毒】(谚)凡是药物,总含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成分。指药能治病,但同时也有副作用,服用时必须慎重。 也作“是药三分毒”。

40、【邻居一杆秤,街坊千面镜】 释义:谓近邻的评判和街谈巷议像秤一样准,镜子一样清楚。 例句:这三个老叟,负暄闲谈,正是邻居一杆秤,街坊千面镜,都说绍闻是个老实人。

41、【现官不如现管】(谚)现官:现任的官员。现管:直接管辖自己的顶头上司。指不怕现任官员职位多高,就怕直接管辖自己的顶头上司。

42、【端谁的碗,受谁管】 释义:吃谁的饭,给谁干活,就得受谁管。 例句:张枫林欲擒先纵,故意拿捏着说:“端谁的碗受谁管。人家跷起腿来比咱们脑袋都高,不斗意气,不生闲气,闭着眼睛活着吧。”

43、【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谚)人不能从相貌上断定他有多大的作为,就像海水无法用斗来量它的多少一样。指人的才干、学识与成就,从相貌上是估量不透的。 也作“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44、【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惯)见:同“现”。指交易未成,钱物俱在,双方都没有受到损失。

45、【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谚)惺惺:聪明智慧的人。聪明的人总是喜欢聪明的人,英雄好汉总是爱交英雄好汉。指杰出的人物总是相互仰慕的。 也作惺惺惜惺惺,好汉爱好汉。 惺惺相惜,英雄相爱。

46、【杀人不过头点地】(谚)即使被杀死,也不过是脑袋滚在地上罢了。 指充其量不过是个死,没有什么了不起。

47、【各肉儿各疼】(谚)肉儿:亲娘身上掉下的肉,指亲生儿女。指谁亲生的孩子,谁就对他知疼知痒。 也作“各养的各痛”。

48、【吃了秤砣——铁了心】(歇)本指心变成铁打的,转指人拿定了主意,下定了决心。 也作“吞下秤砣——铁了心”。

49、【财神爷甩袖子——镚子儿皆无】(歇)镚(beng)子儿:铜子儿,清末流通的圆形无孔的铜币,大子儿相当于二十文,小子儿相当于十文。 指一个钱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