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句子总是能给人赏心悦目、耳目一新的感觉。全都是小编花尽心思整理出来的农事谚语【共计106条】,记得收藏保存多看几遍哦!
农事谚语 一
1、“竖起脊梁”,谓站稳脚跟,振奋精神,专心参禅办道。这是一句禅家习用语。
2、吉祥如意“吉祥”与“如意”的复合同,谓诸事吉利顺遂。吉祥,梵语Sri,音译作室利、师利,又称为吉羊。据说释尊成道时即坐于吉祥草上,系由吉祥童子刈割并敷陈于释尊的座位上(见《中阿含经》卷五十、唐代澄观《华严经疏》卷十二等)。如意,为说法及法会之际,讲师手持之器具。此物原为印度古时之爪杖,巴利语为anuruddha(阿那律),系由骨、角、竹、木等所制,柄长三尺,形状如云,或如手形,乃搔背止痒所用,以其能补手不能到之处,而搔抓如意,故称为如意(见《优婆塞戒经》卷五)。后一般多用作祝福之辞。北齐张成《造像题字》:“为亡父敬造观音像一区,合家大小八口人等共养,吉祥如意。”元代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再休想吉祥如意,多管是你恶限临逼。”
3、【横挑鼻子竖挑眼】(惯)形容很不满意,百般挑剔。 也作“横挑眼,直挑眼”。
4、水土不出田,粮食吃不完。
5、【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谚)荒年:饥荒年景。手艺人:凭手工技术谋生的人。指手艺人凭手工技术谋生,人们处处离不了他们,故谋生容易。 也作“饥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6、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7、头上淋过大雨,脚下就不怕露水
8、【管闲事,落不是】(谚)闲事:跟自己无关的事;无关紧要的事。指插手管闲事,往往会落得是非缠身,受人指责。 也作管闲事,落闲事。 管闲事,生闲气。
9、【糟糠之妻】“糟糠之妻”比喻共患难的妻子。并非一传统相声中将“糟糠之妻”说成是如同糟糠一样的妻子。 “糟糠之妻”出自《后汉书·宋弘传》,据载:“(光武帝)谓弘日:‘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日:‘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说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与他的大臣宋弘之间的一段对话。当时,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丈夫去世,刘秀希望她在满朝文武大臣之中再物色一位合适的丈夫,结束寡居生活。湖阳公主心仪宋弘,认为“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就请刘秀代为牵线。 宋弘是光武朝的名臣,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对皇上直言敢谏。先后为汉室推荐和选拔贤能之士三十多人,其中有官居相位的。虽然深得光武帝的信任和器重,但他并未因此而骄逸。难怪湖阳公主看中这样一位品行公正的大臣。可刘秀也不好挑明了直说,就委婉地向宋弘试探“贵易交,富易妻”的反应。宋弘听出了弦外之音,婉拒以“糟糠之妻不下堂”,保全了大家的面子。“糟糠”是指谷皮等粗劣的食物,贫者常以此充饥。“糟糠之妻不下堂”是说贫贱时一起吃糠菜、共患难的妻子不可遗弃。从此,后世就将共患难的妻子直接称为“糟糠”了。
10、牲畜管理
11、只要自己上进,不怕人家看轻。
12、栽禾赶时,割禾赶天。
13、(3)叶菜类蔬菜露地种植
14、【这个一榔头,那个一锤子】 释义:比喻你一言,他一语,意见不统一。 例句:你还说民主管理指在岩上选组长,做计划,筹资金。在船上还能这个—铘头,那个一锤子,那不是野兔子拉犁,乱套了?
15、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16、七颠八倒原为禅语。见《景德传灯录·金陵清凉文益禅师法嗣》卷二六:“问:如何是正真一路?师日:七颠八倒。”又如《五灯会元·长庆棱禅师法嗣》卷八:“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七颠八倒。”后俗语中多运用。或谓混乱不堪。如《水浒传》第二四回:“如今不幸他殁了,已得三年,家里的事都七颠八倒。”或指晕头转向。如明代高明《琵琶记·再报佳期》:“叵耐一个秀才,老婆与他不要,别人见了媒婆,欢欢喜喜,他反和我寻争寻闹。老相公又不肯干休,只管在家哕唣,把媒婆放在中间,旋得七颠八倒。”
17、(4)耐寒蔬菜种植。隔热性较差的日光温室适合种植甘蓝、菜花、生菜、芹菜、生菜、白萝卜等耐寒蔬菜。
18、若要吃白面,伏里耕三遍。
19、【看风使帆】原为禅语,意为随缘,对机。语本《五灯会元》卷十六:“看风使帆,正是随波逐浪。截断众流,未免依前渗漏。”这是法云法秀禅师上堂开示的法语。法秀属禅宗云门宗门下。该宗祖师文偃有“云门三句”,名噪丛林,即“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看风使帆”是解释“随波逐浪”句的。后变为“随风倒舵”、“看风转舵”、“见风转舵”等,比喻顺着势头行事,多含贬义。如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则你这媒人一个个,啜人口似蜜钵,都只是随风倒舵。”又如《民国通俗演义》第四二回尾批:“为老袁计,不即当看风转舵,临崖勒马耶?”又如刘流《烈火金刚》第二七回:“他马上见风转舵,说道:‘你是金区长吧!早就耳闻。请到屋里坐!’”(李明权)
20、茬口换好,米面吃饱;茬口不换,丰年变歉。种地不倒茬,十年九抓瞎。
21、一亩不治,百亩遭殃。
22、萝卜性情暴,常要水来浇。
23、留种要晒干,藏种要常翻。
24、【货到街头死】(谚)远途贩运来的货物,只要上市,便没退路,不论价高价低,都得脱手卖掉。指做生意要获得可靠信息,盲目贩运没出路。
25、如明代高濂《玉簪记·闹会》:“这壁厢是什么菩萨?这是五十三参形容改。”
26、夏季高温前后适宜的温度和高湿度容易引起稻飞虱、稻瘟病、玉米螟、叶霉病等害虫的流行,因此要注意预防。
27、【喝了忘魂汤】 释义:形容入迷迷糊糊,忘事。 例句:唉!人急马不快,你急他不来。你扯急筋,他扯慢筋,只怕他们是喝了忘魂汤啵!搞什子鬼去了,还不来呢?
28、【井深槐树粗,街阔人义疏】(谚)高原深井,树大根粗,这是北方的自然景观;街道宽阔,往来稀少,这是北方的人情写照。指景象壮丽,人情疏淡,这就是北国风光。
29、【单位】指禅林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在座位上方贴有各人的名字,故称单位。如《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谓:“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此词以后用于计算事物数量的标准。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时”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克”为计算重量的单位,等。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某一部门称为工作单位。如柳青《铜墙铁壁》第十八章:“晚霞映红的平鄢里,尽是一片各单位交上来的俘虏。”何为《最初的带路人》:“我想这大概就是老乔的工作单位。”(文贤)
30、庄严塑造佛像,为之贴金,使其形象端庄肃穆,称为庄严。如明代陶宗仪《辍耕录·旃檀佛》:“京师旃檀佛以灵异著闻,海宇王侯、公相、士庶、妇女捐金庄严。”亦指佛菩萨像的光彩,如说“法相庄严”。用善、美之物(如七宝等)装饰国土,也称庄严。如《阿弥陀经》:“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此外,用福慧等善行净化身心,亦谓之庄严。如《大集经》卷一说四种庄严,即戒庄严、三昧庄严、智慧庄严和陀罗尼庄严。后用庄严形容自然界宏伟精妙。
农事谚语二
1、南方“秋虎”
2、禾踩三道黄如金,棉锄七次白如银。棉锄七遍大如拳。
3、门外汉指外行人,是说他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门,原指佛门,法门。《五灯会元·临安府上竺圆智证悟禅师》:“谒护困此庵元禅师,夜语次,师举东坡《宿东林偈》(原偈中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且日:‘也不易到此田地。’庵日:‘尚未见路径,何言到耶?是门外汉耳。’……师通夕不寐,乃晓钟鸣,去其秘畜,以前偈别日:‘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特以告此庵。庵日:‘向汝道是门外汉。’师礼谢。”东坡欲从溪声山色了悟真性,而不知声色与见闻等如虚空华(花),本无所有,原是妙明真心,正如≮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说他是“门外汉”。至今广泛用以称外行人。清代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七八《答项金门》:“倘攻之日门外汉,我闻之欣然。”
4、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
5、非针不行线,无水不渡船
6、密植长稻,稀植长草。
7、【打铁先得本身硬】(谚)指铁匠自身强壮有力,才能把铁打好。比喻处理问题或从事工作,必须自身的思想作风、才学技能过硬,才能得心应手。 也作打铁得要铁砧硬。 打铁先得铁锤硬。
8、【一宿觉】《二程全书》卷十八中有一段问答。问:“释氏有一宿觉,言下觉之说,如何?”答:“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于言下即悟,何啻读十年书!”这是理学家借用禅宗公案,谓迅速领悟。“一宿觉”出于《坛经·机缘品》。唐代有位精通天台宗止观法门的玄觉禅师,诵《维摩诘经》有悟,到曹溪求六祖慧能大师印可。玄觉机锋迭出,颇受慧能赞许。玄觉欲告辞,慧能更进一步,以双关语问道:“返太速乎?”玄觉答道:“本自非动,岂有速耶!”谓就实相而言,事物原无动静去来。(可参阅晋·僧肇《物不迁论》及《坛经》一段)于是,两位高僧口吐莲花,又展开了一番精彩的问答。当玄觉说出“分别亦非意”时,慧能叹道:“善哉!”留玄觉住了一宿。这段故事,在丛林中流传,被称为“一宿觉”,成为禅宗“顿悟”的著名公案。 (李明权)
9、囚鸟不望飞,系马常念驰
10、一穗撒一颗一亩撒一簸。
11、抢收快打,免受糟蹋。
12、丰干饶舌佛教典故。据《宋高僧传》卷十九载:唐丰干禅师原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舂米供僧。先天(712-713)中,他去京兆化缘,闾丘胤将去台州作太守,问丰干说:“台州有何贤达?”丰干说:“到任记谒文殊。”闾丘胤上任后到国清寺,在僧厨中见到了寒山、拾得两位僧人(传说为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于是礼拜。两个僧人笑着说“丰干饶舌”,便扬长而去。后用以比喻多嘴、唠叨。
13、【玩把戏】(惯)本指表演杂技,比喻玩弄蒙蔽人的手段。 也作“玩鬼把戏”。
14、羊圈摇钱树,猪圈聚宝盆。
15、多打细磕,颗粒不放脱。
16、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八戒”中的第一戒为“不杀生”。佛教认为杀生属于应受地狱报应的最大恶业之一。放下屠刀就是不杀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恶业。不造一切恶业,就能得到种种福报,进而摆脱轮回,直至成佛。禅宗好谈立地成佛,同慧能所传顿悟之法有关。“立地”是唐宋时的口语,犹言立刻、当下。现代也有运用于文章的,如鲁迅《准风月谈》:“古时候虽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但因为也有‘放下官印,立地念佛’而终于又‘放下念珠,立地做官’的人,这一种玩意儿,实在已不足以昭大信于天下。”
17、麦子播成行,远望一堵墙。
18、爹不识耕田,子不识谷种。
19、【一个模子铸的】(惯)模子:用压制或浇注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I具。形容东西或人物一模一样。 也作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一个模子里磕出来的。
20、【宁看贼挨打,不看贼吃耍】(谚)指看贼挨打受罚可以儆戒自己,而看贼用偷来的钱吃喝玩乐,则容易受邪恶的引诱。
21、稀麦稠谷饿死人,留苗定要留均匀。
22、豆薅三道颗颗圆,谷薅三道压断田。豆见草,没有好。
23、【花不好,是自家栽的】(谚)花儿纵然不好,也是自己亲手栽下的。 比喻儿女不好,也总是自己养的,只怪自己没教育好,该关爱时还得照样关爱。
24、立秋处暑秋收忙,秋季选种正相当。
25、【河边无青草,不用多嘴驴】(惯)斥责人多嘴多舌。
26、【烂泥糊不上墙】(谚)指毫无黏性的烂泥,无法将它抹上墙壁。比喻平庸无能的人无论怎样扶持,也难以成事或走向正路。 也作烂泥扶不上壁。 烂泥巴扶不上墙。
27、棉花薅瓣,芝麻薅点。
28、农忙站一站,闲时少顿饭。
29、旱天芝麻涝天稻。
30、【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谚)指天降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惹的罪孽,无法逃脱。
31、【自由自在】没有任何障碍而能充分自主的成道境界,佛教称为自由。《坛经·顿渐品》谓:“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在,无滞无碍。”在经书中,“自由”与“自在”的意义差不多,可以连用。《坛经·顿渐品》又说:“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在自在。”自由自在就是见性之后“纵横尽得”的境界。菩萨成道,叫做“得大自在”。“大自在”也就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大我”(见《涅槃经·德王 品》)。后来,亦用“自由”或“自由自在”泛指摆脱束缚和压迫。如《西游记》第一回:“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李明权)
32、【打着灯笼没处找】 释义:说明难得,少有。 例句:“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儿,……只怕打着灯笼儿也没处找去。”
33、禾耘三道仓仓满,豆锄三遍粒粒圆。
34、【好汉不打上门客】(谚)英雄好汉不慢待那些好意上门来的人。指凡能上门,都应以客礼相待,即使彼此不和,也应宽恕。
35、胡思乱想易得病,贪得无厌会丢命
36、【千中有头,万中有尾】(谚)纵然事情十分繁杂,千头万绪,也总有个头尾。指解决问题要拨开繁冗,抓住要害。
37、田间管理
38、红薯勤翻秧,挖苕用车装。
39、【驴年】《景德传灯录》卷十四:“……石霜翌日又问:‘和尚一片骨,敲着似铜鸣,向什么去处也’?师唤侍者,侍者应诺。师曰:‘驴年去。’”又,同书卷九《福州古灵赞禅师》:“其师又一日在窗下看经,蜂子投纸窗求出。师睹之曰:‘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出得?’”我国古代以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豕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纪年。驴是十二生肖以外的动物,根本不能用以纪年。故“驴年”表示根本不可能有的年月。如《云门广录》卷上云:“为什么不答话?师云:驴年会么?”(见心)
40、人怕年老穷,禾怕秋后虫。
农事谚语三
1、【头齐脚不齐】(惯)谦称自己准备得还不够齐全。也形容人多,步调不一致。
2、【要捉栖鸟必留窝】(谚)栖鸟:夜晚栖歇在窝里的鸟。要想捉住栖歇在窝里的鸟,就必须留下它原来的窝。比喻要逮住有家室的人,就不要惊动他的家。
3、如要花生好,磷钾不可少。
4、麦喜三月三场雨,有钱难买四月旱。麦湿梢,收得好。
5、油是精神盐是劲,粮食增产要靠粪。要得庄稼好,须在粪上找。
6、【出水才见两腿泥】 释义:比喻事情到最后才能看出结果。 例句:“我不服他这个,走着瞧,出水才看两腿泥哩!”
7、(1)中稻后期要加强水浆管理,采用干湿灌溉技术、收获前停水不宜过早,宜在收获前5-6天停水。这样可以提高根系活力,保根护叶,防止枯萎和过早衰老。
8、【东家点灯,西家暗坐】(惯)比喻各干各的,互不相干。
9、【只有千年的朋友,没有千年的伙计】(谚)伙计:合作经商的人。朋友间友谊长久,而合作经商有利则干,无利则散。指人际关系,建立在情义上的长久,建立在金钱上的短暂。
10、人多办法多,蚂蚁能把泰山拖。
11、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
12、(2)秋冬季蔬菜适时种植。日光温室内的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等喜温蔬菜作物正处于播种期,元旦、春节及翌年春季上市。选择在晴天的下午种植,达到同样的深度,合理的密度,及时浇足浇水。
13、别人烤火我修塘,别人车水我歇凉。
14、鸟惜羽毛虎惜皮,为人处世惜脸皮。
15、【鸡肠兔儿胆】(惯)形容人气量狭窄,胆子很小。
16、肥料不下,稻子不大。
17、适时分批采摘新棉,坚持“四分四快”,即分收、分晒、分储、分售快采、快晒、快采、快售以提高质量。
18、【儿行千里母担忧】 释义: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惦念他们。 例句:“嗯!常言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你娘虽说死了,还有我,还有你姐姐哩!心上牵你,孩子!”
19、禾靠水,水靠塘。
20、七十瓦上霜,八十不稀奇。
21、地埂不修,有地也丢。
22、秧苗耨得好,谷子长得高;挑谷挑断仙人腿,谷子堆得有山高。
23、【命是盐换的】(惯)指命不值钱,拿性命不当回事。
24、【狗咬刺猬,无处下口】 释义:比喻事情难办,无处下手。“无处下口”又作“无从下口”、“没处下牙”、“下不得口”等。 例句:他只笑笑,啥也没说,这就叫“狗咬刺猬。无处下口了”。
25、【神仙一把抓】(惯)比喻本领高强,能解决所有的难题。
26、【刀山剑树】险恶的情景,谓之“刀山剑树”。《宋史·刘[铁-失+长]传》载:酷史“作烧煮剥剔、刀山剑树之刑,或令罪人斗虎抵象”。又如京剧《乌龙院》:“纵然是刀山剑树,俺刘唐何惧!”刀山剑树本是佛家所说的地狱中的惨苦境象之一。经中说:“淫为秽恶,死入恶道,刀山剑树,火车炉炭。”(《菩萨处胎经·行定不定品》)谓造邪淫、杀生等恶业的罪人,死受极苦的“报应”,直入阿鼻地狱。那里有一处,山上以刀为树,树上以剑为叶,密密麻麻。罪人穿行刀山剑树间,忍受剖腹剜心、割截肢解的剧苦。此说源于佛家的因果报应之说。也作“剑树刀山”。《五灯会元·灌州罗汉和尚》:“曰:‘如何是法?’师曰:‘剑树刀山’。” (李明权)
27、秋分前后的农业活动
28、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一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又作“狮象搏兔,皆用全力”。清代黄宗羲《(称心寺志)序》:“沾沾卷石之菁华,一花之开落,与桑经郦注争长黄池,则是狮象搏兔,皆用全力尔。”语本《景德传灯录》卷二七:“僧问老宿云:‘狮子捉兔,亦全其力,捉象亦全其力,未审全个什么力?’老宿云:‘不欺之力。”’恒河沙数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大智度论》卷七:“问日:‘如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超)过恒河者,何故常言恒河沙数等?’答日:‘恒河沙多,余河不尔。复次,是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现见,故以为喻。复次,诸人经书皆以此恒河为福德吉河,若人中洗者,诸罪垢恶,皆悉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复次,馀河名字屡转,此恒河世世不转,以是故以恒河沙为喻。”’后来用以形容数量多得像恒河里的沙粒那样无法计算。
29、一亩地三道堰,该收八斗打一石。山地不打堰,饿死庄稼汉。
30、地边不种树,地头不种花。
31、【哪个庙里没有屈死鬼】(谚)屈死鬼:含冤负屈而死的鬼魂。任何一座庙里都有屈死的游魂。指到处都有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 也作哪座庙里没有屈死鬼。 哪个庙都有替死鬼。
32、【白脸狼戴草帽——假充好人】(歇)白脸狼:狼的一种,体形较小,尾短,脸白,性极凶残。指恶人伪装成好人。
33、夏季炎热的农业活动
34、抢收抢收,不收就丢。
35、钙骨汤
36、【空想】谓观想“诸法皆空”的义理。如唐·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指出:“但作空想,即无有著处。”“空”为“入道要门”。常作“空想”,便无执著;没有执著,便除烦恼。然而,佛家又认为,但知“空”而不知“不空”的“性德”、“妙用”,便是执“空”而不化的“顽空”,如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五所说:“着此空想,诸佛不化。”执著“顽空”之想的人,甚至连“因果”也否定了,诸佛难以度化。后用“空想”指幻想,不切实际的想法。如唐·包佶《祀雨师乐章·送神》:“跪拜临坛结空想,年年应节候油云。”又如曹禺《雷雨》第一幕:“他有着一切孩子的空想,他的脸色通红,眼睛欣喜地闪动着。”也指徒劳的想念,如《二刻拍案惊奇》十七:“既然舍人已有了亲事,老身去回复了小娘子,省得他牵肠挂肚,空想坏了。”(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