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画的古诗的自然段(共计76条)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句子吧,借助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画的古诗的自然段(共计76条),希望让大家越来越优秀!

画的古诗的自然段 一

1、《暮江吟》

2、《送元二使安西》

3、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4、《丰乐亭游春》

5、《江南春》

6、《登金陵凤凰台》

7、《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蔡伸 宋代

8、三千美女学宫妆,占断薰风水一方。试问画工何处在,移来五月鉴湖凉。高擎万柄绿参差,匹练横铺锦一机。喜对薰风描写得,秋风夜雨不敢知。释云岫《画荷花二首》

9、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10、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

11、《踏莎行·柳絮风轻》谢逸 宋代

12、《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苏轼 宋代

13、《望湖楼醉书》

14、《登鹳雀楼》

15、平湖碧玉烟波阔,芰荷风起秋香发。采莲女儿红粉新,舟中笑语隔烟闻。高系红裙袖双卷,不惜浮萍沾皓腕。争先采得隐船篷,多少相欺互相问。吴儿荡桨来何事,手指荷花示深意。郎指莲房妾折丝,莲不到头丝不止。月上潮平四散归,舟轻楫短去如飞。断肠脉脉两无语,寄情流水传相思。张耒《江南曲》

16、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17、那复伤神所,河昏落日间。

18、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9、《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晏殊 宋代

20、天借新晴色,云饶落日春。

21、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佚名《孔雀东南飞》

22、《黄鹤楼》

23、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24、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6、《绝句》

2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8、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9、《晓出净慈寺迎凉有感》

30、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褭褭细泉分。

画的古诗的自然段二

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唐代

2、《浣溪沙·红桥》王士祯 清代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题金陵渡》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6、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

7、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8、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遥看落日尽,独向远山迟。

10、《终南山》

11、疑是鲛人曾泣处,满池荷叶捧真珠。成彦雄《露》

12、《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欧阳詹 ? 唐代

13、轻烟拂流水,落日照行尘。

14、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酌酒与裴迪》

1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16、《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宋代

1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8、《寄令狐郎中》李商隐 唐代

19、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20、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21、《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唐代

22、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23、疏烟沉去鸟,落日送归牛。

24、扁舟宿何处,落日羡归翼。

2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2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7、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28、《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 宋代

2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30、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画的古诗的自然段三

1、花花叶叶正含芳,丽景朝朝夜夜长。张献翼《杜鹃花漫兴》

2、《游园不值》

3、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李商隐《春雨》

4、《梦江南·兰烬落》皇甫松 唐代

5、邻砧落日数声残,汀树秋风几叶丹。

6、水共行人远,山将落日连。

7、《滕王阁诗》

8、旷怀相对景何限,落日乱峰青倚天。

9、《题破山寺后禅院》

10、忽闻吼蒲牢,落日下云屿。

11、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2、《早发白帝城》

13、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14、《春夜喜雨》

15、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