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很多句子,是不是很多好句子一看就让你喜欢上了。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生谚语(合集99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谚语 一
1、【往枪头上碰】(惯)比喻自己找死。
2、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3、忧民之溺,由己之溺,忧民之忧,由己之饥
4、“广长舌”是佛菩萨善于说法的象征。《华严经·十行品》谓:“随所应化,随所解音,随众生根,以广长舌清净音声,随时说法,不违大悲,随其所应,于一一言,出无量音,皆令欢喜。”后世又以“广长舌”比喻能言善辩。宋代朱熹《后洞山口晚赋》诗:“景要吾人共,诗留永夜吟。从教广长舌,莫尽此时心。”
5、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6、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7、【法字没多重,万人抬不动】(谚)法字看起来分量不重,但千人万人也抬不动它。指国家大法神圣而威严,不容侵犯,不可动摇。
8、有勇气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才是英雄。-海赛
9、【只有千年的朋友,没有千年的伙计】(谚)伙计:合作经商的人。朋友间友谊长久,而合作经商有利则干,无利则散。指人际关系,建立在情义上的长久,建立在金钱上的短暂。
10、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11、【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据说1971年九·一三事件,林彪叛国驾机出逃的消息报告毛泽东后,毛泽东沉思片刻,随口说了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这是从何说起呢? 传说古代有个名叫朱耀宗的读书人,此人天生聪慧,满腹经纶,进京赶考高中状元。皇上殿试见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长得仪表堂堂,便将他招为驸马。按古代的惯例,朱耀宗一身锦绣,是新贵还乡光宗耀祖的时候了。临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提起他的母亲养大自己不容易,请求皇上为守寡多年的母亲树立一座贞节牌坊。皇上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准奏。 当朱耀宗把树立贞节牌坊一事向母亲述说之后,原本欢天喜地的母亲露出了不安的神色,于是说出了想要嫁给朱耀宗的恩师张文举的想法。毫无思想准备的朱耀宗顿时被击倒了,“扑通”一下跪在娘的面前:“娘!这千万使不得,你改嫁叫儿的脸往哪儿搁?再说,欺君之罪难免杀身之祸啊!”其母听后不由长叹一声:“这件事就听天由命吧。”她随手脱下一件罗裙,告诉朱耀宗说:“明天你替我把裙子洗干净,一天一夜晒干,如果裙晒干,我答应不改嫁;如果裙子不干,天意如此,你也不用再阻拦了。”这一天,天空晴朗万里无云,谁料当夜阴云密布,天明下起暴雨,裙子始终干不起来。朱耀宗心中叫苦连连,知是天意。朱母则严肃地对儿子说:“孩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意不可违!”事已至此多谈无益,朱耀宗只得将母亲和恩师的婚事报告皇上,请皇上降旨治罪。皇上连连称奇,降道御旨:“不知者不怪罪,天作之合,由他去吧。”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要遵循一些事物和自然的发展规律,强扭的瓜不甜,有时候顺其自然反而能得到很好的结果。林彪则不然,天意难违,折戟(机)沉沙,死无葬身之地。
12、【打顺风旗】见“扯顺风旗”。
13、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14、一个人的缺点仿佛是他的优点的继续。如果优点的继续超过了应有的限度,表现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那就会变成缺点。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15、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人
16、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
17、四、千锤成利器,百炼不成钢。
18、【路上行人口似碑】(谚)碑:刻在石上的碑文。人们对人对事的评论与传播,像刻在石上的碑文一样,无法抹掉。指是非自有公论,不需自己辩解。也指事情一旦发生,也就无从隐瞒。 也作路上行人口胜碑。 路上行人口是碑。
19、丰干饶舌佛教典故。据《宋高僧传》卷十九载:唐丰干禅师原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舂米供僧。先天(712-713)中,他去京兆化缘,闾丘胤将去台州作太守,问丰干说:“台州有何贤达?”丰干说:“到任记谒文殊。”闾丘胤上任后到国清寺,在僧厨中见到了寒山、拾得两位僧人(传说为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于是礼拜。两个僧人笑着说“丰干饶舌”,便扬长而去。后用以比喻多嘴、唠叨。
20、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21、【大意失荆州】 释义:荆州:今湖北江陵,三国时是蜀国军事、政治重镇。关羽镇守荆州因设防不严而被孙权袭取。比喻疏忽大意会造成损失。 例句:“四岭山的地位可不同寻常,对我们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我{门可不能大意失荆州呀!”
22、碗大勺子有知儿
2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24、好了伤疤不忘疼,生活富了不忘穷。
25、【吃得筵席打得柴】(惯)既能在宴席上做宾客,又能到深山里当樵夫。指人既能过富日子,也耐得了贫苦。
26、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27、广长舌古印度相传,具“三十二大人相”者,在家则为转轮王,出家则成无上觉。佛经中常以“三十二相”称赞佛陀化身的相好庄严,“广长舌”就是其中之一。《大智度论》卷八八谓:“二十七者,舌大、软、薄,能覆面至耳发际。”
28、【好人没长寿,祸害一千年】好人易死,坏人却老也死不了。 这话反映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惋惜好人死去,痛恨坏人不 死。沈从文《长河》:“好人不长寿,恶汉活千年,天下事难 说!哪一天当真由你作主,那就好了。”
29、【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谚)小偷行窃,往住在有风的时候,而不在有月的时候;往住在下雨的时候,而不在下雪的时候。指风、雨对小偷能起掩护作用,月、雪则容易使其暴露行迹。 也作偷雨不偷雪,偷风不偷月。 偷风莫偷雪,偷雨莫偷月。
3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人生谚语二
1、经得广,知得多。
2、【大盗沿街走,无赃不定罪】(谚)偷抢财物的大盗明目张胆地走在街上,没有真凭实据,就无法给他定罪。指惩办罪犯,要有证据。
3、有钱不买半年闲
4、【越渴越吃盐】(谚)吃盐多了口渴,越口渴越吃盐,越吃盐就越口渴。比喻人越是没钱,却越需要花钱,或越是无力应付困难,困难偏偏越多。
5、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
6、【黄连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谚)黄连:常用中药,味苦。人参:滋补品。黄连味苦而普通,即使救活人命,人们也不认为它有功;人参滋补而贵重,即使吃死人,人们也不相信它是凶手。指人们往往不能真正认识事物真相,甚至认不准功过是非。
7、幸运没有临到一个人,这没有什么可羞;只有自动放弃努力的人,才最可悲。
8、【烧香望和尚——一事两勾当】(歇)旧时作风不好的女子去寺庙,既烧了香又看望了相好的和尚。 转指一举两得。
9、【地头文书铁箍桶】(谚)地头:地方上,专指当地的衙门。铁箍桶:用铁条紧箍的木桶。指当地衙门的文书,就像铁箍的桶一样牢实,是当地人人都必须遵从的。 也作“地头的文书,铁箍的桶”。
10、十六、天上下雨地上滑,哪儿跌倒哪儿爬。
11、鸟惜羽毛虎惜皮,为人处世惜脸皮。
12、【合掌】合掌又称“合十”,谓两手十指相合。原为印度表示致敬的礼仪,犹如中国传统以拱手为敬,现代通行以握手为敬。佛家沿用合掌表示一心归敬。如《西游记》第五二回:“那比丘尼至佛前合掌道:‘孙悟空有事,要见如来。’”《日用规范》介绍合掌之法:“合掌,手指不得参差,须当胸,高低得所。”《永平清规》谓:“合掌,指头当对鼻端。头低,指头低;头直,指头直。”又有一种合指而不合掌的方式,称为“莲花合掌”。隋·智顗《观音义疏》解释合掌的意义:“外国合掌为敬。手本二边,今合为一,表不敢散诞,真至一心。”今亦泛指虔敬。如冰心《寄小读者》十五:“我无有言说,我只合掌赞美你们的纯洁与伟大。”在俗语中,合掌的用法较多。如明·陈汝元《金莲记·媒合》:“应难量,浮萍踪迹多漂荡,何时合掌。”此指相会,会合。又如清·李渔《怜香伴·倩媒》:“这话说来有些合掌。”此指符合,相符。此外,旧时诗文对偶词句意义类同、相近,谓之“犯合掌”。如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指出:“耿伟《赠田家翁诗》:‘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此写出村居景象。但上句拙,‘朝’、‘昼’二字合掌。”(李明权)
13、【江河日下,日薄西山】 释义:薄:迫近。比喻事物一天天衰败下去。 例句:他向对面坐的那位身穿褐袍的老者,感叹地说:“唉,如今的日子可真难过啊!就像古人所说的‘江河日下、日薄西山’那样,越来越差劲了!”
14、【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俗语是指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成功。尤其是在科学实验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打退堂鼓,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据说农药“六六六”就是因为失败666次后而研制成功的。 据考证,它源于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山海经·海内经》中说鲧偷了天地的息壤(可以生长的土)来堵挡洪水,没有成功。天帝命祝融杀死了鲧,但他虽死犹生。《归藏·启筮》云:“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是以出禹。”这几句话是说“禹是从鲧肚子里出来的。他的父亲死后三年尸体不腐,最终剖腹产生出儿子禹。”这正说明了这个失败的英雄壮志未酬,精神不灭,他把不屈的奋斗精神传给了下一代——禹。而禹就是在总结上一代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艰苦不屈的奋斗,“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导的方法制服了洪水,获得了成功。鲧失败了,而鲧生出了禹,禹成功了。后人正是根据鲧禹治水神话中“失败生出了成功”这一传说,总结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俗语。
15、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天才,就是能将一片赤子之心带入老境的人。一个真正的人,他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利,对胜利的回答是谦逊。
16、【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谚)在每天早上安排一天大事时,首先考虑的是吃饭问题。指吃饭问题是民生压倒一切的重大问题,每一天都必须认真对待。
17、人怕出名猪怕壮
18、【花不好,是自家栽的】(谚)花儿纵然不好,也是自己亲手栽下的。 比喻儿女不好,也总是自己养的,只怪自己没教育好,该关爱时还得照样关爱。
19、【见了龙王爷】(惯)指人被淹死。 含诙谐意。
20、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
21、人的一生,最值得赞美的时代,便是老年时代。孔子说他自己至七十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的成熟,在于找回童年时代对待游戏的那种严肃认真的态度。
22、【酱油碟子跟着蹄子——拖拖就拖干了】(歇)蹄子:方言,肘子。 肘子的肉较厚,蘸碟子里的酱油,蘸不了多少次就蘸光了。指钱财很快就消耗完了。
23、只要我们心头永远燃烧着那颗远方的火花,它会像长明灯一样,日夜不熄地照耀着我们的前程。 只愁不养,不愁不长。
24、【搭在弦上的箭——一触即发】(歇)本指一触动箭就发射出去,转喻事态发展到非常紧张的地步,马上就会发生严重的事情。
25、人不到死事不完,马不到死不解鞍
26、一心想赶两只兔,反而落得两手空。
27、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有兴趣者。
28、二十、鸟是三顾而后飞,人是三思而后行。
29、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0、【打了骡子马受惊】(谚)比喻惩罚某人,旁边的人会受到惊吓。 也作打了骡子惊了马。 打了骡子马也惊。
31、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2、【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谚)指商店资格老,规模大,就往往会慢待顾客;顾客财大气粗,又往往会刁难商店。 也作“客大压店,店大压客”。
33、【哪个庙里没有屈死鬼】(谚)屈死鬼:含冤负屈而死的鬼魂。任何一座庙里都有屈死的游魂。指到处都有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 也作哪座庙里没有屈死鬼。 哪个庙都有替死鬼。
34、追求,是力量之源;追求,是成功之本。让我们在不断追求中去完善自我,征服自然。妯娌多了是非多,小姑多了麻烦多。
35、无病天天困,没病困成病。
36、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人生就是跋涉,人生就是开拓,人生就是与苦难争斗角逐;假如因我们承受苦难,能使后代免于受苦,那就是我们无上的幸福。
3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此语的意思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耐力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比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都可以通过时间和事情考验和证明。 此语来源于一个传说:宋朝时,路遥为南京绅士,富甲一方,为人大度,好善乐施。马力是开封府尹包拯麾下马汉的侄子,当时是穷困潦倒的书生。 马力原本赶考顺道投靠叔叔马汉,走到南京时盘缠用尽,身患重病被困客栈。 马力闻得路遥乐于助人遂去求助。到路府后并未说明他与马汉的关系,路遥热情接待,为他请医治病,还腾出房屋让马力读书。路遥赏识马力的才学,二人义结金兰。马力病愈后,路遥赠送二百两纹银助他上东京(今开封)赶考,马力得中,从此二人也失去了联系。 多年后路遥家中失火,家道中落无以为生,只有撇下妻子到开封投靠义弟马力。一路行乞到达开封,谁知马力不在家中,家人没有接待路遥。路遥以为马力不念旧情,一气之下拂袖而去。马力回家听说后,知是当年恩人来过,一面痛斥家人无礼,一面派家丁日久追赶路遥。日久追上路遥后说明原委,二人化解误会。后马力将路遥一家接到开封。于是就有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典故。
38、【成大事不记小仇】 释义:要成就大事业,就不能在小事上计较。 例句:“他的左右人都巴不得一下子攻破城市,替他报仇。……他说,成大事不记小仇。”
39、一个人光溜溜地到这个世界来,最后光溜溜地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物。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取决于他在什么程度
40、薄利多销,买卖不孬
人生谚语三
1、【死了老子卖了娘】(惯)老子:父亲。父亲死了连母亲也能卖了。 形容心肠狠毒,没有一点儿人性。
2、七颠八倒原为禅语。见《景德传灯录·金陵清凉文益禅师法嗣》卷二六:“问:如何是正真一路?师日:七颠八倒。”又如《五灯会元·长庆棱禅师法嗣》卷八:“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七颠八倒。”后俗语中多运用。或谓混乱不堪。如《水浒传》第二四回:“如今不幸他殁了,已得三年,家里的事都七颠八倒。”或指晕头转向。如明代高明《琵琶记·再报佳期》:“叵耐一个秀才,老婆与他不要,别人见了媒婆,欢欢喜喜,他反和我寻争寻闹。老相公又不肯干休,只管在家哕唣,把媒婆放在中间,旋得七颠八倒。”
3、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断就难
4、【分银子都会有人骂】(谚)给大家分银钱,也会有人发怨言。指再有益的事情,也会有人不满意;或人多了,再好的事,也难保人人都称心。
5、【出水才见两腿泥】 释义:比喻事情到最后才能看出结果。 例句:“我不服他这个,走着瞧,出水才看两腿泥哩!”
6、【拖油瓶】旧社会妇女再嫁,前夫所生的子女被带到后夫家去,俗称“拖油瓶”,是方言,北方则称“带官儿”。“拖油瓶”其实是以讹传讹,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拖有病”。 旧社会天灾人祸频繁,一旦寡妇带来的孩子有什么三长两短,往往引起前夫家亲属的责难,后夫为避免“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样的纠葛,娶寡妇做妻子时,就要请人先写一字据,言明前夫子女来时就有病,今后如有不测与后夫无关。因此人们就把再嫁妇女的子女称为“拖有病”。由于“拖有病”与“拖油瓶”字音相近,就被人们说成了“拖油瓶”。这是对再嫁妇女子女的不尊重,
7、【豹子跑山巅,野猪山腰转】 释义:豹子经常在山顶活动,野猪经常在山腰活动。这是猎人总结出的经验。 例句:我的好猎手,你的神枪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什么豹子跑山巅,野猪山腰转,这些打猎经验使我心服。
8、【不怕外来盗,就怕地面贼】(谚)外来盗:从外地窜来的盗贼。地面贼:熟悉情况的本地盗贼。指本地盗贼熟悉情况,容易作案。
9、给人不睦,劝人盖屋
1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面前都会看到某种忧患。
11、柴经不起百斧,人经不起百语。
12、【爱他的,着他的】(谚)对谁偏爱、溺爱,就不免要受谁的制约,甚至受骗上当。指偏爱与溺爱,必定落得个被动的结局。
13、【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谚)九泉:也称黄泉,人死埋葬处。人生在世,有酒应当醉饮,须知死后连一滴酒也享用不到。 指人生当及时行乐。
14、八、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做不成的事。
15、【柳树上开花——没结果】(歇)柳树开黄绿色的花,结蒴果;从蒴果中分裂出的种子很小,外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飘散,像一团团白色的花朵,人们误以为柳树只开花不结果。结果:本指结果实,转指结局。多指事情没有好的结果。
16、名词、金钱的奴仆
17、【穷休笑,富休夸,没有长贫久富家】见“见贫休笑富休夸,谁是长贫久富家”。
18、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19、【煽阴风,点鬼火】(惯)比喻暗中挑动,散布谣言。
20、【植树节】3月12日,是我国现在的植树节。那么,过去有植树节吗? 我国最早设立植树节,是由民国初期周自齐呈准孙中山大总统设置的。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辛亥革命后,民国四年(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活动。7月2旧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 这首个植树节是源于我国古代清明节插柳的习惯。相传,唐朝高宗于三月初三游春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后来,江南百姓将此演化成插柳,每逢清明时,家家户户将柳条插在井边,绿柳发芽,遂长成小树。“井井有条”的成语即发源于此。这也是将清明定为植树节的起因。 民国十七年(1928年)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孙中山)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十六条。后经行政院及国民政府批准,正式确定3月12日为全国植树节。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植树造林,重新规定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
21、【更上一层楼】(惯)比喻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一步。
22、【骨头里挑刺】(惯)比喻故意挑毛病。
23、【好汉不打上门客】(谚)英雄好汉不慢待那些好意上门来的人。指凡能上门,都应以客礼相待,即使彼此不和,也应宽恕。
24、Do wrong once and you'll never hear the end of it.一失足成千古恨
25、【与人不睦,劝人盖屋】(谚)睦:和睦。与别人有思想隔阂,就劝说他盖新房。指盖新房最能使人劳累伤财,不得安生。
26、三年学个秀才,十年学不会买卖
27、千差万别“差别”与“平等”相对,本是佛教教义中的一个范畴。后禅宗将“差别”衍为“千差万别”,谓天地间的万物品类繁多,区别很大。如《景德传灯录》卷二五:“僧问:‘如何是无异底事?’师日:‘千差万别。”’意谓“千差万别”与“平等无异”是同一本体,“差别”即“平等”。庄子也说过:“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也写作“万别千差”。如《五灯会元·宝峰文禅师法嗣》:“四天之下,万别千差。一时明了,便能握金刚王宝剑,七纵八横,受用自在,岂不快哉!”俗语中多用之。如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而身心所从来,又有遗传、时代、周围、教育等等,尤其五花八门,千差万别。”
28、种田不熟不如荒,养儿不肖不如无。 忠诚的朋友是千金难买的。
29、【化缘和尚大手脚】(谚)化缘:和尚、道士向四方求布施。大手脚:大手大脚,即花钱毫不心疼。指不是靠辛苦劳动挣来的钱,往往容易挥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