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习惯于在朋友圈发布文案,文案用以分享生活日常和自己的感悟。那些火遍朋友圈的文案都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自知之明的谚语【共计90条】,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上。
有自知之明的谚语 一
1、依靠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如树断根。
2、【滴水之恩,不忘涌泉相报】见“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3、【三齿钩挠痒——硬手】(歇)硬:本指坚硬,转指过硬、强硬。手:本指形状像手的物品,转指人(多指有某种技能的人)。指在某方面有过硬本领的人。也指态度或手段强硬的人。
4、早秋作物逐渐成熟,防腐败要经常翻。
5、最大的谄媚者是一个人的自我,和它相比,其他的谄媚者都显得很有理智。--培根
6、广交不如择友,投师不如访友
7、【嘴上抹了蜜】(惯)形容人嘴甜,说话讨人喜欢。
8、【升西天】见“上西天”。
9、白露早,寒露晚,秋分种麦正时。
10、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11、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12、【死者复生,生者不愧】(谚)指为人处世要诚实,对得起活人,也对得起死人,即使死去的人活转来,也经得住死者的对质。
13、【游僧撵住持】游方僧撵走住持僧。游僧,指在外云游参学,到别的寺院去挂单暂时居住的和尚。住持,主持一个寺院的大和尚。相似意义的俗语还有“香火赶出和尚”。比喻反客为主,外人撵走主人。如《儿女英雄传》第七回:“那妇人也要挨着他坐。他喝声道:‘你另找地方坐去!’那妇人道:‘这可是新样儿的!游僧撵住持,我们的屋子,我倒没了座了!’”(李明权)
14、立秋有雨,秋有悬。如果挂不上,就会被淹。
15、【定性】佛教谓在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只具唯一种子的众生叫定性;具二种或三种的众生叫不定性。不具三乘之无漏种子,但有人无有漏种子者,称无种姓。定性之中有三性,加以不定性、无种姓,则为“五性”,为法相宗所立的教义。后谓安定心神。如《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随手关了门,闷闷坐着,定性了一回。”又如《三侠五义》第四回:“等我家相公定性养神,二鼓上坛便了。”也指事物故有的特性。如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参两》:“阴阳有定性而无质也,故独言阴而不言阳。”亦指确定事物的成分或性质。如郭沫若《
16、爱护牲畜,预防牛流感。
17、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泥菩萨,泥塑的菩萨像,民间多泛指泥塑的神像等。“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比喻连自己也保不住,怎么顾得上别人。如《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正是‘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还保得别人?”这句俗语还有几种变式。如于逢《金沙洲》三部十七:“郭有辉病了,看来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又如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十三章四:“他们心里很踌躇,答应带路吗?在这兵荒时候,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18、【小人无罪,怀璧其罪】见“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19、又如《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果然有来头成了正果,也是太太几辈子的修积。”后也用正果比喻正经的、好的归宿。如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十:“解放前,我也算是一个赖皮子,解放后,才归正果的。”
20、【森罗万象】即纷然罗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万物。如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在宇宙的森罗万象中,我的胃痛当然不过是小事,或者简直不算事。”森罗万象一词出于三国时译出的《法句经》:“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这两句经偈怎么理解呢?原来,森罗万象是“色”,即一切物质现象,而物质现象是刹那生灭、虚幻不实的。马祖道一禅师指出:“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灯会元》卷三)所谓“一法”,即指能现森罗万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张“三界唯心”,反对“心取外法”。“森罗万象”也作“万象森罗”。如南朝梁·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李明权)
21、想吃大葱,一定要打炕洞。
22、觉察旁人的错误志向并不难,难在觉察自己的错误志向,这需要很大的神智清醒。--歌德
23、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24、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25、【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释义:遇到怪异之事,不理会它,它自己就会消失。 例句:“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不用砍他,随他去就是了。
26、人有失足,马有失蹄
27、【三九四九冻死狗】(谚)三九四九:从冬至节算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是冬至后第三个九天,四九是冬至后第四个九天。指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天气。 也作三九四九,冻破石头。 三九四九,冻死忙牛。 三九四九,隔门叫狗。
28、【一知半解】教外别传的禅宗主张超越经验直接的体认,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反对一味地依文解义,反对执着于琐碎的“知解”,斥为“一知二解”。如唐·灵·《沩山警策》说:“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粪,比喻那些虚妄的“知解”。后人用“一知半解”谓所知甚少而理解肤浅。宋·严羽说诗,好用禅语,其《沧浪诗话·诗辨》谓:“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鲁迅在谈到学外语时,也用了这个词。他指出:“学日本文要到能够看小说,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时间和力气,我觉得不亚于学一种欧洲文字。”(《书信集·致陶亢德》) (李明权)
29、严师出高徒
30、【强盗遇着贼偷——大来小往】(歇)指昧良心得来的大宗钱财又被坏人一点一点地暗算走。
有自知之明的谚语二
1、【久病成医】(谚)指患病时间长了,对病因、病情以及用药治疗等都有切实的了解,几乎算得个医生了。
2、【感应】语出《法华经》卷一:“无数世界,广说经法。世尊所为,感应如是。”又《大日经疏》卷一:“妙感妙应,不出阿字门。”指众生由虔诚祈念佛菩萨而得到佛菩萨的护念加持。俗语中泛指神明对人事的反响。如明·沈鲸《双珠记·僧榻传音》:“恶有恶报,感应之常。”亦谓受影响而引起反应。如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作者的任务,是在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文贤)
3、【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两下里耽搁】(歇)两下里:两边,两头,两方面。指两头都耽搁,或两方面都落空。
4、【热狗】现在,“热狗”在城市小吃市场上很流行,这种吃法简单方便,很受市民特别是小朋友们的欢迎。但它却是地地道道的“进口货”。 据说,最早出售热狗的人是一位叫特瓦洛的德国巴伐利亚移民。他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摆卖香肠,因为刚烤的香肠烫手,他便用两片面包把它包起来,以方便顾客拿着吃。约20年之后,一个卖这种夹香肠面包的小贩在马球场上高声叫卖一种德国小腊狗香肠,一位漫画家灵机一动,画了一幅两条人物化的香肠,样子好像两只狗在相互对吠,非常有趣。他的这幅名为“热狗”的漫画在报上发表后,人们便开始把这种夹香肠面包叫做热狗了。
5、立秋下雨,夏衣束得高高的。
6、【放到案板上的肉——提起一条,放下一堆】(歇)比喻人不由自主,只能任人摆布。
7、【软绳可以捆硬柴】(谚)柴是硬的,绳是软的,软的绳能捆住硬的柴。比喻人使用柔软的手段,往往能制服强硬的敌手,或性情温和的人往往能迫使性情刚烈的人就范。
8、立秋早上很冷,立秋晚上很热。
9、【老鸦嫌猪黑】(惯)比喻嫌弃与自己有同样毛病的人。 也作“老鸹骂猪黑”。
10、多鸣之猫,捕鼠必少。
11、【望乡台上打莲花落——不知死的鬼】(歇)望乡台:迷信传说阴间有望乡台,人死后,鬼魂登此台可望见阳间家乡情况。莲花落:曲艺的一种,用竹板击出节拍以辅唱,旧时常有乞丐用以乞讨。指不知自己处境的险恶或不知死到临头,还一意孤行的人。含讥讽、责骂意。
12、【吃惯的嘴,跑惯的腿】(谚)常吃养成了惯性,就总想去吃;常玩养成了惯性,就总想去玩。指贪吃贪玩一旦形成了习惯,就不由自主。
13、【既在山场转,就有打猎心】(谚)山场:山区围猎场。指既是来山场走动,就有打猎的想头。借指敢到比赛现场来,就有向强者挑战的意向。
14、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15、【骑着脖子拉屎】(惯)比喻欺人太甚。 也作骑在人头上拉屎。 骑到脑瓜顶上拉屎。 骑在脖子上屙屎撒尿。
16、【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见“黄山归来不看山”。
17、【削尖了脑袋向里钻】(惯)讽刺人不择手段地钻营。
18、【狐狸不能和鸡同笼】 释义:比喻不能和敌人生活在一起。 例句:是呀,狐狸不能和鸡同笼,黑心肝的渔霸不会跟穷抓鱼的拉亲家!
19、【一朵好花,生在荆棘丛中】(惯)比喻一个好姑娘生活在险恶的环境中。
20、【前人失脚,后人把滑】(谚)失脚:跌跤。把滑:提防滑跌。指前边的人跌倒了,后边的人就要稳住步子,以防再跌。比喻人要善于接受历史教训。 也作前人吃跌,后人把滑。吃跌:被绊倒。 前人跌倒,后人扎滑。扎滑:把滑。
21、龙宫“龙宫”在大海巾,源于佛经?《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说:“尔时文殊师利坐T叶莲花,大如乍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花,从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I{。”《海龙王经·请佛品》载,佛接受海龙王的邀请,人龙官宣说大法。
22、也许是无助,瞬间明悟很多事情。人要有自知之明!更要知耻而后勇!
23、【人不要脸,百事可做】(谚)人要是不顾脸面,不知廉耻,那就什么样低级下流的事都能做出来。指人必须知耻,然后才能做到行为有格。
24、【狮子大开口】(惯)1比喻要价或提的条件太高。2形容嘴张得太大,吃东西太快。 也作狮子大张口。 狮子大张嘴。
25、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26、【春雨落地,草苗一块儿长】 释义:比喻各种力量同时兴起。 例句:人们全笑了,说:“不要紧。这叫春雨落地,草苗一块儿长,广大人民的抗日要求是很高的。明天高部长到那里去,整理整理就好了。”
27、【国手】“国手”指精通某种技能在国内数第一流的人,也特指人选国家队的体育选手。不过,足球运动员又称之为“国脚”。有许多人认为“国手”是现代词汇,其实古已有之。 国手源于古代的一句谚语,本意是指善于下棋的人。有古代谚语为证:“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意思是再聪明的人,再善于算计的人,也有算不到的地方,国家的一流棋手还有输棋的时候,意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其中“围手”就是指的善于棋弈的大家。后泛指国人中的佼佼者,指才能、技艺出类拔萃的人。如中国派出参加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选手也称国手。
28、立秋下了三场雨,开包的大米变成了大米。
29、【庙门口的狮子——是石】(歇)石:谐“实”。指事情属实。
30、人要有志气,有善心,有自知之明,懂为人处世之道,行光明正大之事。
31、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32、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33、头马不惊,马群不乱。
34、【人嘴两张皮】 释义:比喻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话没准,不可信。 例句:“真是人嘴两张皮,愿说什么说什么。分明是刚才你和钱掌柜商量的。”
35、【猫儿眼,看时候变】 释义:猫眼的瞳孔随光线的强弱缩小或放大。比喻人察看情势变化处事手段。 含贬义。 例句:申耀宗是个猫儿眼,看时候变。
36、【人老骨头硬】(惯)1指人老。 2指人虽然老了,却精力充沛,劲头十足。
37、四面八方,四道门都锁上了。
38、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能一味的付出,付出的多了,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
39、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言外之意,做事要果断,没有那么大期望,就会觉得一路上都是意外之喜。
4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有自知之明的谚语三
1、【过头饭难吃,过头话难讲】见“锅头饭好吃,过头话难说”。
2、【一跤跌入青云里】(惯)青云:高空的云,比喻高的地位。指交了好运。
3、东风急,备斗笠。
4、一言惊醒梦中人
5、千金难买心,万金不卖道。
6、【弹指】比喻时光短暂常用“弹指一挥间”。“弹指”是佛教中的一个时间量词,出自印度的梵语。《僧祗律》上解释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照这样计算,24小时是30须臾,那么一须臾就是48分钟,48分钟是20罗预,l罗预是204分钟;204分钟是20弹指,1弹指就是7.2秒。我们当然还可以继续换算,7.2秒是20瞬,一瞬间是0.36秒;20念为一瞬,一念就应该是0.018秒。这样算来,一昼夜就是一万多个“弹指”,时常所说的“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将几十年比喻为一弹指,真有沧海桑田之感觉。
7、【入地无门,升天无路】见“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9、巧干来自熟练,熟练来自实践
10、世间的一切皆不可强求,遇事要顺其自然,要懂得及时止损,要有自知之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无愧于心,洒脱做人。
11、星星稀,好天气。
12、【观棋不语】观棋不语是看下棋时的一条纪律,它源于围棋。 围棋的黑白两色,象征着日月,表示阴阳二气;棋子的圆形模拟浑圆的天象穹苍;棋盘四角比喻地象的四方;纵横各19条线,交织成361个棋位,这是旧历一年的天数;棋盘中间有9个星点叫做势眼,表示九大行星;棋盘长1尺2寸,表示12个月;白子表示白昼,黑子表示黑夜;黑子先走,表示一天从半夜的子时开始;黑白相对,表示阴阳应对之气,阴阳对应时不得混入他物。因此,下围棋时不许旁观者插嘴。可见围棋的高深莫测,是世界棋类之冠。
13、“习气”一词出于梵语Vasana,谓现行的烦恼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习,包括“BBB习气”、“我执习气”等。正如唐代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所说:“言习气者,是现气分,重习所成。”习气相续到成熟时,能招生死果报。法相宗认为:断除了烦恼的“种子”,伏除了烦恼的“现行”之后,还存在烦恼的“习气”。“习气”在烦恼中程度较轻微,但是难以断除。隋代智顗《四教义》卷八谓:“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习气究竟尽也。”这就是说,二乘罗汉还有“习气”,只有佛才能完全断除“习气”。
14、【猫不跟狗斗,穷不跟富斗】 释义:旧谓穷人不和富人作对,以免吃亏。参见“贫不与富敌,贱不与贵争”、“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 例句:他觉得,自古道:“猫不跟狗斗,穷不跟富斗。”这是老人们兴下哩。
15、馒头云,天气晴(淡积云)
16、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保罗
17、【老马识归途】(谚)指老马认识走过的道路。
18、【雷公打豆腐,专找软的欺】 释义:专找老实人或软弱的人欺负。 例句:扁头风在祠堂集合起全村百姓,恶狠狠地说:“罗田人来抢我们的花炮,现在又来抢水,大家看着办吧!”有的说:“雷公劈豆腐,专找软的欺,跟他们拼啦!”
19、人必须有自知之明,如果这无助于发现真理,它至少也是一项生活准则,没有比其更重要的了。--帕斯卡尔
20、要做雪天一盆火,不做严冬一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