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古代人生格言【共计105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古代人生格言【共计105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人生格言 一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2、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3、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4、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6、私仇不及公。--《左传·哀公五年》

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8、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吴兢

9、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10、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夫人之所以不能终其天年者,以其生生之厚。译:过多的嗜好和欲望可使人心气浮荡不安宁,过多的喜爱和憎恶可使人精气劳损。不少人之所以不能活到其应有的年岁,其主要原因是其营求太过之故。

1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2、名声之善恶存乎人。--韩愈

13、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14、读书的作用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欲知三叉路,须问过来人。

16、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17、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1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9、接受正确的意见如同顺流而下,非常快意。

2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2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23、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24、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25、开卷有益。--赵光义

26、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刘向

27、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洪应明

2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9、心主血,养血莫先于养。心之不养,而多郁多思,多疑多虑,即曰饵良药,亦何益之有。译:心主使血脉,养血莫过于先养心。如果心得不到保养,而是多愁多思,多疑多虑,那么即使每天吃最好的药,又有什么用呢。

3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古代人生格言二

1、君子慎始而无后忧。--宋·苏洵

2、清心释累,绝虚忘情,少思寡欲,见素抱朴,学道之工夫也。心清累释,足以尽瑕,绝虑忘情,足以静世;思欲俱泯,足以造道,素朴纯一,足以知天下安乐之法。译:澄清心灵解除思想负担,杜绝忧虑不动感情,少思寡欲,朴实无华,这是学习道的功课。心清纯去除负担,完全可以克服缺点;绝虑忘情,可以安静处世;忧虑欲望都泯灭了,足以成就道业;朴实纯真,完全可以知晓世上的平安快乐之法。

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4、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5、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译:情志悠闲而少欲望,心神安宁则无所畏惧,形体劳动而不疲倦,气调和顺畅,则各种愿望都能得到满足。

6、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8、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9、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译:不饥的时候不要勉强进食,不渴的时候不要勉强饮水。不饥时勉强进食会使脾疲劳,不渴时勉强饮水会使胃饱胀。

1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1、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

12、学无止境。

13、门如市,心如水,一尘不染;提得起,放得下,百事敢为。--谈迁

14、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柏拉图

15、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16、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7、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

18、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19、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20、寒欲渐着,热欲渐脱。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凉不至冻,温不至燥。译:天气转冷了要渐渐加衣,天气转暖了要渐渐脱衣。从腰腹部以下至足踝处常得使之感到温暖,胸脯以上至头部常得使人感有凉意,但凉意不应是变成冷冻感,温意亦不应使变得燥热不适。

2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22、当场不战,过后兴兵。

2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4、知耻近乎勇。--《中庸》

25、若能摄生者,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何名六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屏虚妄,六曰除沮妒。六者若存,则养生之道徒设耳。译:如果要养生,当先除去六害,然后才能延缓衰老。什么叫六害?一是淡薄名利,二是禁绝歌舞女色,三是看轻货物钱财,四是节制饮食口味,五是除却痴心妄想,六是戒除败坏、妒忌他人。这六点如果存在,那么养生之道只是虚设而已。

26、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27、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28、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29、接受正确的意见如登山一样的难,接受错误的意见像崩山一般容易。

30、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行自然之理也。译:摄进五味食物,不宜偏嗜偏多,此因多食酸味食物可伤损脾胃,多食苦味食物可伤肺气,多食辛辣之物可伤肝气,多食咸味食物可伤心气,多食甜味食物可伤肾气,这都是依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天然规律而促成的。

31、学然后知不足。

3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3、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3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35、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36、一肥遮百丑,四两拨千金。

37、夏三月,此谓蕃莠。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译:夏季的三个月,正是草木茂盛的生长季节。天地之气交融,万物开花结果;每天早睡早起,不要讨厌充满阳光的一天漫长。使自己的心意情绪没有愤怒,使精华的东西开花结果,让阳气得到宣泄,就像所爱的在外一样,这是与夏降阳盛的环境相适应,养夏季生长的气息的方法。

3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9、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40、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古代人生格言三

1、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征

2、无私无偏,王道荡荡。--《书·洪范》

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6、生从十三:虚、无、清、净、微、寡、柔、弱、卑、损、时、和、啬。译:养生之道在于遵从十三条要旨。这就是:心无杂念,恬淡于世事,内心清洁无染,俗念净除,谨小慎微无过失,寡欲无贪,心柔不逞强,甘作弱者之心,自视不卑不亢,减损太过的言行,知时达务,顺四时之变化,秉性谦和,崇尚俭朴。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10、众口难辩,孤掌难鸣。

11、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陈寿

12、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3、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14、凡旦起,勿以冷水开目洗面,令人目涩失明饶泪。译:凡早晨起身,不要睁开眼睛用冷水洗脸,否则会使人眼睛干涩,损害视力,多流眼泪。

15、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16、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阳光;使志若伏若藏,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译:冬天的三个月,是潜伏守藏的季节。水结成冰,地冻裂开,不要扰动阳气;每天早早睡觉晚点起床,太阳出来后再起床最好;使神志好似收藏,就好像有秘密似的,就好像有收获似的;避开寒冷接近温暖,不要让皮肤冒汗,屡屡损伤阳气。这是顺应冬的气质,培养收藏阳气的方法。()

1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18、《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9、高尚的道德不可战胜。

20、三思而后行。--《论语》

2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2、廉洁爱人者厚其禄。--《文韬·盈虚》

23、无限朱门生恶棍,几多白屋出公卿。

2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25、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治安策》

2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27、知大备者,无求、无失、无弃,不以为物易已也。译:心理精神完备无缺的崇高境界是,不贪求名利、不患得患失、不放弃原则,不因外物而影响正直的人品。

2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29、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1、知耻近乎勇。--孔丘

3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3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34、谚日: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使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劳馔,欲暖而惰裁衣也。--颜之推

35、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