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句子吧,今天小编就让大家一起感受下这种感觉,特地整理的佛教经典爱情语录(合计79句),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佛教经典爱情语录 一
1、三乘所有三宝实义,唯取圣位名僧宝。--源自:《涅盘经》
2、十方一切世界诸佛如来,毕竟无有般涅盘者,唯除为欲调伏众生而示现耳。——源自:《华严经》
3、若有诸众生,未发菩提心,一得闻佛名,决定成菩提。
4、用集团力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净化内心的烦恼,是根本佛教的特色。後代学者而尊律的,但知过午不食,手不捉持金钱,而大都漠视僧团的真义。——印顺导师
5、内心平和,才能在心里装下满满的幸福。平和的人,看得开,放得下,想得明白,过得洒脱。
6、为除三毒刺,专求利智犁。——源自:《华严经》
7、一切诸法皆从自业因缘力故而得生起,而是因缘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源自:《无字法门经》
8、以己为洲,以己为依处,不以他人为依处;以法为洲,以法为依处,不以他为依处。——源自:《南本大般涅盘经》
9、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开,放下的越多,拥有的就越多。
10、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11、佛法越修越简单,越修离你越近,你真正的修进去了,学进去了,佛心自现,自然光明。
12、吾观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说难尽,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若男若女若龙神,报尽应当堕恶道,至心归依大士身,寿命转增除罪障。--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
13、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4、圣僧者,谓正行、应理行、和敬行、质直行,所应礼敬,所应合掌。清净功德,净诸信施,所应惠施,普应惠施。--源自:《随念僧经》
15、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泞的路上。
16、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17、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源自:《杂阿含》
18、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源自:《大般泥洹经》
19、一切皆为虚幻。美好的爱情,浪漫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
20、善知识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缘。——源自:《付法藏经》
21、若人寿百岁,邪伪无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受正智。若人寿百岁,不知大道义,不如生一日,学惟佛法要。--源自:《法句经》
22、善知识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缘。--源自:《付法藏经》
23、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24、若值无道,俎醢之酷,汤火之厄,终不释正从彼妖蛊也!--源自:《六度集经》
25、若悟实相,即藉一法,或藉一字,均可证果。——源自:《中有闻教得度密法》
26、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
27、到了佛灭後四五百年,在大众及分别说系的化区中,兴起的大乘佛教,才使缘起性空的中道,彻底的阐发无遗。——印顺导师
28、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29、人生,看透不如看淡。烦恼本无根,不捡自然无;困惑本无源,不究自轻松。
30、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佛教经典爱情语录二
1、时代与过去不同了,现在的在家学众,也有了团体的组织。但少能注意到佛教团体的特色,祗是模仿一般社团的组织形式,也还是不够的。——印顺导师
2、诸利根本,信为大力。——源自:《大智度论》
3、信为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源自:《大智度论》
4、为除三毒刺,专求利智犁。--源自:《华严经》
5、诸法共相依止,如草木山河依止于地,地依止水,是一切各各相依。——源自:《大智度论》
6、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7、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8、承诺只怕锦书难托,一念执着,换三生迷离烟火。
9、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源自:《金刚经》
10、若有疾病,了不念佛,便呼巫师,卜问祠祀,请乞邪神,天神远离,不得善护,妖魅日进,恶鬼屯门,令之衰耗,所向不谐。现世罪人,非佛弟子!——源自:《事佛经》
11、如果我们也能悟解这缘起的寂灭性,就接触到佛陀的本质,就能正确窥见佛陀之所以为佛陀。这是佛教的核心,有它的详细正确的内容,可不许你悬想。——印顺导师
12、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3、有出格见地,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学问;有超方学问,方有盖世文章。——源自:《灵峰宗论》
14、凡事应以忍为贵,大事化小小无踪。能有修养谓之勇,处世温柔最有用。
15、心中装满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就会听不见别人。
16、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我归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源自:《密答喇百法主尊像》
17、佛教是宗教,有五趣说,如不能重视人间,那末如重视鬼、畜一边,会变为著重於鬼与死亡的,近於鬼教。——印顺导师
18、刹那便是永恒,一切皆为虚幻。
19、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0、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
21、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七佛通戒偈)——源自:《法句经》
22、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23、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4、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源自:《佛遗教经》
25、若有疾病,了不念佛,便呼巫师,卜问祠祀,请乞邪神,天神远离,不得善护,妖魅日进,恶鬼屯门,令之衰耗,所向不谐。现世罪人,非佛弟子!--源自:《事佛经》
26、诸利根本,信为大力。--源自:《大智度论》
27、我们佛教徒,对於和平的愿望,无疑比一般人恳切得多。——印顺导师
28、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源自:《楞严经》
29、“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儒家还重视人生,何况以人本为中心的佛教!大师的重视人生,实含有对治的深义。——印顺导师
30、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佛教经典爱情语录三
1、若能不见,遇不见。等不见,望不见。便释怀这场奈何禅。但将无怨,作无缘。
2、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同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的擦肩。
3、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币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源自:《梵网经》
4、如实知一切法,故名为佛。--源自:《摩诃般若经》
5、一切众川流,皆悉归大海,若饭佛及僧,福归已亦然。——源自:《大般涅盘经》
6、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源自:《金刚经》
7、人身难得,既得人身早修行;明师难遇,既遇明师快请法。
8、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源自:《大日经》
9、一切法各各为因,各各为果,是各因果相。——源自:《大智度论》
10、神教说人间不如天上,佛教说人间更好。既得人身,不要错过他,应该尊重人身,发挥人的特性而努力向上,这是佛教的一大特色。——印顺导师
11、生命犹如一片绿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的枯黄,但他的叶脉,还是那么清晰可见。
12、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返,是故至心稽首礼。——源自:《无量寿经》
13、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源自:《佛遗教经》
14、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15、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源自:《增一阿含经》
16、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17、如实知已,以理为依,不由耆长众所知识补特伽罗、佛若僧所说法故,即便信受。--源自:《瑜珈师地论》
18、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源自:《无量寿佛经》
19、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源自:《华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