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句子吧,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末有一个较大停顿的语言单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文化的名言警句【经典99句】,让我们都努力变得更加优秀吧!
有关文化的名言警句 一
1、文化修养的目的在于增强和提高鉴赏那些最高尚、最深奥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 。 ——波伊斯
2、星空为我们贡献灿烂,天空为贡献蔚蓝,森林为我们贡献绿色,鲜花为我们贡献绚丽,大自然为我们贡献了自己,而我们该为大自然贡献点什么呢?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我心一片磁针石,不读清华不肯休。
5、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6、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斯大林
7、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双手是理想飞翔的翅膀。
8、文明是成功之花的蕊,是理想之舟的帆。
9、墨水的油墨充满了新的海洋,风暴 - 今年的大厅。
1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11、给我一个干净的天空,我可以翱翔;给我一个蓝色的海洋,我可以去旅游;给我一个美丽,文明,安静的校园,我可以在知识之海上航行!
12、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13、我们终于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我们终于提出了文化自觉,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要重要,因为繁荣和发展讲的是一种规模,自觉是一种品质,自觉是终于让我们从内心唤醒了对这个民族文化的信任和生命的托付。就是我们终于可以一种大众的名义,以一种零门槛的的姿态理直气壮的把经典还给大众。 --于 丹
14、文化自觉,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意识的清醒和执着。而“主体性的迷失”,即忘记整个中华民族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的主体,通过无视或割断我们自己的历史,把现实的主体加以孤立和虚化,则必然会导致文化上的“不自觉”。
15、说到底,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按人的方式改变、改造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来培养人、装备人、提高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化人”是“人化”的一个环节和成果、层次和境界。 ——李德顺
16、用心灵的眼睛发现艺术,用艺术的才华美化心灵。
17、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
18、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9、新闻流行着,但它主要作为虚构流行。生活是一个世界,报纸上看到的生活是另外一个世界。 ——切斯特顿
20、太阳洒到新海,彩虹进入新海,鸟儿飞入新海,艺术将亮起新海。
2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如果文化亡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 ——南怀瑾
2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3、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4、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峰。
25、阅读10,000本书,走路。
26、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27、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
28、巨型长卷,写下不满意的新燕红东;图片板宏图,展览不完整,文字,风,风格。
29、文化大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已经让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一个国家的地位、未来和它的思想文化发展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也到了必须要大力发展文化的时候。 ——尤小刚
30、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林语堂
有关文化的名言警句二
1、西方有人认为中国到二十一世纪初叶将成为经济大国,甚至是军事大国,其实中国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 --季羡林
2、送人们玫瑰,有一件香味。
3、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5、珍惜每一滴水,让地球妈妈不在哭泣。
6、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7、文化,是以“自我关系模式”为圆心,以“人际关系模式”为半径,以“天人关系模式”为圆周的人类赖以存续的组织行为模式。它因为地域不同、历史不同、族群不同而略有差异,而它的总的趋势是趋同的。 ——梁 勋
8、不贪不占,以品行得声誉,全心全意,当公仆赢人心。
9、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文王
1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1、事在人为,路在脚下。
12、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4、扩大新海的艺术翅膀,并持有未来燃烧的阳光。
15、人文文化对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环境的造就,传统的形成,太重要了!何况,对于思维、培养灵感、孕育创新能力,人文文化有着巨大的作用。 --杨叔子
16、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17、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18、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9、贪欲是腐-败的温床,自律乃廉洁的沃土。
20、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
21、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22、让艺术的歌声回荡在新海的殿堂。让文化的芬芳熏陶着新海的学子。
23、发现艺术用灵魂的眼睛,美化了艺术的灵魂。
24、人生能有几回搏,今日不搏何时搏。
25、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
26、巨笔长卷,写不尽沧海新颜洪波涌;画板宏图,展不完文彩风流艺德馨。
27、历史是知识分子文化活动的结果。 --高尔基
28、党风正则人心向,政风正则令畅通,民风正则富思进,家风正则万事兴。
2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30、自强的人,永远是打不垮的。
3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32、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33、体验成长过程,享受生命快乐。
34、一份爱,献给你;一份情,送给你;一片绿,留给你。
35、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 --刘宝楠
36、全面发展,提高素质。
37、任何人都可能犯错误,但只有傻瓜才坚持错误 。 --西塞罗
38、文化的价值在于它对人类品性的影响。除非文化能使品性变为高尚、有力。文化的作用在于裨益人生,它的目标不是美,而是善。 --毛 姆
39、自我完善,厚的道德。
40、文化,是以自我关系模式为圆心,以人际关系模式为半径,以天人关系模式为圆周的人类赖以存续的组织行为模式。它因为地域不同、历史不同、族群不同而略有差异,而它的总的趋势是趋同的。 --梁 勋
有关文化的名言警句三
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2、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 。 ——泰 勒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4、羞辱虐待,节约用水。
5、西方有人认为中国到二十一世纪初叶将成为经济大国,甚至是军事大国,其实中国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 ——季羡林
6、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7、团结互助、和谐共勉、严谨求真、拼搏奋进!
8、手下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9、人与文化是一种共在关系,即人是有文化的人,文化是人的文化,人的存在离不开文化的存在,文化的存在也离不开人的存在。 ——李金齐
10、文化的自觉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和文明于人类的意义必不可少。反过来讲,如果人类一旦失去文化的自觉,便会陷入迷茫、杂乱无序、良莠不分、失去自我,甚至重返愚蛮。 ——冯骥才
11、心公官必正,行端官自清。
12、一朝习惯,万事易办。
13、牢记宗旨,永葆本色。
14、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15、让你的年轻人,跑你的热情。
16、知行一致,行胜于言。
17、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18、以诚为人,以勤为政,以廉为官。
19、一个人只有在他努力使自己升华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20、越是自觉自信,就越能胸有成竹、珍惜自身,同时越能改革开放,兼收并蓄。--王 蒙
21、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经典不仅构成民族之传统,而且提供给全人类以无限之启发。 --王财贵
2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3、我们终于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我们终于提出了文化自觉,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要重要,因为繁荣和发展讲的是一种规模,自觉是一种品质,自觉是终于让我们从内心唤醒了对这个民族文化的信任和生命的托付。就是我们终于可以一种大众的名义,以一种零门槛的的姿态理直气壮的把经典还给大众。 ——于 丹
24、今后的世界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峙,而是美国式的放任主义的文化同反美国文化之间的对峙。 ——保罗·肯尼迪
25、人才是压出来的,高效率是严出来的。
26、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7、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28、拿起一张纸,纯净是你自己的精神;有一种有兴趣擦拭它的污渍,净化自己的灵魂。
29、文化体现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从根本意义上决定着人的层次、地位和社会评价。 ——彭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