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立志的名言朱熹[经典119段],赶紧瞧瞧,别错过提升自己的机会!
关于立志的名言朱熹 一
1、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朱熹
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朱熹
5、守正直而佩仁义。出自: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 朱熹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7、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朱熹
8、朋友,以义合者。-- 朱熹
9、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朱熹
10、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朱熹
1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宋·朱熹
1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 《劝学诗》
13、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14、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5、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朱熹
16、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17、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
18、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朱熹
19、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朱熹 《朱子全书》
20、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2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22、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23、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24、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
25、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 朱熹
26、问佢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7、守正直而佩仁义。出自: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朱熹
28、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朱熹
29、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 --朱熹
30、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朱熹
关于立志的名言朱熹二
1、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2、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九》底:同的。-- 朱熹
3、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
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
5、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朱熹 《近思录》
6、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7、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
8、问佢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9、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
10、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11、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朱熹 《朱子全书》
12、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13、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
14、心统性情者也。 --朱熹 《近思录》()
15、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6、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朱熹
1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1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0、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
21、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朱熹
22、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朱熹 《近思录》
2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
2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5、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朱熹
26、问佢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7、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宋·朱熹
28、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朱熹
29、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0、心平则气自和。 --朱熹
31、朋友,以义合者。——朱熹
32、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33、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精思。--朱熹《性理精义》
34、守正直而佩仁义 --朱熹
35、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 --朱熹 《论语集注》
36、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37、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九》底:同“的”。——朱熹
38、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朱熹
39、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朱熹
40、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朱熹
关于立志的名言朱熹三
1、朋友,以义合者。
2、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宋·朱熹
3、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朱熹
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
5、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6、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
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8、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出自: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朱熹
9、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华罗庚
10、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柳氏二甥求笔迹》
11、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 --朱熹
12、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朱熹
1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朱熹 《春日》
14、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 朱熹
15、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朱熹
16、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1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8、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朱熹
19、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
20、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朱熹
21、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朱熹 《近思录》
2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2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2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
25、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朱熹
26、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朱熹
27、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28、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29、十年浮海一身轻, 归对梨涡却有情。 世上无如人欲险, 几人到此误平生。 --朱熹
30、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朱熹
3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32、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33、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朱熹
34、月盈则亏,日中则昃 --朱熹
3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36、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朱熹
37、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既是迟钝之资,却做聪明底样功夫,如何得?
38、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全集·开拓新诗歌的路》
39、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朱熹
40、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朱熹
4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42、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朱熹
43、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
44、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4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朱熹
46、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出自: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朱熹
47、《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大学:书名。修身:修养自身品性。齐家:管理好家庭。治国:治理好所在的地区。平天下:使天下太平。正心:使心思端正。诚意:使意念真诚。-- 朱熹
48、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49、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