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阳明名言【集锦120段】

优秀的人看优秀的句子,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相信你一定能变得更加优秀。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阳明名言【集锦120段】,希望让大家越来越优秀!

阳明名言

阳明名言 一

1、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2、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3、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4、战场之上,求死者生。

5、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

6、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7、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8、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王阳明《双峰》

9、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10、读史越多,越会悲哀地发现,以史为鉴几乎是不可能的。技术变了,制度变了,表面那一层都变了,可里面的内核永远不变。魏忠贤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还会有,换个皮囊他就成了你的上司。袁崇焕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还会有,身边那些不懂政治却想玩政治的人最终都被政治玩得很惨。

11、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美丑,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最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12、恶念者,习气也;善念者,本性也。

13、人,是要有些信仰才能支撑着活下去的。没有了大义可以选择苍生,如果连苍生的代言人于谦都落个鸟尽弓藏的结局,那么路在何方?像庄子那样身如不系之舟,脱离这曳尾于涂中的苦海?两千年来,无数的人都这么做过,刘伶醉酒,阮籍狂狷,他们真的快乐吗?

14、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

15、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16、圣人必可学而至。

17、阳明心学是炼心的学问,是乾坤万有基。王阳明之所以将国人宏大而细腻的心理图谱精确地描绘出来,就是要传达一条真理:一切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1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9、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

20、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坍塌后,每个人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来捍卫各自的权益。然而,人们并不知道私权的边界何在,也不清楚【http://www.yuerzhinan.com】何种方式恰当,最终便只能演变为弱肉强食的丛林游戏。

2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22、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王阳明《传习录》

23、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

24、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25、所有的经典都不过是对我心的记载,是各人的心路历程。因此对它不能当作教条来顶礼膜拜,而是取其益者用之。

26、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27、读一读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体会一下他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措辞就能明白,一个有才华的人,想要得到大人物的赏识,甚至是接见,都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28、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29、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30、自三皇以降,先秦诸子,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三字一出,洞见全体,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任凭你考三王、叩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致良知之教也。

阳明名言

阳明名言二

1、周敦颐说,太极就是2.0版的无极,好比一款2D建模的电脑游戏要向3D转型了,开发系列中的一代过渡产品,有些体验功能前瞻一下,吸引你的眼球。紧接着开天辟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

2、古人之学,切实为己。不徒事于讲说。

3、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

4、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即使舆论尚有非议,即使朝中权贵刻意排挤,也不能改变他被莘莘学子顶礼膜拜的事实。

5、最不爽的当然是文官集团,想想也是,这些人十年寒窗,悬梁刺股,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对月长叹,把别人泡美眉、打网游的时间都投入到对圣人经典的咬文嚼字、穷思冥想之中,不就图个一朝为官,享受人生吗?结果朱重八太不地道了,定了个奇低无比的工资标准恶心人,上传到网上去都没人信,还被骂为五毛党,天理何在?

6、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7、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8、知善知恶是良知。

9、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王阳明《泛海》

10、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11、良知之心就是君子之心,渊默之心,临危不乱之心。君子的权术是高超实用的艺术,小人的权术是滑稽可笑的表演。怎样成为君子?拥有光明之心。如何拥有光明之心?深入思考,全面把握,说服自身,内心平静。

12、被成功学洗脑多年的中国人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日夜学胡雪岩仍然一贫如洗?

13、民主政治是人民做出政治决定并为自己的决定付出代价的政治体制,但人民有时候是好逸恶劳、自私短视的。因此,没有与之匹配的文化土壤和规则意识,民主政治只能是一张永远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14、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15、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

16、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7、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王守仁

18、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9、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20、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21、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个国家早已习惯了自我欺骗,从政府到人民。谎言成为维系一切的基石,只需轻轻一推,这座填充着豆腐渣的违章建筑便会轰然倒塌。

22、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23、多少个不眠之夜,当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时,他的脑袋里总是充满疑问。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生弹指一瞬间,譬如朝露,生若蜉蝣,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每当这个时候,死亡的恐惧总是会涌上他的心头,使他不敢继续想下去。

24、天理即人欲--王阳明

25、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26、无事时存养,有事时省察!

27、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28、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29、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30、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美丑,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最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31、一个政府,不得人心到如此境界,也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32、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33、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34、一串铃音,漾起了悠扬的旋律,淙淙的流水声夹杂在呜咽的洞箫里,有些低沉,有些沉寂,带着些微的伤感。是怀念吗?这片炎黄的浩土之上,神话的遗迹已然湮没,女娲离去了自己的孩子,唯有五帝还挂念着留下自己的魂灵。在这片没有神的土地上,祈祷已是惘然。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灵,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争得宿命之外的幸福。

35、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

36、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

37、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38、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

39、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40、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阳明名言

阳明名言三

1、政治上可以犯罪但绝不能犯错。眼看伍符就要铸成大错,江彬急中生智,假装醉酒,将伍符扑倒在地,咬着他的耳朵小声道:书呆子,该输了!

2、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王阳明《大学问》

3、当像狗一样活着都成为一种奢望时,反抗便是唯一的出路。或许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反抗意识并不那么强烈,但摆在眼前的事实是任何一种选择都要强于继续忍受剥削,更何况来人的说辞那么具有诱惑力和煽动性,不走何为?

4、无私心就是道。

王阳明一生倡导去除私欲方可光复此心。人之烦恼大部分来自心中私欲,贪财好色追名逐利是人之弱点。如果不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只会给此心蒙上厚厚灰尘。

5、致知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能够为致知也。

6、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

7、一念开明,反身而诚--王阳明《传习录》

8、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我的内心去辨别。

9、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10、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毕竟相由心生,情随事迁。

1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12、繁华过眼三更促,名利牵人一线长。

13、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14、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说闲话。--王阳明《传习录》

15、毕竟,卖猪肉的人用自己夹着瘦肉精的猪肉挣来的钱,兴高采烈地出来买馒头,没想到被别人染了色;卖染色馒头的人给孩子买奶粉,讵料里面有三聚氰胺。

16、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7、按照常理,即使是同等品级的宦官,地方官也不敢得罪,这一点从《大明王朝1566》中江南织造局总管杨金水(宦官)和浙江巡抚、布政使之间的尊卑关系就能看出。

18、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

19、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20、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杯具。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21、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能够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

22、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能够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梦想。

23、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太过于纷扰,就静坐;觉得不愿去看书,就要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地修炼自己。

24、知行合一。

25、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26、懂得明哲保身不难,难的是懂得什么时候挺身而出。

27、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28、真正的贼在专制制度中,专制制度有贼性才使贼与专制制度同生共长,滔滔不绝。既然历史的治乱兴替严丝合缝地遵循血酬定律,通过暴力**夺取的政权不具备足以服众的合法性,那么你能革他的命,我为什么不能革你的命?

29、战争总是异常血腥和残酷,不要说士兵,便是身居高位的将军也很容易惊慌失措。东晋成帝朝的左将军司马流,参战前就非常惊恐,以至于吃烤肉的时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嘴在哪儿,结果打仗时被杀身亡。

30、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31、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32、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33、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34、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制度是有保质期的,仅有不断地修补革新,才能保证社会机器的良好运转。改革固然会伤及既得利益团体,固然会出现波折动荡,但不改则必死无疑。

35、人言不如自悔之真。

36、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37、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王阳明《传习录》

38、人的宿敌仅有一个,便是他自我。

39、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不想浑浑噩噩白过一生者,唯一的途径、不二的法门就是去绍兴,去找王阳明--这是那个年代几乎所有人的共识。

40、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41、君子之学以明其心。

42、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43、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44、圣人处此更有何通?圣人会怎样做?圣人会怎样做?王先生在贵州面临生死,衣食无着的情景下,如此问自我。--王阳明《王阳明》

45、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

46、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47、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48、圣人亦是学知,众人亦是生知。

49、人的宿敌只有一个,便是他自己。

50、可恨之县必有可怜之处,庐陵县天天上演山寨版《一号法庭》,终于激起了江西政坛的官愤:告状对我省而言实属正常,但不事生产,全民告状,这也欺官太甚了吧!

阳明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