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人看优秀的句子,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相信你一定能变得更加优秀。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儒家经典语录[汇总103段],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上。
儒家经典语录 一
1、礼之用,和为贵。--摘《论语》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论语》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论语》
4、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7、33、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
8、45、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周易》
9、33、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10、穷不忘操,贵不忘道--皮日休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摘《论语》
13、18、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金刚经》
14、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摘《论语》
15、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论语》
1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7、《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论语》
18、21、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金刚经》
1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1、2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
22、41、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六祖坛经》
23、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论语》
2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论语》
25、16、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金刚经》
26、4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27、3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28、46、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六祖坛经》
29、有杀身以成仁。--摘《论语》
30、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儒家经典语录二
1、48、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春秋·左传》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论语》
3、4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庄子•刻意》
4、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孔子
5、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论语》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中庸》
8、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9、4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论语》
11、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论语》
13、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4、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论语》
15、尽信书,不如无书。
16、4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17、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18、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1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论语》
2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2、3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
23、50、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经》
24、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25、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论语》
26、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2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论语》
28、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29、克己复礼 [ kè jǐ fù lǐ ]
30、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1、41、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缮性》
3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3、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3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论语》
3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36、11、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
37、15、若心有住,则为非住。——《金刚经》
38、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mmtejia.com育儿知识】欲罢不能。
39、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40、25、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儒家经典语录三
1、31、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摘《论语》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克己奉公,干净干事
5、12、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6、3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
7、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8、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论语》
9、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22、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金刚经》
12、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论语》
13、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1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论语》
1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论语》
17、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1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9、29、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20、27、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金刚经》
21、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22、积善三代,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23、2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2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论语》
25、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6、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27、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论语》
2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9、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0、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31、13、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
32、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3、28、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