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人热衷于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说说,用以分享生活日常和自己的感悟。你在发说说的时候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吗?今天小编就让大家一起感受下这种感觉,特地整理的慧律法师语录[精选113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慧律法师语录 一
1、 男人统治世界,女人统治男人,名众生相。
2、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3、 当你在最坏的处境中,仍然认为没有损失时,就等于获得了一切。
4、 即使是最糟糕的事情,也要照单全收,这便是使内心平和的秘诀。
5、被人诽谤的时候,可以这样想:至尊的佛陀,当年也饱受诽谤呢,你算老几?
6、在可拥有的里面,知足曾经被佛陀认为是最好,最优秀的。
7、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8、担忧是你向困难多付的利息。
9、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10、有实力一定有机会。
11、 只要我们对佛法的了解越少,心越会不断地追逐法尘。感到快乐时,就屈服于快乐;感到痛苦时,就屈服于痛苦,它总是在混乱之中。
12、体会到生命无常的人,便不会再放荡和贪逸,所以说对于生命无常的觉醒是智慧的开端。
13、 修行,即是将执著的力量化为无的观念,透视它的无常性、无永恒性、因缘和合性。
14、冷气不见得能除我们热恼,熄灭心火才能永远清凉。
15、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有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
16、幸运有时会在逆境中出现。
17、安祥的精神境界--就是以豁达淡泊、顺应自然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种种无常变化,将痛苦忧伤的情绪降伏到最低点,于每一分,每一秒中都具足喜悦、满足,内心一片安宁,没有任何不满、怀疑、抱怨在心头。
18、吵闹处,须冷静。冷落处,须热情。
19、外道,就是永远断不掉我执,故永远舍不掉对错误知见的坚固执着。
20、在竞争的生活中,放下得失。好坏成败终将过去,以平淡之心来生活。
21、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22、 你要处理你这颗心,也不能离开你现在所有的念头。
23、不见一法即如来,是则名为观自在。
24、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25、我常听说品茗的好处不少,柏达的书也经得起品尝,使人回味无穷;这些珠玑的字句、高尚的情操、隽永的趣味,含蓄着哲人的苦心、无声的启迪、以及一种超乎言说之外的空灵之美,这种美正是禅的宁静,睿智与解脱。
26、唯有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27、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是永远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28、平凡乃是最不平凡的伟大。
29、 想要满足自我的欲望,就等于是用稻草去熄灭火一般,无法止息。
30、 凡事要以利益别人为前提,自己吃亏没关系,如果事事只想利益自己,无明烦恼就会一大堆。
慧律法师语录二
1、 人生的难事,在于选择。
2、佛法是什么?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3、人命呼吸间,宜当力除偷安、懒惰。
4、 我们没有抱怨人生的任何权利。假如你对人生感到不满,那只是表示我们对自己感到不满,因为,因果从不误人。好好的面对现实,并接受果报,将会比怨天尤人,更具实际的帮助。
5、 用绳子绑有腥味的鱼,绳子就有了腥臭味,手握了那条绳子,手也会留有腥臭味。同理,我们受到来往交接的人影响甚大,他们可能使我们变好或变坏,这点务必要留意。
6、 「道」就在你心中,心能做主就是道,心不能做主就叫「外道」。
7、 理想愈远大,所遭受的阻力必愈多;所处https://www.yuerzhinan.com环境愈恶劣,所获得的经验必愈宝贵。
8、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
9、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
10、人必须在自我中觉醒,才能破除我执。
11、世界上最可悲的事,就是背叛你自己的良知。
12、有幽默感的人就能享受人类的矛盾。
13、 如果我们真正地见到无常的现象,我们将会看到,无常是常的。那么,你的心就会感到自在。
14、 众生有无限的迷惑,佛陀有无限的慈悲。
15、有生必有死,人应惧生,不应惧死。无生即无死,究竟解脱。
16、当你察觉到自己正在做什么时,正在想什么时,那你就知道什么叫做「道」了。
17、 恶事向己,好事与他,利他忘己为慈悲之极也。
18、 别人的缺点,其实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19、大富由天,小富由人-勤俭惜福。
20、 劝告是最丰富的礼物。
21、生命是妄想的产物。
22、 贪欲、嗔恨、愚昧、傲慢、疑惑、邪见等会影响说话与行为,久而久之,成了习惯,便有一种力量,这就是苦恼的招集者,名为众生的苦因。
23、修行之本就是平凡、平淡、平实。
24、 聪明的人较重视自己的过错,愚笨的人却为小小优点而沾沾自喜。
25、 没有任何事物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幸福与永远的安然无恙。
26、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27、 不论谁去追随自己的心,追随它所喜好的和欲望,以及其它任何一切,那个人根本还没修行。
28、 所有活著的东西,都怕苦也怕死。认清你自己也是其中之一-「避免杀生吧!」不要由你引起苦恼或死亡,要尊重所有的生命。
29、 任何忽略无常的言论,绝非圣者的言语。
30、 对批评做出负面反应,通常会让批评的人更确信他们对你的评估。
31、 我们最难以接受的谏言,往往对我们是最有益的。
32、 所谓时间是一个极大的幻影,时间不过是我们用来了解事物或生活的内在棱镜。对至高的理性而言,并无「时间」之存在,未来也是现在,时空只不过是我们藉以利用有限存在的无限存在。
33、拥有丰富内在的人,能够享受到孤独的美与好。
34、不疏怠、懒惰的人,拥有双倍的时间。
35、 如果你厌恶一个地方,你就会厌恶每一个地方。问题并不在外在的处所,而是在你内在之处。
36、 读千句无用之语,倒不如只听一句有益的话。
37、无论你处理任何事情,若心存尊重他人的想法,是一件非常有帮助的事情。
38、用你的内心深处,虚心的去学习。那么,天地万物都是我们的导师。
39、 人的生活,虽是自转的轮子,但这个轮子,却由它无限小的旋转,而转向四面八方,而后转入新的、无限大的轮子里。
40、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慧律法师语录三
1、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2、 我们所犯的恶业,虽如新挤的牛奶般,不会马上凝固,但它却像被灰烬掩埋著的柴火,那袅袅青烟,永远跟在你的背后,扰乱你心灵的安宁。
3、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4、 有时风平浪静比惊涛骇浪潜在的危险性更大。
5、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挂碍任何事物。
6、我喜爱这本书的小巧玲珑、义理丰富、精简流畅、格调高雅。它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可以澄清人们内心的郁结焦虑;不但使人睁开他的眼,也能拓展人们的胸襟。
7、缘由愿来,愿力强,善缘自然具足。
8、 抓芦苇时不小心会伤到手,错误的求道方法也会使人毁灭。
9、 为了拔除扎在脚上的刺,往往必须借助另一根刺,而脚上的刺一旦拔除,两根刺同时都可以丢弃。同样地,为了除去蒙蔽「真理」的无知,知识有其必要性,但要知道,知识,它只不过是一种工具。
10、如果不把自己内心的我执三毒倒掉,善知识现前,对你是没有用的。
11、天地间之事,有甚多为你观察乃至梦想所不及者。
12、佛法多门,修心第一,佛称大觉,觉即是心,故知离此心外,无佛可成。
13、 被欲爱驱使的人,就如同陷阱中的兔子般,怎么跑也脱不了身。
14、 凡人也有超人的力量,成功在于唤醒心中的巨人。
15、 体会到生命无常的人,便不会再放荡和贪逸,所以说,对于生命无常的觉醒是智慧的开端。
16、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17、能平衡自己的人,才能认识别人。
18、心灵像花园,如果不浇灌、不培植,就塞满垃圾和杂草。
19、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20、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21、 留意你的敌【https://www.yuerzhinan.com】人,因为他们最先找出你的过失。
22、 既然十法界不离一心,则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参禅、念佛、诵经、礼拜、早晚殿堂,一切细行,都是修心。
23、 往生极乐是现在的事情,而不是只有在临命终的时候。
24、真正的神通,是把烦恼弄通。
25、 文字或声音的毁、誉、赞、谤,并不是因果的判决者,清楚自己的起心动念及行为,才是最重要的。
26、施比受更有福。
27、 财富如同肥料,一直堆放不动的时候,便会腐烂发臭,散布开的时候,却能使土地肥沃。
28、 无论你失去什么,就让它失去,但千万别失去了心。
29、 记住!恶意的批评通常是变相的恭维。
30、我们众生为什么跟佛会有隔阂?就是我慢。简单讲就是自己认为很行,所以不管善知识、佛陀现前都听不入耳。
31、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32、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33、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34、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35、菩萨以正觉为习惯,众生却以烦恼为习惯。
36、以耐心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了天下之纷争。
37、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转机。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没有翻身余地。
38、 只要对感觉有任何反应,「我」就在招惹尘垢了。
39、 我们无法保留任何事物,一切都是剎那间的。
40、一味的忙是不够的,问题是我们在忙些什么。
41、 别追随你的情绪,要训练你自己。修行包含了将你的生命放入险境当中。
42、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43、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痴,而带来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