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各类句子都很熟悉吧,根据结构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那什么样的句子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歇后语经典句子(合集119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歇后语经典句子 一
1、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2、荆轲献地图——暗藏杀机
3、关公卖豆腐→货软人硬
4、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5、烈日骄阳下滴落的汗水,画出的是梦想的形状。
6、老鼠爬香炉——碰了一鼻子灰
7、【三教九流】“三教九流”一般认为对社会上三百六十行职业人物所做出的基本区分评价。最初,“三教”与“九流”并未联袂,而是各自流行。所谓“三教”,指儒教、道教和佛教,指向比较明确,只是排序有争执。儒教排第一,都能认可。道与佛的争执延续了很长时间。大约在南北朝时期,佛道之争日趋激烈,甚至连带了儒家学说。为此各代帝王伤透脑筋,不得不费神安排三教的位次。佛道争执不下,各代帝王喜好也有不同,因而三教排序屡有变动。南北朝时期周武就灭佛,明文规定了儒、道、佛三教等级。但之后又经过了长期的激烈斗争,直到晚唐才基本以儒、佛、道的顺序确定三教地位。查阅资料,可知“九流”在早期并没有明确的内容。不过,后来衍生出的上、中、下“九流”却很明确。一般认为“上九流”是佛祖、天、皇帝、官、阁老、宰相、进士、举人、解元等,基本上为神为官,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也有人将九【https://www.yuerzhinan.com】流分为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等,也是在当时被认为地位优越或正当职业的群体;“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士、画家、书生、琴棋手、和尚、道人、尼姑等。有的顺口溜排序为: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卜(卜卦),七僧八道九琴棋。除了上九流已列举的举人外,这部分都是技巧艺人和僧道寄食者,主要靠手艺挣钱或靠神灵吃饭;“下九流”是:一流高台(唱戏)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剃头),五流池子(北方的澡堂子)六搓背,七修八配(给家畜配种)九娼妓。这些基本上是职业低贱、颇受歧视的群体,在旧社会属于最下层的百姓。后来“三教”、“九流”联袂,词义发生了变化.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
8、【儿孙自有儿孙计,莫为儿孙作马牛】(谚)子孙后代自会有他们的生活安排,前辈人不必为他们做牛做马苦苦劳神费力。指前辈人为子孙后代苦心经营全是不必要的徒劳。 也作“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福:福分。
9、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10、夏日专用纸尿裤,让宝宝的屁屁整个夏天都像吹空调。
11、【有钱难买幼时贫】(谚)人生最难得的是幼年时家境贫穷。指幼时贫穷,能够养成艰苦奋斗、拼搏向上的习性,给长大创建事业奠定基础。
12、单刀赴会→声势压人
13、夏风拂绿见流萤,暑不尽半山美好时光。
14、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
15、【淡淡长流水,酽酽不到头】(谚)酽(yan):浓烈。指清清淡淡,长流不断;浓浓酽酽,不会久远。比喻人际交往,平淡可以保长久,过热往往难到头。
16、【近水楼台先得月】释义:靠近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近便而先得到好处。例句:凤琴真有这样的钟爱之情,为什么不单独寄信给他?掺在大家的信中,那些整天守在场子里的疯姑娘们,安能不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把给他的信拆开呢?
17、我去大姨家,大姨对我说:“我们这儿有个人非常懒,庄稼都荒了,也不去管理。”我说这人真是懒如猪。大姨说:“岂止懒如猪啊,简直是棒打屁股都不动一下呀!”(河北·平泉)
18、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19、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20、流水遇到阻力——泛起浪花
21、【债台】人们形容借钱多数额大且无力偿还为“债台高筑”。借债为什么用台来形容呢?这源自一段中国历史史实。战国时候,周王室日益衰微,名存实亡。末代天子周赧王软弱无能。虽然贵为天下之主,却不能左右各国诸侯,毫无实权。秦国却日益强盛,有觊觎天下之野心。周赧王十分恐慌,欲抗秦却力不从心。恰在这时,接到楚孝烈王联合各国一同出兵抗秦的倡议,便同意楚王的倡议,出兵抗秦。但是,国库早已空虚,军费一时难以筹措,周赧王只好硬着头皮向豪门富户商借,并且立下借据,写明战后加利偿还。然而,天子令下,响应起兵的只有楚国和燕国。拖了三个月,仍然不见别的诸侯派兵,只得偃旗息鼓,不了了之。这时候,借款给周王室的豪门富户纷纷要赧王还债。赧王拿不出钱来,不敢见他们,于是躲在一座僻静的高台上。这座台,后来就被称为“债台”。
22、小暑至蛙声响,荷花香纵饮一盏美酒好时光。
23、冷水泡牛皮——越泡越韧
24、【山杏核——苦仁儿】(歇)山杏核里的仁味苦。仁:谐“人”。指穷苦人或苦命人。 也作“杏核子——仁儿苦”。
25、【刚出穿的瓦盆——一套一套的】(歇)本指瓦盆规格齐全成套,转以形容人口才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
26、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27、小表妹虽然才两岁半,可是倒垃圾却很积极。有一次,二妗子让二舅倒垃圾,二舅没动,表妹却忙开了。二妗子说:“唉,干动的不上前,干不动的腿不闲,你爷俩掉过来就好喽!”(安徽·阜阳)
28、【家无生活计,不怕斗量金】释义:如果没有谋生的办法,即使有斗量黄金的家业也无济于事。例句:“‘家无生活计,不怕斗量金。’我如今又不做官了,无处挣钱,作何生意以为糊口之计?”
29、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30、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歇后语经典句子二
1、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2、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3、绿豆掉进芝麻里——总觉得自己大
4、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5、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6、忍渴上床,起身健康。
7、【一刀切】(惯)比喻对不同的情况不加区分,用同一种方式处理。
8、【吊桶落在井里】(惯)比喻陷入困境,难以摆脱。
9、关羽卖肉→没人敢要
10、【浅水里养鳖——早就看透是什么货】(歇)货:本指物品、东西,转指人(骂人的话)。指早就清楚某人不是什么好人。
11、锯大树做镰把——大材小用
1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居上
13、玉帝爷出告示——神话
14、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
15、【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释义:求别人很不容易。例句:回去,是的,现在就是路费问题了。怎么张口,怎么要?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她跟谁提头呢?表姑?表姑父?根本不行。
16、【吃河水不分界限,吃橘子不分瓣瓣】释义:比喻不分彼此。例句:蔡德元说:“我请大家敬刚长一杯寿酒!多蒙谢团长的义气,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承圈子中弟兄照顾,真是吃河水不分界限,吃橘子不分瓣瓣。”
17、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18、船上失火——有底
19、【天无绝人之路】(谚)老天不会让人无路可走。指人在绝境中总能找到出路。为鼓励人战胜困难的常语。 也作天下没有绝路。 天不绝人。
20、【绊住脚】(惯)比喻被人或事所纠缠,行动受阻,不自由。 也作“绊住腿”。
21、黄忠出阵→不服老
22、【干杯】在宴会上,“干杯”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杯不干,罚酒三杯。孰料,在国人面前如此普及的“干杯”一词,却是个外来语。据说“干杯”一词起源于十六世纪的爱尔兰,原意为“烤面包”。当时的爱尔兰饮酒者常有这样的习惯,将一片烤面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和消除酒的不纯性。直到十八世纪,“干杯”才有今天的含义,并且发展成为祝酒颂词。
23、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24、【伤元气】(惯)元气: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和能力。比喻人或国家、组织的生命力受到损害。
25、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26、半个铜钱——不成方圆
27、关云长流鼻血→红上加红
28、姐姐跟姐夫发生了口角,一赌气跑回娘家住了十来天。妈妈开导她说:“房檐下是避雨哩,娘家不是住女哩。再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还是回去,夫妻俩商量着好好做事。”(河南·邓州)
29、一锹煤炭难炼钢,一块砖头难砌墙。
30、不怕高温,只恐宅深。
31、我缠着妈妈买橘子吃,妈妈很不高兴地说:“今天要吃这样,明天要吃那样,你真是一个小馋猫。”爷爷在一旁插话说:“这就叫‘生根的要肥,长口的要吃’。”(湖南·沅江)
32、【三分钟河东,三分钟河西】(惯)形容转变很快。
33、韩信墓前一声叹——埋没了英才
34、【打九九,不打十足】(谚)九九:不足十成。十足:完全满盈。要九九的程度,不要十足。指大凡筹划与做事,要留有余地。
35、【黑馍多包菜,丑人多作怪】(谚)越是黑面馍,越要多包菜才可下咽;越是人样丑,越爱装模作样来掩盖。指人俊不拿捏,越丑越作怪。 也作“丑人多作怪,黑馍多就菜”。
36、我在外婆家玩,口渴了,就拿外公的茶杯喝水,然后,将茶杯盖子放在了桌子上,外公发现了就吵外婆。我在一旁偷偷地笑。外婆说:“这真是赖死旁人笑死贼。”(安徽·潜山)
37、老鼠抬轿子——担当不起
38、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39、【蜡烛不点不亮】(谚)比喻不使用硬的手段就没有效果,或不指点提醒就不会明白。 也作蜡不点不明,灯不拨不亮。 蜡烛不点不亮,锣鼓不敲不响。
40、【一女不吃两家茶】(谚)吃茶:旧时订婚,男方须给女方送茶叶,故以“吃茶”比喻订婚。指一个女子不能同时许配两家。
歇后语经典句子三
1、【万万岁】在古代,天子或皇帝称为“万岁”,诸侯或亲王称为千岁,“万万岁”称谁呢?太上皇?显然不是。“万万岁”不过是对皇上的阿谀奉承之词。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 “万万岁”一词,出现于唐朝。相传武则天称帝后,特别喜欢别人吹捧她,借以抬高自己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众学士,出题答对。她脱口出了上题:“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众学士搜肠刮肚,对答了几十句,武则天都不满意,甚觉扫兴。这时一位惯于拍马屁的学士看出她的心思,忙吟答道:“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听了十分满意,推为杰作。从此,“万万岁”一词就流传于朝野,历朝历代如此。
2、【快牛门前卧,蔫牛不下套】见“蔫牛不下磨,快牛门前卧”。
3、【蛤蟆吞西瓜——开口不怕大】(歇)指人张口要价太高,使对方无法还价。常含讥讽意味。
4、尿盆栽花——根底不干净
5、松木椽子——宁折不弯
6、【人家偷牛,他拔桩】牛被别人偷走,他拔桩被捉,作了替罪 羊。类似的:没抓住偷牛的,抓住了拔橛的/偷牛的抓不住, 抓住拔桩的/偷菜的捉不住,拔篱笆桩的捉住了/走了牵牛 的,捉住拔桩的。清代《三侠五义》:“银两业已到手,我还在 此作什么?难道人家偷驴,我还等着拔橛儿不成!”
7、【出洋相】“出洋相”这一俗语,可谓妇孺皆知,指那些不学无术、愚昧无知的人不懂装懂,当众弄出许多笑话。那么,出洋相是怎么来的呢?它确实与出洋有关。清朝末年,光绪帝施行新政,要引进洋人的坚船利炮,于是派出许多官员到各国考察。当时的官员大多腹内空空,装腔作势,不学无术,却争相出洋,到了国外丑态百出,闹出许多笑话,仅举两例可见一斑。李鸿章出使到英国,受到英国贵族的热情款待。英国已故将军戈登的家人特地把曾在竞犬会上获得第一名的名贵爱犬赠送给他。不料,第二天收到李鸿章的一纸谢柬,上面写道:“感谢您的盛情款待,只是我现在年事已高,胃口不佳,只尝了一点,就觉得美味无比,真是三生有幸。”原来,那只名贵可爱的小狗,竞被李鸿章炖着吃了。当地报纸一时哗然,传为笑柄。驻英国使馆的~位官员,是个爱财如命、见钱眼开的家伙。他经常在饭店宾馆偷窃毛巾、刀叉这类小玩意儿,后来被警察搜出。这位官员为了赚外快,还让他的夫人包洗使馆全体人员的衣服。他的夫人更是个粗俗之人,把洗完的衣服全部都晾在使馆门口。一次英国人看见中国使馆门口忽然白带飘扬,以为中国皇帝驾崩,专门派外交大臣前来探问,才知道那是裹脚布。西方记者曾想把它拍下来,刊登在报纸上,成为当时一大丑闻。这些令人难堪的丑闻,都出在这些出洋要员们身上,人们就把“出洋的丑相”概括为“出洋相”。
8、【穷生虱子富生疥】(谚)疥:一种因疥虫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 指旧时穷人没有换洗的衣服,身上的虱子多;富人生活奢侈放荡,染上疥疮的多。 也作“穷长虱子富长疮”。
9、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10、【量大福大】(谚)度量大的人,福分自然就大。指度量和福分是相连的,量大容人,福分就大;度量狭窄,只能自找苦吃。 也作“有大量者,必有大福”。
11、【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两下里耽搁】(歇)两下里:两边,两头,两方面。指两头都耽搁,或两方面都落空。
12、【吃了豹子胆】(惯)形容人胆子大,什么都不怕。常用于指责人胆大包天。 也作吃了熊心豹子胆。 吃了豹子心肝熊的胆。
13、【人来投主,鸟来投林】人遇到困难,寻求帮助。语序亦可 倒置。或说:人急投亲,鸟急投林。明代《二刻拍案惊奇》: “史大哥,我们新来这里做买卖,人面不熟。自古道:人来投 主,鸟来投林。”
14、【卷起毛边说光边】毛边,指纸的边缘不整齐。谓掩盖缺 点,只说优点。《人民日报》(1981,8,29):“有些文章则是卷 起毛边说光边,最后不轻不重、不疼不痒捎上几句,末尾还 来个‘总之,瑕不掩瑜’云云。”
15、上课时,教室闹哄哄的。曹老师说:“你们看看,你们多像池子里抽干了水的鱼儿,个个都是活蹦乱跳的。”(四川·达县)
16、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17、暑于你的夏天,有风轻扬。
18、【蝗虫吃过界】(谚)蝗虫:昆虫,善飞善跳,农作物的害虫。指蝗虫结队飞行,作践庄稼,不分地域。 比喻贪官污吏肆意侵吞,损国害民。
19、石头缝里长山药——两头受夹
20、【无梁桶——枉提】(歇)梁:提把。本指没有梁的桶,想提也提不起来;转指话说了也是白说。
21、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22、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23、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24、【打猎的人有鸟吃】指职业上的方便,有利。王统照《山 雨》:“他还图这点小便宜?犯不上!人家干的什么,打猎的 人没有鸟吃?每年到镇上做这份生意的谁不得送上三五 两?”
25、【哪壶不开提哪壶】(惯)提:本指使东西由下往上移,转指谈起。比喻偏偏要触到对方的痛处、短处或所忌讳的事。 也作哪一壶不开提哪一壶。 哪把壶不开提哪把壶。
2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27、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28、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29、早上,妈妈叫我起床,我求妈妈让我再睡一会儿,妈妈叹口气说:“瞌睡没本,越睡越狠。”(甘肃·临夏)
30、【驴粪球儿——面前光】(歇)驴粪球儿:驴子的粪便,呈球形,里面是食物经消化后排泄的渣滓,而外表很光滑。形容表里不一,外表好看而实际不行或很坏。常含责骂意。 也作驴粪球儿——外面光。 驴粪蛋子——外面光。 驴粪蛋——皮儿光。
31、【眼中疔,肉中刺】(惯)比喻心中最恨的人。 也作眼中钉,肉中刺。 眼中钉,心上刺。 眼中之钉,舌中之刺。
32、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33、【棋力酒量】(谚)指下棋比的是智力,智力不高,棋就下不赢;饮酒比的是酒量,酒量欠缺的人,多饮一杯就会醉倒。
34、【点起一盏灯,亮了一屋人】(谚)在黑夜里点起一盏灯来,就能使满屋子的人都见到光亮。比喻一人传播真理,能使众人心明眼亮。
35、【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释义:鹌鹑:一种小乌,也叫鹑,雄性好斗。比喻人失利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例句:“是啊,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这家伙上不了阵势。”老孟也附和道。
36、【坐在家里等屋压】消极等待,没有好处。成语:坐以待 毙。王统照《山雨》:“再一说:咱也要另找点路子走,难道真 要坐在家里等屋压?”
37、【可着头做帽子】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尽量节省,不要浪 费。类似的:比着肚子裁裤子。清代《红楼梦》:“如今都是 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裕也不能的!”
38、【心急马不快】心急感觉马不快,反衬心急。类似的:心急 等不得人|心急锅不滚|心急嫌柴湿/性急钓不得鱼。《解放 区短篇小说选》:“他又急又不安。走在后面的通信员,以为 讨老婆的人一定心急马行迟,特地拔下一根才发芽的柳条, 在马屁股上狠命的赶起来。
39、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40、一到冬天,我就好感冒,经常嗓子刚刚不疼了,又开始咳嗽。妈妈说:“你这是去了个孙悟空,又来了个猴儿。”(河南·新野)
41、对着镜子做戏——咋好看昨比画
42、一口冰凉,迎来盛夏的曙光。
43、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44、我们上课要是捣乱,数学老师就说我们是:“犁沟渠渠埋秤砣——不是好籽儿”。(陕西·永寿)
45、【狗熊耍把戏——混充人形儿】(歇)讥讽或责骂恶人伪装成好人,或下流的人伪装成体面的人。
46、【小人】现在人们所说的“小人”,通常都是指那些心术不正,胸怀不够坦荡的人。“小人”,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含贬义的道德评价范畴,时至今日,正月初五包饺子还要“剁小人”,可见其处境不妙。其实,若追根溯源,“小人”境况的恶化,是有一个嬗变过程的。西周时期,“小【育儿指南 yuerzhinan.com】人”不过是一种身份的称谓而已。如《小雅·大东》日:“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意思是说贵族大人走在大道上,而平民则在路边观望。可知,“小人”泛指平民和下层劳动者。“小人”之称,这里虽然也反映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偏见,却没有道德贬损之意。 “小人”一词,还是个谦词。《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宋钱俪《钱氏私志》:“燕风北俗,不问士庶,皆自称小人……对中人以上,即称小人,中人以下,则称我家。”除此之外,“小人”还有几种含义并非贬义。如旧时下对卜有过失,检讨时常说:“小人该死。” 把“小人”斥为道德低下之人,始作俑者为孔子,请看儒家经典。首先,“小人”好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其次,“小人”无固定德操。“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再次,“小人”不知敬畏。“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还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由于儒家多贬斥小人,在中国历史上“小人”多取贬义。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从古至今,“小人”的贬义概念没有发生变化。
47、【有苗三分收】见“见苗三分收”。
48、【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美好的时机难得,应加爱惜。 台湾歌曲:“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今宵离别后,何日君 再来?”
49、【漱上水】(惯)、洑(fu):游泳。向上游。比喻巴结讨好有权势、地位,或有钱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