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句子吧,从句法角度说,句子是使最大的语法单位。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不同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大有不同。句子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子经典语录大全集(合计107条),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上。
孟子经典语录大全集 一
1、惟有贤者然後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6、【yuerzhinan.com】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7、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9、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11、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12、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13、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14、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5、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16、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1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8、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19、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1、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22、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2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5、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6、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7、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28、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29、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30、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孟子经典语录大全集二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6、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7、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8、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9、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0、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2、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14、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近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15、惠王今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国,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16、且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17、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9、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20、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2、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2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4、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
25、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6、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2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29、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
3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1、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3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3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34、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5、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36、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8、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39、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40、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孟子经典语录大全集三
1、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5、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1、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1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3、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1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www.yuerzhinan.com】物皆然,心为甚。
15、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6、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7、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18、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1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0、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21、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22、虽千万人,虽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2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4、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6、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27、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2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9、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0、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31、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3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3、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35、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36、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3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