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线上的、虚拟的社交的迅猛发展,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案了吧,文案对人们的思维是有一定的感性作用的。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文案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弘一法师精辟句子(共97句),欢迎大家阅读!
弘一法师精辟句子 一
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2、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3、在没有赢家的任何人都没有足够的人,这对邪恶来说是不公平的。
4、善恶性具,善恶性空。何喜何怒,如空御风。默持机咸,妙应无穷。大圆镜智照不疲,岂似权乘作意通。——弘一法师
5、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6、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弘一法师
7、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8、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弘一法师
9、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0、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11、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12、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13、识不多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14、总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较,越比越会感觉不顺眼,越不顺眼越会感觉上火。
15、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16、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17、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18、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19、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20、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法师
21、当你没有人时,你会阻止这些话,有些东西可以让这些话。
22、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23、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冰处得力。
24、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弘一法师
25、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26、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弘一法师
https://www.yuerzhinan.com27、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
28、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29、世出世事,莫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yuerzhinan.com】,以忍养情。德育,天地万物皆——弘一法师
30、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弘一法师精辟句子二
1、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2、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弘一法师
3、敬守此心,则心安。敛抑其气,则气平。
4、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5、你必须转过身来,你必须祝你有一个快速的理由。
6、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弘一法师
7、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弘一法师
8、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9、以情恕人,以理律已。——弘一法师
10、尊;以之成物,则为慈力悲仰。仅一念瞋起,百万不过积恚所招;世局土崩,皆无远虑——弘一法师
11、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法师
12、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13、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14、视人之乐,犹已之乐。视已之乐,犹人之乐。所欲与共,嫉妒永却。法界同欣法喜充,不向偏空寻略约。——弘一法师
15、陈玉梅云:丁烟花,而不是外部欲望。庆祝,那么气体就是。
16、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17、慢速捕捉捕捉器处于活动状态,紧急状态更为错误。
18、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19、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弘一法师
20、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弘一法师
21、方满最初宏誓愿。——弘一法师
22、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所谓正直心、柔轻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
23、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24、人生多艰,不如意事常八九,吾人于此当镇定精神,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
25、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26、人情应酬可省则省,不必迁就勉强敷衍。
27、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28、天空希望首先与微傲慢的灾害,以及你想要首先服用勺子的天堂。
29、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30、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31、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弘一法师
32、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
33、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34、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弘一法师
35、律已,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36、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弘一法师
37、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38、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弘一法师
39、视人之善,犹己之善。视己之善,犹人之善。念念同观,亘古无间。法界偕游四德城,——弘一法师
40、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扁则戾。——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精辟句子三
1、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2、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弘一法师
3、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4、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5、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平矣。
6、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7、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弘一法师
8、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弘一法师
9、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豀刻当矫之以浑厚。
10、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弘一法师
11、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12、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13、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弘一法师
14、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15、彼我同归无上觉。——弘一法师
16、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弘一法师
17、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18、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即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槃,当下清凉。
19、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20、家庭必须先服务,业务将停止,直到它。
21、世出世事,莫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养情。德育,天地万物皆归我春风和气之中;情养,乖戾妖孽皆消于光天化日之下;然后以之自成,则为净满自尊;以之成物,则为慈力悲仰。仅一念瞋起,百万不过积恚所招;世局土崩,皆无远虑所致;士生斯世,宜如何努力以障狂澜也。
22、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弘一法师
23、律已,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弘一法师
24、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25、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弘一法师
26、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27、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弘一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