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各类句子都很熟悉吧,根据结构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那什么样的句子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乐有关的谚语[精选119段],让我们都努力变得更加优秀吧!
与乐有关的谚语 一
1、现称事物之非原本者,也叫化身。元代鲜于枢《题赵模拓本兰亭后》诗:“兰亭化身千百亿,贞观赵模推第一。”
2、如唐代刘禹锡《送鸿举游江南》诗:“与师相见便谈空,想得高斋师子吼。”又如《五灯会元》卷九谓:“寂子说禅如师子吼,惊散狐狼野干之属。”俗语中则每称悍妇恶骂为“河东狮吼”,如《官场现形记》第i九回:“无奈瞿老爷一来怕有玷官箴,二来怕河东狮吼,足足坐了一夜。”这里有个掌故。相传宋代苏轼有个朋友,姓陈名一隧字季常,号龙邱居士,喜招宾客,好谈禅理。不过,其妻柳氏悍炻,陈慥甚惧。苏轼曾借佛语赋诗戏之云:“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见宋代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后明朝汪廷讷根据此事改编为杂剧《狮吼记》。“河东”,旧属柳姓的郡望,如唐代柳宗元,人称“柳河东”。
3、【豆腐拌成了肉价钱】(惯)比喻由于某种原因,本来不值钱的东西成本提高,价格大幅提升。
4、【看风使帆】原为禅语,意为随缘,对机。语本《五灯会元》卷十六:“看风使帆,正是随波逐浪。截断众流,未免依前渗漏。”这是法云法秀禅师上堂开示的法语。法秀属禅宗云门宗门下。该宗祖师文偃有“云门三句”,名噪丛林,即“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看风使帆”是解释“随波逐浪”句的。后变为“随风倒舵”、“看风转舵”、“见风转舵”等,比喻顺着势头行事,多含贬义。如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则你这媒人一个个,啜人口似蜜钵,都只是随风倒舵。”又如《民国通俗演义》第四二回尾批:“为老袁计,不即当看风转舵,临崖勒马耶?”又如刘流《烈火金刚》第二七回:“他马上见风转舵,说道:‘你是金区长吧!早就耳闻。请到屋里坐!’”(李明权)
5、【河边无青草,不用多嘴驴】(惯)斥责人多嘴多舌。
6、【黄梅时节家家雨】 释义:黄梅成熟时节,即四五月间,水润土溽,础壁尽湿,郁蒸的气体,如同下雨。 例句:黄梅时节家家雨。张蒙溪谓梅当作霉,雨中暑气也。梅雨善污衣服,故又云霉浣,言其为霉所坏也。
7、【求人者常畏人,受人求者常骄人】(谚)求人的人常有一种畏怯的心理,接受人求助的人总有一种傲慢的心理。指求人帮忙和答应帮别人忙,心态迥然不同。
8、【门神老了不捉鬼】(谚)门神:旧时贴在大门上护宅的神像。比喻人年岁老了,精力衰弱,办不了事。
9、【不知哪头炕热】(惯)指不知做什么事情得利大。
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释义:焉:哪里。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长到哪儿去呢?比喻失去了生存的基础,无法存在。“皮之不存”又作“皮且不存”。 例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真要是侵略者的阴谋得逞,全国沦陷,整个民族灭亡了,你这个老爷还给谁当?
11、取经求取佛经。我国古代有许多高僧不畏山长水遥,到印度、西域取经。
12、【贼人胆底虚】(谚)指盗贼往往心虚胆怯。 也作“贼人心胆虚”。
13、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赢一步
14、【老何家的姑娘嫁给老郑家——郑何氏】(歇)旧时女子出嫁后,在自己的姓氏前面冠以夫姓作为姓名。郑何氏:称嫁给郑家的何姓女子,谐“正合适”。指正好符合实际情况或需求。
15、【劁猪割耳朵——两头受罪】(歇)劁(qia。)猪:阉猪,割去猪的睾丸或卵巢,使不能生育。两头:本指首尾两端,转指两个方面。指两方面都没落好。 也作劁猪割耳朵——两下受苦。 阉猪割耳朵——两头受罪。
16、丰干饶舌佛教典故。据《宋高僧传》卷十九载:唐丰干禅师原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舂米供僧。先天(712-713)中,他去京兆化缘,闾丘胤将去台州作太守,问丰干说:“台州有何贤达?”丰干说:“到任记谒文殊。”闾丘胤上任后到国清寺,在僧厨中见到了寒山、拾得两位僧人(传说为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于是礼拜。两个僧人笑着说“丰干饶舌”,便扬长而去。后用以比喻多嘴、唠叨。
17、【前缘】“前世因缘”,又省作“前缘”。佛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过去世中结下的缘分,故称。如《红楼梦》第八八回:“却是除了老太太,别的也伏侍不来,不晓得前世什么缘分儿!”民间又有一种传说认为,婚姻大事是前生就注定的,如西湖花神庙楹联云:“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前缘又特指男女间的缘分。如唐·李商隐《杂纂·隔壁闻语》:“新娶妇却道是前缘,必是丑。”又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我等与郎君辈原无前缘,故此先来告别。”(李明权)
18、【拉住状元喊姐夫】 释义:比喻攀附权贵。 例句:只要他认为是用得着的人,即是“拉住状元喊姐夫”,也决不怕人笑他攀高结贵。
19、宁练筋长一寸,不练肉厚一分。
20、【撒野火儿】(惯)指故意闹事。
21、【粉丝】现在,“粉丝”是个使用频率十分高的热词,相当于追星族。粉丝是个外来语,与粉丝、粉条这种大众食品没有任何关系。 “粉丝”是英文fans的音译,原意是“热心的追随者”的意思。因为在中文里,说“我是他(她)的迷”这样的话是不通的,必须在“迷”之前再加一个字,如“歌迷”、“影迷”、“球迷”等。在许多场合,这样用起来还是繁琐,为了方便,干脆就把“热心的追随者”——“粉丝”拿来使用,不管是歌迷、影迷、球迷,都可以直称“我是某某的粉丝”。并迅速流传开来。
22、【紧行无好步】见“急行无好步”。
23、【因风吹火,用力不多】(谚)顺着风向吹火很省力。比喻趁着有利形势做事,省力而又易于成功。
24、【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没有结下冤仇。 指互不相干,没有利害冲突。 也作往日无冤,昔日无仇。 往日无仇,近日无冤。
25、【好鹰不叼昧心食,好虎不吃屈死兽】 释义:比喻行为要光明磊落,昧良心的事不做。 例句:巴满贡追上几步,又气又笑地拦住她:“你把话说明白呀!好鹰不叼昧心食,好虎不吃屈死兽,赫哲人办事都在明处。”
26、【褒弹是买主,喝彩是闲人】(谚)褒:称赞。弹:弹嫌。指品评货物好坏的才是真买主,喝彩叫好的往往是帮闲的人。也常借指既肯定优点也指出缺点才是对人真正的关爱。 也作“褒贬是买主,叫好是闲人”。
27、(《李长吉歌诗叙》)比喻诗文、作品的虚幻怪诞。又如清代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牛鬼蛇神,纷然满纸,不复可以寓目矣。”也比喻歪门邪道、阴暗丑恶的东西。如《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至于外省班作幕的,真真叫牛鬼蛇神,无般不有,这都是我领教过的。”
28、做事不依众,累死也无功
29、【瞎子摸团鱼——摸不到边】(歇)团鱼:鳌。比喻弄不清事物的底细。
30、【一手托百家】(惯)一手:指一人。比喻一个人所做的事关系到众多人家的利益。
与乐有关的谚语二
1、【箭在弦上——不能不发】(歇)比喻情势紧迫,不能不做某事。 也作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2、别具只眼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与众不同,俗谓之“别具只眼”。如宋代杨万里《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3、【六亲合一运】 释义:六亲:六种亲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杜预注:指父子、兄弟、姑姐、甥舅、婚媾、姻娅。亦泛指所有亲属。比喻亲属之间有相同的命运。 例句:俗语说得好:六亲合一运。那朱恩家事也颇长起。二人不时往来,情分胜如嫡亲。
4、【近人不说远话】 释义:给亲近人说话不用绕弯子。 例句:“咱们是近人不说远话,冲着孩子们,你也别跟弯弯绕这群家伙们跑了。”
5、【猜哑谜】(惯)哑谜:指隐晦的话语。比喻猜测别人话语的真实意思或事实真相。
6、【下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见“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
7、【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谚)指宁肯饿死也不做贼,因为偷窃是担贼名、【yuerzhinan.com】丧人格的;宁肯屈死也不告状,因为官府衙门敲诈勒索,不为民作主。
8、【吃甘蔗上山——一步比一步高,一节比一节甜】(歇)本指离地面越来越高,味道越来越甘甜;转指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甜蜜。
9、【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释义:比喻青春一去不复返。 例句:咱岛里部知道,你是个英雄有为的少年,古人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少年时代真是黄金难买哪。
10、【穷休笑,富休夸,没有长贫久富家】见“见贫休笑富休夸,谁是长贫久富家”。
11、【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谚)荒年:饥荒年景。手艺人:凭手工技术谋生的人。指手艺人凭手工技术谋生,人们处处离不了他们,故谋生容易。 也作“饥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12、【鱼过千层网,网后还有鱼】(谚)鱼网再密,捕捞的次数再多,也还有漏网鱼。比喻再严密、严谨的事情,也难免有疏忽之处。
13、【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谚)指做生意要根据自己的资本实力行事。也借指人有多大本领,傲多大事情。
14、【春耕宜迟,秋耕宜早】 释义:春耕应该晚些,等土地彻底解冻;秋耕应早,争取在封冻前耕完。 例句:语云:“春耕宜迟,秋耕宜早。”宜迟者,冻渐解,地气始通,虽坚硬土亦可耕;宜早者,乘天地未寒,将阳和之气掩在地中,来春宜苗也。
15、【说曹操,曹操就到】(惯)指非常凑巧,正提到谁谁就来了。 也作口说曹操,曹操就到。 讲着曹操,曹操就来。
16、【头齐脚不齐】(惯)谦称自己准备得还不够齐全。也形容人多,步调不一致。
1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8、【开门七件事】中国有这样一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说每户人家开始一天的生活,就有七件东西是必需的,不可缺少的。 其实,宋代就有了“早晨起来七件事”的说法。不过当时的七件事与今天的七件事略有不同,宋代的七件事是指“油、盐、酱、豉、姜、椒、茶。” 而且这七件事的说法在宋代并没有完全定型,还有“八件事”的说法。南宋吴自牧编撰的《梦粱录》中有这样一句话:“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酒酱醋茶。”到了元代,七件事才固定下来。元杂剧《刘行首》二折念白中有首《当家诗》:“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不仅这一首,很多元杂剧,例如《玉壶春》、《度柳翠》、《百花亭》都有“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内容。 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一生潦倒,做了一首感怀诗《除夕口占》:“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闲无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这才道出了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连过年都吃不上油盐酱醋,何况平时乎! 明朝还有一首无“醋”诗歌,蛮有意思,不得不录。当时有一才子,不顾其妻再三规劝而纳下小妾,其妻十分愤怒赠诗一首:“恭喜郎君又有她,侬今洗手不理家。开门诸事都交付,柴米油盐酱和茶”。耐人寻味的是,在开门七件事中,她交付的只有六件事,唯独留下了一件——醋。个中滋味,不难理解。
19、【孩儿不嫌娘丑】见“儿不嫌母丑”。
20、【吃得筵席打得柴】(惯)既能在宴席上做宾客,又能到深山里当樵夫。指人既能过富日子,也耐得了贫苦。
21、见人之过易,见己之过难
22、团结起来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
23、【好马不吃回头草】 释义:比喻有志气的人不走回头路。 例句:常言:好马不吃回头草,料想延寿寺自然不肯相留,决无再入之理,却到何处去好?
24、【知子莫若父(母)】父母最了解子女。海外聂华苓《桑青 与桃红》:“小纲告诉我,他要马上娶你。知子莫若母,有些 话我得向你交代清楚。”
25、【饱食伤心,忠言逆耳】(谚)过度贪食会损伤身体,忠言劝告往往令人难以接受。
26、无病天天困,没病困成病。
27、【木头墩子踢一脚还要翻翻身】 释义:比喻人不能太老实受欺负,要反抗,要斗争。 例句:看见你那软样子,我真替你难过。木头墩子踢一脚还要翻翻身哩,嘿,你呀!你没有拳头吗?
28、【好汉搁不住三泡稀】(谚)搁:经受。三:多的约数。稀:腹泻拉稀。即使是身强力壮的汉子,也经受不住连着多次拉稀。指腹泻拉稀是最折磨人的。 也作好汉架不住三泡稀。 好汉经不住三泡稀。
29、有愁者苦海,无病即神仙
30、舍生取义,杀自成仁
31、【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释义:拔:超出,高出。萃:聚在一起的人或事物。形容人品德才能出众。 例句:不为习俗所移,不为贫穷所诎,其乎其类,拔乎其萃。
32、【大海不禁漏卮】见“沧海不能实漏卮”。
33、【刘备关公,各有秉性】 释义:刘备、关公:《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刘备是蜀汉政权的建立者,性情温和大度;关公即关羽,刘备的结义兄弟,蜀汉大将,性格刚强,有胆力。比喻人的性情各不相同。 例句:唁,刘备关公,各有秉性,对待不同脾气的人,说话的方式就得灵活点儿哪。
34、靠力量能举千金,靠智慧能举万金
35、家有万金,不如藏书万卷
3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谚)到运用知识时才恨书读得太少,事情不经过实践就不知道艰难。指书要在平时勤学苦读,事要在实践中自觉磨炼。
37、【高不成,低不就】(惯)多指在择偶或择业上,因愿望脱离现实而未能成功。 也作高不凑,低不就。 高门不达,低门不就。 高不攀,低不就。
38、【明人不做暗事】(谚)明人:光明磊落的人。暗事:背地里做的见不得人的事。指明人做事正大光明,绝不鬼鬼祟祟,搞阴谋诡计。 也作明人无暗事。 明人不做暗事,好汉不使暗拳。
39、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佛教把众生世界分为“三界”。其中欲界包括六欲天、人间和地狱;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包括四空天。三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处所,充满痛苦烦恼,被喻为“火宅”。“五行”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构造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不但有各自的本质特征,而且相互之间有生成、克制等联系,从而构成了万物及其运动变化。“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轮回,“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质的障碍。俗语“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拘束。
40、【柳树上开花——没结果】(歇)柳树开黄绿色的花,结蒴果;从蒴果中分裂出的种子很小,外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飘散,像一团团白色的花朵,人们误以为柳树只开花不结果。结果:本指结果实,转指结局。多指事情没有好的结果。
与乐有关的谚语三
1、【堂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谚)瑞草:吉祥的芳草。即使是芳草,要是长在堂前,也会因为妨碍人行而惹人讨厌。比喻好事做不到点子上,还不如不做的好。
2、【背了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歇)指花了很大力气,却没有得到好的回报。 也作“顶着石臼做戏——费力没讨好”。
3、【要捉栖鸟必留窝】(谚)栖鸟:夜晚栖歇在窝里的鸟。要想捉住栖歇在窝里的鸟,就必须留下它原来的窝。比喻要逮住有家室的人,就不要惊动他的家。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谚)人毕竟不是圣人贤人,谁能生来不犯错误呢?指人人都有局限,免不了要犯错误。 也作“人非圣贤,谁能无过”。
5、胡思乱想易得病,贪得无厌会丢命
6、【放龙入海,纵虎归山】(惯)【yuerzhinan.com育儿指南】比喻把强敌放走,留下祸根。
7、【荞麦皮里榨油】(惯)比喻对穷人残酷地剥削或搜刮。 也作“荞麦皮里挤油”。
8、【井深槐树粗,街阔人义疏】(谚)高原深井,树大根粗,这是北方的自然景观;街道宽阔,往来稀少,这是北方的人情写照。指景象壮丽,人情疏淡,这就是北国风光。
9、【爱河】“爱河”指爱情,男女青年相恋,常说坠入爱河,是美好的事情。然而,它的出处却与今义大相径庭。爱河,源自佛教。 佛教中的“爱河”却并非美好的寓意,而是指情天欲海。原意是指爱欲溺人,阻碍修道。此外,也喻指人的贪爱之心,执著于物而不离舍,犹如水之浸染于物,故以河水譬喻。《华严经》卷二十六有“随生死流,人大爱河”之语。《楞严经》也有“爱河干枯,令汝解脱”之说。《浴像经》说:“愿永出爱河登彼岸。”“菩萨皇帝”梁武帝也曾在文章中慨叹:“登长乐之高山,出爱河之深际。” 可见,“爱河”在佛教中并不代表积极的一面,也不代表美好的一面,“爱河”却指人心受到欲的浸染,溺没而不能自拔,希望大家能够早日脱离。 佛教一门主张平等清静而摈弃私欲,世俗间“爱河”的意义以男女的感情欲求为基础,是与佛教所崇尚的理念背道而驰的。当然,爱物、爱民、爱父母、爱师长等,佛教认为是正当的。 佛有佛道,俗有俗道,各自相安,各行其道,“爱河”就理解清楚了。
10、【夫有千斤担,妻挑五百斤】(谚)指妻子总是自然而然地为丈夫分担责任。
11、【上梁不正下梁歪】(谚)上梁:房屋建筑的主梁。下梁:主梁下面的分支短梁。上梁如果不端正,下梁必定歪斜。比喻上层人物做事失体,下属势必效尤。 也作上梁不正下梁差。 上梁不正,下梁参差。参差:不齐整。
1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3、【疲劳过度,百病丛生】(谚)指人疲劳过度,会使身体丧失免疫力,各种疾病由此而生。
14、【一客不烦二主】(谚)指求人办事,应一家求到底,不要再去麻烦其他人。 也作一客不犯二主。 一事不烦二主。
15、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16、【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释义:跟上等的比,不如人家;跟下等的比,比人家还强。处于中等水平。多用来表示基本满足,没有更高的追求。 例句:再说,当护士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倒也乐得逍遥自在,她却偏不服气。
17、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
18、早睡早起,没病惹你。
19、苦中作乐指身处困境,犹强自欢娱。宋代陈造《同陈宰黄簿游灵山》诗自注:“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以八字为韵。”清代夏纶《瑞筠图》第十一出:“这叫做黄连树下操琴,苦中作乐。”语本《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二:“心如乔钩,苦中作乐想故。”意思是:想在人生的苦海里寻求欢乐,会造成更大的痛苦,如同吞下钩子一样扎心。
20、【窗下休言命,场中莫论文】 释义:读书窗下不要谈论命运好坏,考试场中不要谈论文章如何。 例句:秦宗师笑道:“俗语说得好:‘窗下休言命,场中莫论文。’我本偏不信此说,场上乃论文之地,若不论文,却将何为据?”
21、【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谚)指商店资格老,规模大,就往往会慢待顾客;顾客财大气粗,又往往会刁难商店。 也作“客大压店,店大压客”。
22、【待字闺中】“待字闺中”是指到了婚嫁年龄,但还没有出嫁的女子。 “闺”,女子的卧室。 “待字闺中”源自《礼记·曲礼上》:“女子待嫁,笄而字。”“笄”是中国古代女子成年时举行的礼仪。周代礼俗,女子年过十五,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如年过二十而未许嫁,也得举行笄礼。女子在成年礼上通常会取字。 “待字闺中”这个词的出现不会早于宋代。宋以后,一般家里有子女出生,必定请当地的秀才或者精通民间五术的人,来家里给孩子排出“生辰八字”,然后写到红纸上,收藏起来待用。这种排“八字”的做法在古代被称为“子平术”。这个“子平术”是宋代人徐子平在前人的基础上完善发展而成的,推算年、月、日等占卜方式,俗称“合八字”。不论男女,到谈婚论嫁时,请命师合一下“八字”。因此,当家里有未嫁的女孩,于是就要找人求“八字”或求人拿“八字”来合,如“八字”合不上,就不能结婚。故“待字闺中”,这里的“字”就解释为“生辰八字”。古人觉得,将要结婚的人的“生辰八字”要保存得非常好才可以,因此结婚后才可以公开“生辰八字”。 所以“待字闺中”也就是尚未聘娶的意思。
23、【开花结果】《续传灯录》卷三十谓:“开花结果自馨香。”意谓通过修行之“因”而逐渐证到觉悟之“果”。后亦比喻通过努力而有收获。如《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到你口。”亦写作“开花结实”。如郭沫若《新缪司九神礼赞》:“我自己没有住在温室里,敬谢不敏,实在迸不出芽,扎不起根,还不忙说开花结实。”(李明权)
24、【蹦不了蛤蟆跑不了鳖】(惯)比喻当事人谁也逃不掉或脱不了干系。
25、【扯着老虎尾巴抖威风】 释义:比喻依仗势力,横行霸道。 例句:贵他娘站在门口叫阵:“刘二卯!甭扯着老虎尾巴抖威风,你出来咱在大街上说说!”
26、【杨令公的儿子——一个赛过一个】(歇)杨令公:对北宋名将杨继业的誉称,相传他有七个儿子,一个比一个英勇善战。指一个更比一个强。常用于赞美。
27、【放松一步,倒退千里】(谚)指逆水而上的拉船纤夫要是松了手,船就会倒退上千里。借指为人向善不易,一旦意志松懈,就会迅速倒退。
28、【公鸡下蛋,河水倒流】 释义:强调事情不可能,也指事情颠倒过来了。 例句:叫我们走回头路,受二遍苦,再给看召草当奴隶,趴在地下让他们踩,除非公鸡下蛋,河水倒流,办不到!
29、【六十年气运轮流转】 释义: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总会碰到好运气。 例句:“好侄儿,常言道:六十年气运轮流转。谁敢说咱们马家不能改变门风?”
30、【人穷长力气,人富长脾气】(谚)指穷人靠肢体勤劳度日,力气自然越来越大;富人养尊处优,恃财傲物,脾气自然越来越大。
31、力士《长阿含经》卷四称力士为末罗。末罗,梵语malla,意译为力士。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大力之男子;二是指大力之一种族。《长阿含经·游行品》卷二:“尔时,世尊在拘尸那竭城本所生处,娑罗园中双树间,临将灭度,告阿难日:‘汝人拘尸那竭城,告诸末罗。”’佛教的护法神金刚密迹亦称金刚力士。后泛指力气大的人。如冰心《寄小读者》二七:“看见过力士搏狮么?当他屏息负隅,张空拳于狰狞的爪牙之下的时候,他虽有震恐,虽有狂傲,但他决不暇有萧瑟与悲哀。”
32、雪上加霜语本《景德传灯录·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师云:汝只解瞻前,不解顾后。伊云:雪上更加霜。”原是禅语。后用“雪上加霜”比喻灾祸接连不断,一再受到损害,烦恼中又添出新的烦恼。如元代高文秀《谇范叔》第二折:“泪雹子腮边落,血冬凌满脊梁,冻剥剥雪上加霜。”又如《二刻拍案惊奇》卷t六:“见说徒弟逃走,家私已空,心里已此苦楚,更是一番毒打,真个雪上加霜,怎经得起?”
33、【成大事不记小仇】 释义:要成就大事业,就不能在小事上计较。 例句:“他的左右人都巴不得一下子攻破城市,替他报仇。……他说,成大事不记小仇。”
34、【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谚)在每天早上安排一天大事时,首先考虑的是吃饭问题。指吃饭问题是民生压倒一切的重大问题,每一天都必须认真对待。
35、【胆小如鼠,心凶如狼】 释义:形容人胆小、心狠。 例句:此地事无一定,书店也早已胆小如鼠,心凶如狼,非常难与商量。但稿子放在上海,究竟较易设法,胜于藏在北平箱子里。
36、【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释义:礼物虽轻,但情意深厚。 例句:供桌上,摆放一捆儿毛豆,两杯水酒,一堆红枣,一只雕花的大青萝卜。……这也是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37、【贼偷易家】(谚)易:容易到手。 指贼偷东西,总拣易于上手的人家。 也作“贼偷方便”。
38、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9、【见橐驼谓马肿背】(惯)橐(tu。)驼:骆驼。看见骆驼以为是马背肿了。比喻对不知道的事物凭主观想象得出结论。
40、【不图打鱼,只图混水】(惯)不为捕鱼,只想把水搅混。比喻不图得到多少好处,只为把事情搅乱。
41、【多得不如现得】(谚)多得:得利多多。没有兑现的多得,不如现钱到手的少得。指凡利益或金钱,只有到手的才是真正可靠的。
42、【火心要虚.人心要实】(谚)火心要架空,才能烧出旺火;人心要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指为人处世,最忌浮滑,应以诚信为本。 也作火要虚,人要实。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43、【人不亲行亲】(谚)行(hang):行业。指同一行业的人,在情感上总是相亲的。
44、【船多不碍港,车多不碍路】(谚)港:港湾。指船再多,也不妨碍水上交通;车再多,也不妨碍陆路交通。比喻人虽多,各做各事,互相之间并不妨碍。 也作“船多不碍江”。
45、【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谚)古:自古以来的传统。谱:标准。 老辈人如果不经常讲说民族传统,年轻一代就会失去传统的知识与道德。指传统文明要靠一代又一代人向下传承。 也作“老人不讲古,后生没个谱”。
46、【化缘和尚大手脚】(谚)化缘:和尚、道士向四方求布施。大手脚:大手大脚,即花钱毫不心疼。指不是靠辛苦劳动挣来的钱,往往容易挥霍掉。
47、【本来面目】指不加饰伪的真相。宋·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显示出诗人旷达而真率的性格。“本来面目”原是禅家语,源于《坛经【育儿指南yuerzhinan.com】·行由品》,谓六祖惠能接受衣钵后,南行到大庾岭,被惠明和尚追上。惠明声明“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先让他“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然后,惠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当下大悟。“本来面目”在禅门中指真心、本性;见到“本来面目”也就是“明心见性”。从《坛经》的故事中可知,不思是非善恶,一念不生,即所谓“本来面目”。(李明权)
48、【羊毛搓的绳子,又抽在羊身上】(惯)比喻自作自受。
49、【只有锦上添花,那得雪中送炭】(谚)比喻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权有钱时,阿谀奉承者多;贫穷困境中,伸出援助之手者少。 也作“只有锦上添花,谁来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