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孔子名言与解释【精选108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下面是栏目小编精心整理的孔子名言与解释【精选108条】, 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孔子名言与解释

孔子名言与解释 一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尽,完,没有了。

4、 人之肌体、天分,受之自然,客观上有美丑之分、贤愚之别。一般人都趋向于爱美憎恶,过分赞扬美,也过分贬抑丑,使一些不够完美之人、不够完善之事,往往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自己也变得势利严苛,让人难以亲近。真正的君子是仁厚宽和的,虽然心里对美丑良莠判然分明,但如春风化雨,一视同仁地润泽万物,让美丑贤愚都感受到被尊重的欣喜,也一同受到君子的教化。这才是厚德载物的德性和涵养。

5、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听其言而观其行。(经典语录)

8、 别人有财富我坚守仁德,别人有爵禄我坚守正义,所以一个高风亮节的君子绝对不会被君主与达官的高官厚禄所束缚或收买。人的智慧能战胜大自然,理想意志可以转变自己的感情气质,所以一个有才德理智的君子绝不受命运的摆布。

9、道不同,不相为谋。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 君子不计较以往的恩怨,计较以往的恩怨会损害君子的品行。小人心有嫌隙一定会报复,这样只能自我毁灭。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3、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4、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绝,绝处。

15、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6、具言:详细地说出。

17、 儒家提倡慎独,即谨慎独处,它体现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西方有学者主张道德律令、意志自由,其本质就是行为主体通过主观意志把他律内化为自律,把内在的道德规范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从而实现意志的自由。君子即便一人独处时仍能严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觉行动,不犯或少犯别人常犯的错误,哪怕是不拘小节的小毛病。

1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9、 君子的欲望小得不能再小,而胸怀度量包涵充溢于天地之间。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2、 一个春秋时期的故事:晏婴是齐国一位爱国忧民的国相,有一天出门,在路上遇上一个被捆绑的人叫越石父(是个贤人),就用自己的一匹马为代价把他赎出来并带了回去。到家后,晏婴没有和越石父说话就自己走了,把越石父晾在那了。越石父于是请求与晏婴断绝来往。晏婴非常惊讶,说:我的德行虽然一般,可是我把你从困境中救了出来,你为什么这么快就想要离开我呢?越石父说: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意谓当我被人捆绑起来的时候,是因为别人不了解我,您既然把我赎出来,是因为您把我当知己。知己的人对我无礼,还不如被人家绑起来呢。于是晏婴反省自己,把他挽留下来并尊为上客。

23、割鸡焉用牛刀?

24、 君子对于开端非常慎重。

25、 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君子乐于向善、更乐于改过。对于普通人,乐于向善不难,乐于改过不易。但是作为君子,就应该有这个是非心,不仅要见贤思齐,更要勇于改过。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缺的,往往不是明辨是非的能力,而是惩恶扬善、祛邪扶正的自觉和勇气。这常常会成为一些人得过且过、马虎一生的深层原因,应高度警惕。

26、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7、 《荀子·劝学》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意为登上高处挥手,手并没有加长,但是更远的人都能看到;顺着风向而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在陆地上借助车马行进,不是善走,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在水中借助舟楫行进,不是善游,却能横渡江海。同样的道理,君子之所以成就斐然,就在于擅长借助外物,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和自然规律,事半功倍,最终达成目标。善假于物是一种难得的智慧,不仅限于物,更可以从历史经验中借鉴前人的成果。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就是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累积开拓的。常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8、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9、 君子修身养性,是为了躲避祸患。

3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http://www.yuerzhinan.com】

孔子名言与解释

孔子名言与解释二

1、夹岸:两岸。

2、邑人:同乡(县)的人。邑,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3、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6、率:率领。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 君子居住一定要选择友善的乡邻,出游一定要结交贤士,其目的就是要防范歪门邪道而亲近中正大道。

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2、 兰花不因无人赏识而停止散发幽香,以此来类比君子也应如兰花,保持高尚情操,即使面对穷困也不会动摇自我的崇高品性。这告诫人们要坚持洁身自好,不应随波逐流,有亏气节德操。尤其是在孤独、困难,遭受误解、冷遇的境况下,尤其需要保持充分定力。《孔子家语》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增广贤文》里这则格言,实源于此。

1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4、 老子云:为道日损,损之有损,以至于无为。(《老子·第四十八章》)意思是说闻道需靠自我修养,要求静观玄览,虚静无为,以情欲自损,复返纯朴。所谓日损,就是人们慢慢舍弃各种物欲、情欲,返璞归真的过程,因而为君子所看重。

15、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6、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7、 君子能够由小见大,由开头发现线索,从脚下踩着的白霜预知冰雪,又能在路上出现露水的时候预见酷暑。顺天应时,遇到可发挥作用时就发挥作用,遇到难以发挥作用时就退避自守,进退取舍,取决于时势。

18、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9、 子夏说:工匠们在作坊里完成他们各自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而领悟和推行大道。

2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1、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2、 君子平日待人接物绝对不可轻浮急躁,一旦轻浮急躁,就会把事办糟而受到困扰,这样就会丧失悠闲镇定的趣味;对待事情不可想得太多,过于投入,不然就会被外物所束缚和限制,丧失潇洒活泼的生机。

23、见得思义。

24、 君子可以被宽恕,因为他们本性善良。小人可以被宽恕,因为他们的状况危险。不能宽恕的只是具体事情。

25、初:起初,刚开始。

26、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27、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9、 孔子说:君子在言语上木讷,在行为上敏捷。

30、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31、种作:耕种劳作。

32、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33、欲:想要。

34、小不忍则乱大谋。

35、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3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7、 兰花生长在冷清偏远的山谷之中,不因缺少他人的观赏而停止芬芳开放。品德高尚的人修身立道,不会因穷苦的境遇而改变自己高尚的品节。

3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9、遂:就。

4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孔子名言与解释

孔子名言与解释三

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士:人士。

4、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5、 在孟子看来,君子的价值追求是与功名利禄无关的。君子应该关注三个目标的实现,一是亲人们健康长寿;二是自己俯仰天地,未曾做过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情,品行无亏;三是能够发现并教育天下的优秀人才。这是三个不同而又相关联的层次。第一层次是血缘层面,是人的本能。人想要获得成功,首先要会经营家庭,要重视家庭的和睦安定。第二层次人走出家庭,进入社会,要能与他人、与群体和谐相处,要能修炼出优秀的道德品质,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第三层次,是要从对自己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到影响他人、影响社会,即所谓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自身人生价值的全部实现。当然,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能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做好本职工作,以积极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子女,其实也能获得这三乐。

6、 如果心里分别美好、丑陋太过明确,就无法与事物相融洽;如果心里分别贤能、愚笨太过清楚,就无法与人相亲近。君子应该是内心精细明察,对美丑贤愚都了然于心,但处事仁厚相待,使美丑两方都能得到平等对待,贤愚都能受到益处,这才是我们应有的道德涵养和器量。

7、咸:副词,都,全。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9、 孟子在之前有一段论述,说伯夷很自傲自负,当时的各国君主虽然用好言好语来招致,但他都不接受。他之所以不接受,就是因为自己不屑于去接近那些人。柳下惠却不以侍奉昏君为可耻,不以自己官职小为卑下;入朝做官,不隐藏自己的才能,但一定按照他的原则办事。

10、 君子学问广博而又坚持每天进行多次自我反省,那么就会智慧明达而不犯错误。

1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 诚朴宽厚、为人孝敬,言语上不夸夸其谈,行动上却勤勉,为人处世恭敬谨慎,这就是所谓的君子、长者。

13、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4、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5、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16、缘:顺着、沿着。

17、 世间很多事,虽然不是我们愿意见到的,但仍客观存在着,并且我们无力去改变。对于这种情况,君子有很达观的认识,即顺其自然,不受其干扰产生负面情绪,而是专注于自我内心精纯的修养。世间光怪陆离,伴随历史进程而产生的某些不好现象亦有其消长规律,只需静待时移势异,便可能沧海桑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要工作,不可因无谓的干扰而偏废。君子能够做到,一般人亦需努力。

18、 正直的君子,往往顶不住谗言的诋毁而身败名裂;勇于进取的少年,容易在美色的诱惑下消磨意志。

19、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0、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2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2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3、 有了过失不掩饰,别人冒犯他也不计较,做出功绩却不骄傲,这就是真正的君子啊!

24、 君子和小人关注的不同,在于一个为公,一个为私,仅此而已。

25、过,则匆惮改。

2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8、高尚:品德高尚。

2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 君子忠的本质。君子对他人都十分忠信,何况对自己?小人连自己都欺骗,又何况对他人?阐述得十分精【https://www.yuerzhinan.com】彩,说明忠信的起点在于对自己的真实,不自欺欺人,不做一叶障目、掩耳盗铃的蠢事,由此推己及人,便会把真诚、忠信的态度投射到他人身上。要检验自己是否具备君子的忠信品质,我们首先得扪心而问,看是否做到了对自己内心的坦诫相待。

3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2、去:离开。

33、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4、规:计划。

35、余:其余,剩余。

36、放于利而行,多怨。

3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

38、世:朝代。

孔子名言与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