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如何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让我们先从一只螃蟹说起

一位母亲从菜市场买回来几只螃蟹。

孩子觉得很好奇,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东西,这还是头一回见。

他完全被这个东西吸引住了。

这位母亲可能会用两种方式来对待孩子的好奇心。


如何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让我们先从一只螃蟹说起


第一种方式

这位母亲说:孩子,这个东西叫螃蟹,是一种甲壳类动物。

这个东西可以吃的。它有一对大钳子,力量很大,如果被它夹一下,会很痛的,会流血。你不要去碰它哦。

螃蟹的壳很硬,螃蟹会游泳,它还会横着走,并且走得非常快。

我们吃的时候,要先把他刷干净,因为它一节一节的,有的还有绒毛,所以要刷干净。

煮熟了后,它会变色,变成红色的。它吃起来很香,蟹肉的味道很棒。”

孩子听完母亲的话,点了点头,走开了。



第二种方式

这位母亲告诉孩子这是螃蟹,然后就把装有螃蟹的袋子放在地板上的盆中。她厨房里准备晚餐了。

好奇的孩子蹲在水盆旁边,看着袋子里的螃蟹,盯着盯着,他就采取行动”了。

他用手指轻轻地摸了一下螃蟹的壳,发现它硬硬的。

于是他又用指尖敲了敲他的背,发出了闷闷的笃笃声”。

他又想摸摸其他地方,于是摸到了螃蟹被绑着的钳子上。

妈妈,这些螃蟹都有两只很大的手,像剪刀一样。”

妈妈回答到:是的,孩子。那是它的蟹钳,像剪刀一样。”



突然,有一只螃蟹挣脱了绳子的束缚。

孩子大叫道:妈妈,有一只螃蟹把钳子举了起来。”

妈妈说:没关系的孩子,但是你不要把手伸过去,好吗?你可以找其他东西试试。”

孩子找了一根菜梗,伸到螃蟹的钳子中。菜梗一下子断了。他庆幸自己没把手指伸过去。

妈妈,它把一根菜梗夹断了。”

嗯嗯,是的,孩子。螃蟹的钳子力量很大的。”



一只螃蟹从盆里爬了出来,张开了钳子,在屋子里横行。

孩子惊讶地发现,它竟然是横着走的,而且走的很快。

他叫到,妈妈,有一只螃蟹跑出来了。”

母亲听了,从厨房里出来,用网子把它抓住了。正好要处理螃蟹了。

盆里装满了水,母亲开始用刷子洗螃蟹了。

母亲说:把那个网子同螃蟹一起放到盆里来。”

孩子照做了,螃蟹一下水,就扑腾着有着。他在一旁看着,发现螃蟹还会游泳。

它们的腿还是一节一节的。有的螃蟹钳子上还有厚厚的绒毛。



螃蟹蒸熟了,散发着一股浓郁的香味。

孩子说:妈妈,我闻到香味了。螃蟹很香。”

是的,宝贝。煮熟了的螃蟹是很香的。”

怎么吃呀?”

把它的壳掰开我们就可以吃了。”妈妈给他演示了一下。

孩子说道:让我试一试...真好吃!”


这两种方式很不一样。你主张的是哪一种?你更擅长哪一种?

两种方式的教育哪一个更好呢?无疑是第二种。

第一种方式,孩子学的很快。他知道了螃蟹可以吃,爬得快,会游泳,腿是一节一节的。煮熟了后是红色的,肉吃起来很香。

可能一分钟不到,孩子就学完了。但这是妈妈告诉他的,不是他自己发现的。

以后遇到好奇的东西,他都可能要别人告诉他答案,而不是自己去探索发现。

这个过程完全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孩子没有思考,只是接受着妈妈说的事实。


而第二种方式,孩子也了解到了螃蟹这种动物的一些特性:壳很硬,钳子有威力,跑得快,会游泳,腿是一节一节的,闻起来很香,味道很棒。

虽然这个过程时间不短,但是孩子是靠自己的观察发现来了解这个生物的。

他用感官去真实体验了这种动物。这个过程他会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会思考。

最重要的是,他不仅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还用他的好奇心去探索未知。

他获得了成就感与满足感,他体会到了主动探索的乐趣。

久而久之,他就能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灌输式的被动学习远远比不上孩子探索式的自发学习。



如何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们稚嫩的眼中总是充满着好奇。他们总是喜欢问这问那,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新鲜感。

作为父母,从小我们要学会去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买种子让他自己种,体会自然生长的变化。

带他去森林里走走,观察四季的轮回。

......

当他们好奇时,不要急于阻止他们。

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用手去摸,用脚去触碰。让他融入到这个对他来说未知的世界,慢慢探索。



鼓励孩子发现未知,寻找答案

柏拉图说:教育者只能给予推动,使学生自己去寻找必须认识的东西。”

在生活中,我们要把握孩子主动学习的机会。

当孩子有问题时,家长切勿心急或省事,不要立刻告诉他答案。

相反,我们要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我们告诉他们的,是我们自己的经验。

只有孩子自己去经历的,才是属于他的答案。

孩子在这种无意识地锻炼下,慢慢的,他们会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善用表扬的力量,帮孩子建立自信

自信心与学习动力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有信心的孩子都很乐意主动学习。

成就感与满足感是最容易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方式。

当孩子成功完成一件事后,家长要给与切实的表扬。

在表扬的同时,给孩子树立新的目标和挑战。



拒绝父母的过分保护式教育

有些父母教养孩子时,会出现过分保护的情况。

对于孩子能做的事,不让孩子做,自己来做。叠被子,削水果,理书包等等。

过分保护式的教养方式,用心是好的,但危害很大。

由于父母的过分保护,孩子思维能力的发挥受阻,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到限制,自主学习能力受到限制。

父母需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遵循尊重孩子个性发展,正确启发引导孩子的原则。

让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不断取得进步。



善用榜样的力量

父母的榜样力量是无穷大的。孩子都是在无意间地模仿着父母的言行举止。

要培养主动学习的孩子,家长也需要主动学习,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如果家长在业余时间打游戏,玩手机,刷剧,而不是去学习未知的话,孩子会产生一种疑问:为什么爸爸妈妈不需要学习呢?

不身体力行是没有说服力的。



作为家长,我们要告诉孩子:要想获得优秀的成绩,创造美好的未来,你就必须永远保持自觉主动学习的精神。